温不语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
奶奶不喜欢她,爸爸不喜欢她,就连生下她的母亲也不喜欢她。
她刚出生时,由于呼吸道堵塞,被护士拍了半天都不会哭,一直安安静静的。
“不哭的孩子养不活。”
她那强势的奶奶哭着喊着就要把她从楼上扔下去,是妈妈拦住奶奶的。
正因为如此家人给她取名,“不语”。
或许是名字的原因,又或许是家人鲜少在她孩童时期和她讲话,温不语开窍得极晚,四岁后还不会说话。
因为不太会说话,又是不受待见的孩子,家里人常常忽视她,以至于她贪玩不小心碰到了滚烫的开水,手掌上留下了一个丑丑的疤痕,足足有半个掌心那么大,却没有人发现。
后来,她的弟弟出生了,温不语在家里的存在感更低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都是弟弟的,温不语什么都没有,但她从来不觉得奇怪。
因为那些飞机模型玩具,她一点也不喜欢,即使是爸爸送给她,她也不要。
她和自己说,不是得不到,只是自己不想要。
起初家庭条件不好,妈妈还和爸爸商量着把她送给村里其他人做女儿。温不语见到了那个对她很好的阿姨,却拼命大哭,在艰难之中第一次学会了开口说话。
那句话是,“妈妈,不要。”
她6岁时,有一次因为和弟弟闹矛盾,被爸爸不由分说粗鲁地推开,小小的身子一下就撞在茶几柜上,额间碰出了很大一个口子,因为照顾不好,此后永远留下了疤痕。
后来外婆来江夏看望她,接她去北山住了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外婆对她很好,小姨对她也很好。
她们会带她去游乐园,会给她买零食和玩具,会在寒风刺骨的冬夜,围坐在一起替她织围巾和毛衣。
那里没有人会笑她是个小哑巴,没人会动不动打骂她,温不语便越来越喜欢和外婆她们生活在一起了。
但是这种快乐的日子没能维持多久。
她因为读书原因,还是要回到那个家。
回到家的温不语依旧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都不太喜欢她,可能是因为她不会说话吧,也可能是因为她和弟弟太闹腾了吧。
在生活中,妈妈不常和她有细腻的沟通,但她最经常和她说的一句话是,“你是姐姐,要懂事一点。”
温不语知道,这是妈妈让她照顾好弟弟,妈妈是因为看好她,才这么说的。
所以她什么东西都让给了弟弟,自己什么都不想要。
可后来爸爸妈妈过年的时候给弟弟买了好多新衣服和新玩具:奥特曼、机器人、大衣外套、鞋子、帽子,却只给她买了一件粉色兔子外套。
她不善表达,害怕说出口的话一下子就变成了和弟弟的攀比,所以她小声嘟囔一句,“我也想要玩偶……”
妈妈却没放在心上,低头整理衣服,没好气的说,“问你要不要买,你这个不要那个不要的,有新衣服就不错了。”
温不语没再说话。
她明明记得,妈妈问的是弟弟,她怎么先忘了呢。
爸爸呢,和她说“要好好读书,有了文凭,以后出来才能找个好工作。”
“考不到第一你就努力一点啊,不努力怎么考得上?”
因为性格孤僻,小学时,班里常常有人欺负她。
把粉笔丢在她的水杯里,把她的水杯扔在垃圾桶里,甚至会在她站在台阶上时,从背后推她,就为了看她摔在地上苦不堪言的狼狈样。
然后他们在背后嘲笑她,日复一日,像是看不见尽头。
起初,她和妈妈说过这些事。
可妈妈却对她说,“那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你?你有没有想想自己的问题?”
这个问题温不语一直没想明白。
直到她高中了,她还是没想明白。
此后,温不语每每从睡梦中被惊醒,都会抱着被子哭上好一阵。
妈妈一直教育她要好好读书。
温不语自知自己不是天赋异禀的学霸,所以即使自己不聪明,她依旧每日都刻苦地学,每天晚上都挑灯夜读,每日都把自己泡在学校里。
印象里她难得考了第一名,老师同学都很吃惊,同学暗地里说她是抄的,老师也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好好解释一下。
老师很凶,她胆小,就不知所措地哭。
后来她还是说,说自己没有偷看,也没有抄。
老师半信半疑放她走,女孩一把抹掉眼泪,希望着在老师这里得不到的表扬,会在妈妈那里。
事后,温不语满心欢喜把难得的满分卷拿给妈妈看,刚开完家长会的她却沉着脸,一声不响地把她的卷子撕掉。
“你说你为什么要骗人,为什么不诚实!”
“我宁愿你没有拿满分!”
“我没有,我没抄!”
那是性格温和的温不语第一次闹脾气,却被妈妈甩了一巴掌。
正是青春期的孩子,这一巴掌把她难得的活泼张扬给扬了,七零八落地掉落一地。
此后她话更少了,变得更加安静,每日只是按部就班地上学,读书。
因为心理问题,显得温不语与同学们格格不入。
初二那年,温不语第一次见到了祈愿。
他热烈活泼,肆意张扬,正是少年最意气风发时候。
初见时,他替她挡了朝她扔过来的球,她便记住他了。
这一记,就是5年。
他们相识了,做了半年的同学。
少女心思细腻柔软,却不堪触碰。
她把对他的感情和思念写进日记里,然后尘封起来,却仍心有所望,愿自己的晦涩心事也能被他看见。
她为了他考上市重点,又拼命朝他靠近,唯独不敢打扰他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