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九人夺魁,被遏殷王请入府邸,秋浔亦是其一。
遏殷王想制出古籍上记载的一种奇药,但他手中除了一份残缺的药方和前人传下来的一枚小小的药丸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线索。此前,他云集天下名医前来钻研,最终却无一人能猜出药方中的任何药材。盛怒之下,遏殷王将这些庸医全部扔进了万兽坛,给那些发狂的异兽撕咬饱食。
后来,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若医者不行,何不问问那些弄毒之人。
这便是这场盛会的由来。
夺魁者脱颖而出后,遏殷王许诺万金,将众人邀请入府,一同商讨奇药的制法。
若是不成,这些人便也就没有离开的必要了。
入府后,九人分别被囚于九间石室。室内有一矮榻,一张桌案,笔墨纸砚,一盏小灯如豆,此外便是一摞摞记载各类药材和医术的书籍。
为避免直接触碰,那枚药丸放置于专门的小盒中,但医者可透过薄薄的水晶板观察,亦可透过四周的孔隙嗅闻。一个时辰后,药丸被送至另一间石室。
九间石室均走过一遍后,石室封门,夺魁者需尽可能写出此药药方,从石门的缝隙递出。但凡写出一个能与古籍对上的,便算通过,不仅能得到万金做赏,还可入王府为幕僚,此后专心研制此药,并供王府驱策。
若写的药方与古籍对不上,便只好重写。若是一个都写不出,便只能在石室里等死,谁让富贵险中求呢?
五日后,九室唯有一人生还。早在九人进入石室那日,确切来说,在石门还未封,负责递药之人还未从秋浔的石室中离开时,他便告知递药的小厮,自己对药方已大体知晓,只是苦于墨还未磨,无法起笔。
递药人惊惶,连忙俯身为其磨墨。
随后,秋浔提笔写下药方中的几份药材,竟均与古籍的记载相对应。
2
后来,秋浔便全权负责为遏殷王研制各类奇毒,同时仍旧夜以继日地试图解出古籍上被磨损掉的几味药材。他被委以重任,在王府内自然也颇有威望,众人皆以毒王相称,给予了他此前从未得到的地位和尊崇。
那时的他,自是一心想要破解奇药的制法,对名利之类倒视若无物。
一年后,他已深得遏殷王信任。他提出要外出游历,找寻缺失的几味药。其实他有预感,缺失的几味药或许都在沧溟,但他出于本能,并没有直言告知与沧溟山有关之事。
沧溟山的邬氏闻名世间,此前遏殷王亦派人寻访过,但因地处遥远,山路险阻,后便不了了之。对于遏殷王来说,只要以财富和权力做饵,纵是能人异士,也会主动来到他身边,所以倒从未将邬氏一族放在眼里。
上路后,秋浔好像一时间回到了以前流浪的时候,但这一次,他去了更多的地方,也见到了更多神奇的药材和罕见的病症。而遏殷王,始终派人在暗中跟着他。
那时的他,不仅知道了奇药的大部分配方,更深知王府内诸多秘密。因此,遏殷王虽然表面上放他离开,背地里不可能真的放任他消失于世间。
无论如何,秋浔还是要想办法进入沧溟山找药材。他决定取殷华到沧溟的一条险路入山。那里动辄断崖绝壁,一失足便是万丈深渊。但只要能顺利通过,便能避免与沧溟的守山人直接碰面,也能帮助他甩掉追踪他的人。
眼见悬崖的路段马上结束,他很快便能进入沧溟。偏在此时,天降暴雨,偶有落石伴随着雨水从天而降。沿着崖壁缓慢前行的秋浔一时间进退维谷,只能死死地扒着崖壁,以避免坠落。可暴雨如注,完全没有停下的迹象。雨水迅速浸透了秋浔,又一点点带走了他的体温。慢慢的,他开始因低温而不住地颤抖。
最终,秋浔体力难支,从崖上坠落。
此时的秋浔正值壮年,大业未成。他心想,真是天妒英才,便失去了意识。不知过了多久,他睁眼醒来,发现自己竟身处在一个奇异的洞府中,一时间竟分不清眼前是现实还是梦境。
眼前天光疏落,潺潺水声不绝于耳。
秋浔先是摸了摸胸前的重要之物,幸无缺失。起身后,身上附着的藤花簌簌落下,引得淡香浮动。秋浔只觉得身上到处都隐隐作痛,但仍强忍着四下打量起来。这一方洞府得天独厚,不仅干湿适宜,还恰有点点清幽的植物作衬,使得周围的气息分外宜人。上方有些孔洞直通到外面,引得天光流泻入洞,汇成昏黄的颜色。
秋浔没来由得,想到了北地人所说的的金秋。
据说北地入秋后,遍地谷物如金,漫天飞叶似火,美轮美奂,如在梦境。秋浔生长在南境,倒是从未见过这般光景。
循着水声,秋浔走到洞外。瞬间,清透的风扑了他满怀,头顶是天高云淡,脚下是万丈深渊,满眼峭壁林立,他不禁退后几步,扶住洞口。
从那深不见底的深渊传来的,是滚滚奔流的水声,似是自远古以来从未止息。
原来在殷华和沧溟之间,竟有这般景致。
许是坠崖的后遗症,秋浔虽为美景折服,仍不禁冷汗岑岑。退回洞府,待稍微冷静下来后,他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这里看上去有其他人居住的痕迹。
还未来得及仔细推测,便有一人进入洞府,打断了他的思路。
一个身形匀称修长的女子,穿着兽皮鸟羽制成的衣饰,捧着蔬果不假思索地来到他面前,反打量起他来。
她容貌清丽,尽管衣着拙朴,却也难掩其天人之姿。不过这不是重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