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拿定了主意,杨青青眼睛里发出坚定又有神的光芒,抓住了程景生的手,说,“景生哥,你做好准备跟我一起走上人生巅峰了没有?”
程景生吓得不轻,担心地把手放在了他的额头上试起了温度,生怕他的夫郎发什么癔症了。
杨青青把他的手拿开了,抱怨道:“我没发烧。”
“你想怎么赚钱?”程景生问,“咱们赚的还不够多吗?”
“不够!”杨青青说,“这才哪跟哪啊,咱们得赚多多的钱,要做生意,要出名,什么时候等咱们的生意做得跟冯记一样大的时候,就斗得过他们了。”
这可真是一个雄心壮志,程景生想,他问:“什么生意能做到那么大?”
杨青青也不知道:“那要你跟我一起想了,我会做饭,你会当医生,左不过就是从这两个方向出发。”
程景生思考了片刻,忽然有了点子:“那我们可以做药膳,卖养生菜。”
“对啊!”杨青青觉得很有道理,“我们可以开一家馆子,你根据每一个客人的体质开食谱,然后我来做给他们吃。”
程景生给人看病本来就常用药食同源的方子,因此,手上攒下来许多美味又补养身体的独家秘方。
不过,程景生平日里设计这些方子,都是免费给贫苦百姓拿去用的,几乎等于做慈善,但如果要做生意,就不能针对平民百姓了。
百姓的日子过得苦,只求病痛不妨碍正常劳动,谁会在意养生、花钱去下馆子吃什么药膳呢?
得是有钱的老爷太太们才讲究这些。
“要赚钱就要赚富人的钱,”杨青青说,“你得把你的食疗方子改一改,加一些听起来高端又珍贵的药材进去,食材也得有山珍海味,这样有钱人才能心甘情愿买单。”
这倒是不难,以前程景生是生怕给人开的方子贵了,百般斟酌着怎么把昂贵的药材换成实惠又有效的,很难,但要让一个方子贵起来,那还不容易吗?往上堆珍贵的材料就行了。
“但是,”程景生却提出了另一个难点,“这样的话,咱们开店也要花很多钱,万一生意不好可怎么办?”
的确是,杨青青做过餐厅的生意,所以很明白不同的生意有不同的做法。
要做平民百姓的生意,就要经济实惠,方便快捷,但要做富人的生意,就要各方各面都讲究格调,成本是很高的。
先不说药材和食材的名贵,光是店面的地点选择和装修就要狠下一番功夫。
杨青青说:“咱们总会攒到钱开店的,而且,做生意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咱们得到城里实地去看看,研究一下市场和顾客群体,先预测一下能不能赚钱,怎么才能赚钱,然后再着手干。”
“你怎么会懂这么多?”程景生又惊讶了,“连做生意的道理都知道。”
杨青青也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全面了,他好喜欢程景生露出很佩服他的表情,那会让他特别有成就感。
虽然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了解这些知识一点都不难,但他还是有些窃喜着笑纳了程景生对他一愣一愣的喜欢。
高大的汉子眼神里充满了对自己的倾慕,杨青青觉得他好傻,很好骗的样子真可爱,忍不住亲了他一下。
“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得把开店的成本给赚到!”他说。
*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青青一改自猫冬以来慵懒至极的生活,热血沸腾地忙碌了起来。
除了不断练习模仿契书上的英文字,他剩余的时间都用在创业计划上了。
对于杨青青来说,目前赚钱的手段还是老样子,等开春之后,继续去集市上摆摊。
不过,摆摊这件事杨青青准备升级一下,原来他为了保证销路,卖的都是百姓熟悉的传统炸食,等开春之后,他准备要扩展一下品类,弄一些现代的新奇小吃。
鸡蛋汉堡,车轮饼,烤冷面,铁板豆腐……古代人没见过的小吃品类也太多了,对杨青青来说也都不难做。
好在家里人丁兴旺,做炸食的手艺柳长英已经都学会了,杨青青准备就把炸食摊子交给他,再从弟弟妹妹里找个帮手给他,自己则再弄一个煎东西的摊子,把两个摊子开在一起。
不赶集的时候,他就帮人操办宴席。
过了十五灯节,村子里开始有人操办喜事了。
办喜事的是杨家三房,娶的也是本村的姑娘,为了省钱,不准备请专门的厨子来,就想让亲戚们过去给帮帮忙,说是帮忙的都可以免费吃席。
说实话,杨家三房这个操作让人觉得略微有点抠搜,让亲戚去帮厨,不说给请厨子一样的价钱吧,起码也得有个红包什么的,结果就只是能吃顿饭而已,所以,亲戚们也不是特别积极。
谁会为了吃那几口肉而弄得自己一身油烟,累死累活的?
但对于杨青青来说,这却是个好机会。
村子里包揽宴席活的,本来是个叫陈二柱的人,因为手艺不错,家家户户都认准他了,就连外村人有时也请他,杨青青想要跟他抢这个生意,冷不丁的还真不容易。
好在有了眼下这桩喜宴,杨青青准备把它给接下来,这样,先让整个村的人都见识过他的手艺,让人知道他有能力接下这种活,打下了口碑,后面再正式接活赚钱就会容易得多。
杨家三房本来的意思是,各家的亲戚都可以来帮忙,大家一起把饭给做了,但是杨青青不想这样。
因为其他亲戚未必听他的,最后都会糊弄不清,他要是去做,就只带自家人,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为了说服三房的人,他跟程景生商量了,把过年没吃掉的一条宝贵的冻里脊肉给带上了。里脊炸的锅包肉,本来就是杨青青最在行的手艺,杨青青相信肯定不是光他们自家的人爱吃。
陪他一起去的是姜腊梅,柳长英,还有四弟。
四弟的大名叫福生,自从杨青青想了办法帮他说服了大哥之后,程福生就对杨青青非常崇拜,不管杨青青干嘛,他总是要帮忙。
一行人到了杨家三房。
三房主事的人是杨大福的堂弟杨大勇,这次就是给他的儿子杨连娶妻。
杨青青跟他们不太熟悉,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偶尔串门见过几次,姜腊梅连忙又引见了一次,笑着说:“他大勇叔,这是你堂侄子,我们家的小青。”
杨大勇很热情。
杨青青坐下来便开门见山:“勇叔,我想办你家的喜宴,我会做的菜多,你家想要什么菜,只要说得上来的,我都能做。”
杨大勇有些惊讶,没想到他是来提这事的,说:“你这么年轻,能办得了吗?怕累坏了你,你想来帮忙是好,跟你娘她们一起,到时候大家一起下厨就是了。”
杨青青却说:“不怕,勇叔,你就把喜宴交给我,我有我娘帮衬,还有我们家的人,让他们给我打下手就行了。不然人多手杂的,到时候亲戚们一人一个主意,宴席未必能办好。”
杨大勇想了想,是这个道理,杨家的亲戚们,也不都是相处愉快的,到时候万一要是在厨房里头争执起来,大好的喜事也就被搅和了。不过,他还是心里犯嘀咕,觉得杨青青还小呢,担不起这么重的活。
杨青青便把那条里脊肉拿了出来,又笑道:“大勇叔,你看,堂弟成亲,我也高兴,这条里脊肉是景生过年的时候买的,我们家还没舍得吃呢,到时候我给你用这块肉做个咱谁都没吃过的好菜,算我的,怎么样?”
程福生连忙帮腔:“勇叔,我小青哥做饭包好吃的,我敢说咱们全村的人家里面,就没有能比得上他这手好菜的!”
这下杨大勇可真信了,程福生从小就是个小胖子,程家穷得连口稀粥都喝不上,但偏偏他最胖,就是因为他从小就馋,爱吃百家饭,哪家做饭了,他闻着味就过去流口水了。人家看孩子怪可爱的,又馋得可怜,都会给几口尝尝。
时间长了,村里哪家人的饭他都吃过。
所以,程福生对村里谁做饭的手艺最好,是有很权威的发言权的。
杨大勇再一想,杨青青给他们做宴席,不但不要钱,还自带这条里脊肉,觉得是感念,也是个爽快人,很快就答应了。
杨青青很有信心,喜宴的时间定在正月二十三,时间还早,他便先跟大勇叔把菜式给定好。
三房的日子过得虽然并不紧巴,但在杨柳村也不算富裕的,他们家为这场喜宴准备了四五只鸡鸭,一条猪腿和三四条大青鱼,别的荤肉就没了,豆腐也很有限,土豆白菜和各类干菜倒是不缺的。
杨青青便先按照肉类食材的数量和宴席的桌数,设计好了荤菜的种类,然后再考虑素菜。
杨青青很专业,把菜色和食材的用量都写在纸上,跟杨大勇一一对过了,留了一份给他,让他到时候把食材准备好,另一份自己带走。
离酒席还有五六天,接下来,杨青青该开始在家里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团队,给大家分派工种。
他得把自家的这些人,都像专业的厨师团队一样培训出来,不论是办酒席,还是将来开饭店,大家都能高效专业地弄出各种美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