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穿透薄霧,林家大宅的會議室內卻氣氛凝重。林瀚生端坐主位,面容沉靜如古井。左側是以林永峰為首的保守派元老,右側是幾位較為開明、掌管具體業務的中生代核心成員。林小雨站在智能螢幕前,一身簡練的深色套裝,眼神清明,不見絲毫徹夜未眠的疲憊。
她沒有急於拋出方案,而是從分析現狀開始。
「各位長輩,『黑石資本』的攻擊,並非孤立事件。」她操控螢幕,展示出一張複雜的關聯圖,「請看,他們選擇的時機,是我們『林氏集團』傳統製造板塊業績觸底反彈、但現金流最緊張的轉型關鍵期。他們攻擊的論點,直指我們轉型計劃中投入最大、見效周期最長的環節。這說明,他們對我們的內部狀況了如指掌。」
她切換到數據頁面,「根據我們的壓力測試模型,如果僅靠林家自身資源應對,要穩定股價、抵禦收購,至少需要抽調集團總現金流的35%。這將直接導致我們在新能源材料和新智能製造兩個核心轉型項目上的投入銳減,項目延期風險超過70%。換句話說,即使我們打贏了這場股權保衛戰,也可能輸掉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機遇。」
——協商技巧一:確立共同危機,引發變革共識
? 數據化呈現:用具體的百分比和風險概率,將抽象的危機轉化為可感知的威脅。
? 揭示深層矛盾:點出「贏了戰役,輸了戰爭」的潛在風險,引導聽眾思考根本解決方案。
林永峰果然率先發難,語氣帶著慣有的憂慮:「即便如此,小雨,引入陸家勢力,無異於引狼入室!林家百年基業,豈能與外人共享?這控制權如何保證?」
小雨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問。她沒有直接反駁,而是切換到一張全新的結構圖。
「舅舅的擔憂非常必要。所以,我們提出的不是簡單的『合作』,而是一個經過精密設計的『戰略同盟結構』。」她開始詳細闡述:
「首先,在頂層,成立『林陸聯合戰略委員會』,由我和清言共同主持,外公、父親以及雙方核心成員、外部獨立專家組成。它不直接管理企業,而是負責戰略協同、風險監控和資源調配,確保雙方力量指向同一個方向。」
「其次,也是核心,是進行資產與業務的戰略性重組,而非合併。」她放大結構圖細節,「我們計劃將集團旗下部分傳統製造業務、以及正在孵化期、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新材料研發公司,剝離出來,與陸家營造的綠色建材部門、以及他們在智能建造領域的技術,共同注入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暫命名為『新材建科』。請注意,是剝離『部分』業務,而非核心資產。」
——協商技巧二:結構化方案,化解核心疑慮
? 區分「合作」與「同盟」:強調是結構性、策略性的深度綁定,而非簡單的業務往來。
? 明確範圍與界限:清晰界定哪些資產納入同盟框架(通常是非核心或需轉型業務),哪些絕對保留(核心命脈),打消「被吞併」的恐懼。
? 創造新價值載體:成立新公司,避免直接觸動原有利益格局,將爭議轉化為對新機會的討論。
「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小雨繼續用數據說話,「第一,『新材建科』可以獨立融資,吸引市場資本,極大緩解集團自身的現金流壓力。第二,陸家的項目可以成為我們新技術的試驗場和展示窗,加速技術迭代和市場驗證。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她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這個新實體將成為一道『防火牆』。『黑石』攻擊的是傳統的林氏集團,但我們最具增長潛力的新業務,已經在一個受到保護、且更具估值想像空間的新平台上了。他們的攻擊,將如同拳頭打在棉花上。」
一位負責集團戰略的副總裁提問:「這個『新材建科』,股權和治理如何安排,才能確保林家的利益和話語權?」
——協商技巧三:預判細節質疑,展示完備方案
小雨點頭,展示出預先準備好的股權架構圖:「我們建議採用AB股結構與黃金股權相結合的方式。林家在新公司持有A類股,擁有較高的投票權;陸家及市場投資者持有B類股。同時,林家母公司持有對新公司重大事項(如併購、分立、修改章程)的一票否決權,即『黃金股』。這確保了我們在戰略上的控制力。而在經營層面,由專業團隊負責,按市場規則運作,實現價值最大化。」
她環視眾人,語氣沉穩:「這個方案的核心,不是『分出』我們的資產,而是『盤活』我們的資產,並為它們找到一個更安全、更具成長性的『新家』。我們不是在削弱林家,而是在為林家構建一個更堅韌、更多元的生態系統。」
會議室內陷入了思考的沉默。小雨的方案邏輯清晰,結構嚴謹,幾乎考慮到了所有核心顧慮。
這時,林永峰卻再次開口,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躁:「說得輕巧!這些複雜的結構,操作起來耗時耗力,遠水難救近火!而且,誰能保證陸家沒有二心?與其冒險,不如我們自己咬牙度過難關!」
——協商技巧四:把握時機,亮出底牌
小雨知道,常規說理已經無法說服心存偏見或有私心的舅舅了。她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銳利起來。
「舅舅,您提到的『耗時耗力』和『風險』,我非常理解。」她的語氣依然平靜,但話鋒一轉,「但相比於某些『看不見的風險』,架構重組的風險是可控的。比如,我們在海外的一些投資,因為架構複雜、監管缺失,可能面臨的合規風險和資產流失風險,才是真正難以預估和控制的『遠水』和『近火』。」
她說話的同時,目光若有深意地看了林永峰一眼,然後不著痕跡地操作手中的平板,將一份看似無關的、關於某離岸地金融監管新政的新聞摘要,投影在螢幕的角落。
林永峰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嘴唇動了動,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明白,小雨這是在不動聲色地警告他——她掌握了他轉移資產的證據,如果他一意孤行阻撓同盟,那麼這些證據就可能被公開。同盟成立,新的架構或許還能為他那些見不得光的資產提供某種程度的掩護或合規化路徑;若同盟失敗,林家陷入混亂,他第一個會被清算。
林瀚生將兒子的反應和小雨的暗示盡收眼底,他閉上眼,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再睜開時,已是一片清明與決斷。
「小雨的方案,思慮周詳,進退有據。」林瀚生蒼老卻威嚴的聲音響起,一錘定音,「既能解眼下燃眉之急,又能佈局長遠未來。我認為,這是當前局面下,對林家最有利的選擇。表決吧。」
結果毫無懸念。方案獲得絕大多數通過,林小雨被授權全權負責與陸家的同盟推進事宜。
林永峰癱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他輸了,不僅輸掉了阻止同盟的意圖,更輸掉了在父親和家族核心圈層中的信譽與主動權。他看著那個在螢幕前從容自信的外甥女,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時代已經變了,林家的話語權,正在不可逆轉地移交到新一代的手中。
此言一出,林永峰臉色驟變。小雨早已通過張懷安查到林永峰轉移資產的證據,此刻輕描淡寫的點出,既是警告也是妥協。
與此同時,在陸家祖宅的茶室裡,陸清言正面對更棘手的局面。
「我們陸家百年基業,什麼風浪沒見過?」一位鬚髮皆白的叔公用力頓著拐杖,「何必與林家綁在一起承擔風險!」
——協商技巧五:運用客觀數據與情景模擬
陸清言打開隨身攜帶的投影設備,展示出精心準備的供應鏈斷裂模擬:
「如果不結盟,『數字文創園區』項目延期每天的違約金是這個數字。」紅色的數字觸目驚心,「而尋找新供應商至少需要兩個月,期間的市場機會成本會讓陸家三年內無法競標同規格項目。」
他切換到同盟方案的利益分析:「但通過與林家合作,我們不僅能立即獲得替代供應鏈,還能共享林家在新材料領域的研發成果。這意味著下次競標時,我們能拿出競爭對手完全不具備的技術方案。」
——協商技巧六:錨定效應與損失規避
陸清言刻意停頓,讓長輩們消化數據,然後緩緩道:「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不是『要不要結盟』,而是『要在什麼條件下結盟』。每拖延一天,我們的損失就在持續擴大。而結盟後——」他展示預估收益表,「三年內的協同效應就能覆蓋當前所有損失。」
茶室內陷入沉默,只有投影儀運轉的輕微聲響。陸清言知道,這些精於算計的長輩正在心裡撥弄算盤。
——協商技巧七:引入權威背書
此時,陸清言的母親,向來深居簡出的陸老夫人緩緩走進茶室。她只是平靜地說了一句:「我已經請周老先生看過這個方案。」周老是陸家三代人的財務顧問,他的背書具有決定性影響。
兩小時後,兩個家族分別傳來消息。
林家表決通過,授權小雨全權處理同盟事宜。
陸家達成共識,同意在保障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推進合作。
當天下午,林小雨與陸清言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並肩而立,宣布「林陸聯合戰略委員會」正式成立。閃光燈下,是他們冷靜而堅毅的面龐。
真正的戰爭才剛剛開始,但他們已經成功地在內部統一了戰線,為接下來的反攻,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
她從容寫下:
「變革不是破壞,是重建。」
「說服不是征服,是引領。」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