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当时年少

随着鸡鸣声,天也渐渐亮了,楚明晏二人跟着灾民们出去打饭,等排到了他们,楚明晏才发现,城东的难民营还不如昨日城南的灾区,灾民们得到的只有一碗稀得可以数清米粒的清粥和几片野菜。

燕南筠领到官府发放的粥之后,迅速冷下了脸,他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喝完这碗“清粥”,楚明晏拉住他的袖子往外走,“我要去城主府问清楚。”

燕南筠无奈的摇摇头,阻止了楚明晏的脚步,“明小公子,你想得太简单了,城主是不会见我们这群小人物的。”

“总得试一试,而且我父亲有点权势,他应该会见我。”

直到城主府的人恭恭敬敬把他们请进去,燕南筠才意识到,这位明宴公子的父亲,应该不止“有点权势”。

楚明晏带燕南筠进了城主府正门大厅,“你在这里等我片刻,我去见我父亲。”

后院花园里,雁城城主正规规矩矩地站着,见到楚明晏往这边走来,中年人忐忑地朝他行了个大礼,“都怪微臣护驾不周,陛下昨夜担忧六殿下乃至一晚不眠,微臣也加派了人手秘密搜寻六殿下的踪迹,还好殿下如今平安回来了,不然微臣只能以死谢罪啊!”

“孟城主不必忧心,父皇那边自有我去解释,孟城主与其担心我,不如担心一下雁城的灾民,”提到灾民的时候,楚明晏注意到他的身体轻微颤了一下,“我且问城主大人,城东的施粥为何比城南的施粥差了那么多?”少年时期的楚明晏在这一刻展现出了极似楚惠帝年轻时的威慑力。

被这样一问,雁城城主不敢隐瞒了,将头重重地磕了下去,“回殿下,是微臣御下不严,竟然让下面的狗东西从中动了手脚,微臣立刻去教训他们。”

楚明晏心里已经门清了,到底是谁中饱私囊显而易见,可是父皇现下不在,他不能对孟城主直接发难,“孟城主既然已经知道了,就尽快处理这件事吧,今日入夜之前,我会再去一次城东,我回来会向父皇如实禀报。”

敲打完雁城城主之后,他亲自送楚明晏去了前厅,临走之前,他恭敬地问,“殿,”这称呼一出口,楚明晏立刻瞪了他一眼,他反应极快地改口,“哦,公子,你父亲交代我,让你出门的时候带两个护卫看护你的安全。”

楚明晏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不用,我跟南筠哥很快就回来。”

这个“很快”是又过了两天,这两天燕南筠和他走遍了全城,见过了一个家妻离子散、见过了一个人饿死路边、见过了无奈之下的偷杀抢掠…

同样,他们也尽力做了很多事,他们帮着官府施粥,为老弱病残请来医者,替灾民修补透风漏雨的住所…

最后一天的夜里,是燕南筠的生辰,他带楚明晏去了一条小溪边。雁城的灾后重建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后日,惠帝就要启程返回金陵,他们各自心里都明白,或许今朝就是离别的前夕。

楚明晏率先开口,他递给燕南筠一块沉甸甸的腰牌,“这个令牌送给你,它是我父亲送给我十岁的生辰礼,今日是你生辰,我就把它转送给你,日后遇到了麻烦,就拿着这个来金陵找我。”

“那我也送你一样东西,”燕南筠从腰上取下一块玉佩,这玉色泽清透,一看便知是块珍品,“这是我母亲给我留下的玉佩,礼尚往来,你以后来燕京了也可以找我。”

他唯一没说清楚的是,那块玉佩是他母妃留给他未来正妻的东西。燕南筠没喜欢过任何人,尽管他已经猜到了眼前人的身份,明知不可能,他还是想赌一次,一生一次少年时,难得风流。

他们坐在小溪边聊着天南地北的稀奇事,聊着聊着,燕南筠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对了,明小公子,你以后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吗?”

楚明晏眼神亮了起来,带着十足地少年意气,道,“经历这些事之后,我有一个特别想做的事,我想重修政策,提拔平民子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哦,你想入仕啊?”燕南筠假装震惊到了,语气中带着笑。

月光洒在楚明晏的脸上,翩翩少年郎在此刻格外认真地问他,“你呢?你就不想吗?入仕登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我呀,当然也想了。我要通商路,立法政;我要五国一统,合为一家;我要海晏河清,万象升平!”这是真心话,是燕南筠这一次来楚国之后的梦想。

“那这就是我们之间的约定了,南筠哥,我们一定会如愿做到!”

“好,你回金陵之后一定不要忘记我。”

两个少年的约定从这一刻起绵长不熄,历史的钟声已经正式敲响,改写五国局面的伟大任务也在这一刻正式启动。

后日,楚明晏随楚惠帝回到金陵。

刚分别的那一年,燕南筠还时常给楚明晏写信,信里写些宫中趣事,虽然都是些平常事,但楚明晏每一次收到都会很高兴,那种高兴是直接写在脸上的高兴,头一次见到哥哥这样高兴的时候,楚明玉都惊到了。

“明小公子,安好。多亏你送我的令牌,我已顺利返回燕京…”

“明小公子,安好。今日燕京开始下雪了,我倒想起了一句应景的诗: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明小公子,安好…”

只是从第二年开始,燕南筠寄出去的信就再也没收到回信。

直到后来,燕南筠培养了一批自己的亲信,才派去楚国打探到了楚明晏的情况,原来是六殿下在第二年狩猎时受了伤,大病一场后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

耿耿于怀这么久,到头来竟是一场误会,燕南筠终于放下心,继续在燕国耐心的下着一盘大棋。

快了,很快就可以再见面了。楚国探子每个月都会送回来楚明晏的消息,他收着探子送回来的画像,又想起了几年前那个小公子,他便照着画像和记忆中的人画了一幅又一幅楚明晏的人像。

燕楚一战后,燕南筠原本是有其他打算的,可是那日他的好皇兄未经下人通传,闯入书房瞥到了楚明晏的画像,还好他当时收捡得快,没让他的好皇兄看清楚上面的名字。

结果他的好皇兄不知道又从哪儿查到了他派去楚国的密探,结合之前在书房恍到的那些画像,他的好皇兄就自作聪明地以为他那位神秘的心上人是楚七公主,楚明玉。

后来,便有了燕国只要楚七公主的命令。楚七公主在燕帝心里,仅仅只是一个公主,且是一个能拿捏燕南筠的公主;如果让他知道了,燕南筠的心上人其实是楚明晏,两国贵子,那就不得了了。

于是,燕南筠将计就计,在纪舒窈大闹驿馆的时候顺势来替“公主”解围,向天下表明自己对“公主”的重视,以打消燕帝的疑虑。

只是没想到,他将错就错,见到的“公主”居然是他朝思暮想的明小公子。

后来成了亲,为了不让楚明晏卷入燕国纷争,保证他的安危,燕南筠也就没打算坦白。

遣退了整个屋里的人,燕南筠才搂着他说了计划,“我原本想着就这一年,你安安稳稳在王府过日子,等我夺权之后,我就送你回金陵,帮你和七公主谋划个安稳的日子,没想到,这一趟倒是误打误撞让你恢复记忆了。”

楚明晏虚弱的靠在燕南筠怀里,笑了笑说,“当年大病一场,许多事都记不清了,但我知道我有块很珍贵的玉佩,不是楚宫的东西,应当是个很重要的人送的。”

说到这儿,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有些缘分啊,兜兜转转八年都拆不散。

楚明晏清醒的第二天就已经好多了,他想出门,可燕南筠不让,“把病养好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既然不让他去疫区,楚明晏就天天往刘御医那儿跑,某一天傍晚,燕南筠刚从疫区回来,就听见后院热热闹闹的。

有眼尖儿的先瞅着燕南筠回来,便高声喊道,“王爷,有救了!临沂有救了!”

这几日在刘御医的带领下,已经配出了一幅基础的药方,但这种药方对染疫严重的患者作用甚微。他们焦头烂额之际,一边旁听的楚明晏突然提出了建议,“我觉得这个药方里差味药材。”

听着他的话,所有人都向他看过来,这个人,刘御医从来没在宫里见过,没听说过镇北王府有个这么好样貌的幕僚,但他出事的时候,镇北王举止十分慌张也不假,刘御医拿不准他的身份,不过也知道,这位是自己开罪不起的人,“明晏公子觉得差了哪味药材?”

楚明晏当时说不出来,今日下午帮着整理药材的时候突然有了思路,“连翘,差了一味连翘。”

前几天的时候,刘御医一行人其实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左右不过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贵人,能懂什么药材;直到楚明晏下午提出“连翘”,刘御医的思路茅塞顿开,对他也敬佩了起来,“对!是连翘!”

那个配方加上连翘之后,楚明晏主动试药,有些来自民间的医者见此也被折服了,“真没想到,王爷和公子都能为百姓们亲身试药,燕国的未来有救了啊!”

听完刘御医的汇报,燕南筠也大吃一惊地看向楚明晏,“你还懂得药理?”

“久病成医罢了。”

后面的那几日,楚明晏和燕南筠一起为疫区的患者派发药包。

回府的马车上,楚明晏在闭目养神,燕南筠掀开车帘,看着街上逐渐多起来的行人,他放下车帘,感慨的说,“你觉不觉得这个地方很像我们刚认识的雁城?”

这位端方雅正的公子睁开了眼,缓缓答到,“像,只是当年的我们并不能做什么大改变,而今日,我们能做到了。”

相认这么久来,他们彼此都没有问过对方这八年的经历,想来,一个是楚国避世不出的六殿下,一个是燕帝心头大患的镇北王,谁又好的过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当时年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公主不好当
连载中君寂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