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来。”她朝姚椿几人招手。
看到姚椿背上的东西,问了和大儿媳同样的问题。
姚椿回了差不多的解释。
成功让李桂香也露出与李荷花如出一辙的表情。
村长姓赵,赵家人丁兴旺,李荷花的婆婆李桂香生了四儿一女,皆已娶妻嫁人。
紧接着又给她生了一串孙子孙女。
别看赵家屋子多,现在也都是挤着住呢。
没办法,家里穷,虽说一年到头挨不到饿,却也没有半个铜板的余剩。
李桂香也愁啊,眼见着大孙子渐渐大了要说媳妇儿,可家里却拿不出彩礼钱。
不过与这两日发生的事对比,李桂香又庆幸,家里虽然穷,但至少几兄弟和睦。
望着眼前难民似的娘仨儿,李桂香心一软,拿出早准备好的甜枣,一人塞了一颗。
猝不及防被塞了一颗干巴甜枣,姚椿还有些懵。
“吃吧,甜甜嘴。”李桂香怜惜道,“回头婶给你们拿把木梳。”
李桂香的女婿是镇上的木匠,家里最不缺这些小玩意儿。
听到她的话姚椿眼底闪过一瞬尴尬,其实她早上起来后也想好好梳个头发,奈何没找到梳子。
古代女人头发又长又厚,单用手很难完全解开。
姚椿想跳过这个话题,好在很快她们就到了堂厅。
李桂香拉着她进屋,姚椿看到了在堂厅内等着的赵村长。
约莫五十上下的年纪,宽厚的面庞,一眼望去,眉眼清正。
“村长叔。”姚椿凭着记忆喊人。
赵村长让她坐。
李桂香只拉了姚椿一人进来,两个孩子交给了大儿媳带去厨房喝糖水。
家里的孩子也被她轰出家门玩儿去。
眼下堂厅内就他们三人。
姚椿抱着粮食坐下。
看到她怀里的粮袋,赵村长不明所以,问了和老妻一模一样的疑问。
姚椿不厌其烦地解释。
得知答案的赵村长:“……”
竟反驳不了一丁点。
“还是满金的事。”赵村长是个干脆的人,反驳不了就不去想了,“满金的抚恤银有着落了。”
“抚恤银?”姚椿讶异,“可先前不是说……”
“先前是没有。”赵村长也没有隐瞒的意思,“这不是突然换了个县官,偶然得知了满金的事,认为前面那位县官处置有疑,于是就……”
余下的话他不说姚椿也明白了。
大概前一任县令是个糊涂官又或者可以说是个视民为草芥的贪官,而新上任的县官或许是个不错的官,又或者只是为了和前任有个明显的对比,让百姓们觉得自己是个好官。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情况对她有利。
就见找村长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
“县里的意思是,满金是因为县里抓捕犯人误伤而丧命,抚恤银一共分为两份,一份是他身后事所需的花费,一份是伤亡补偿,其中伤亡补偿分了三份,你平安还有阿月那丫头一人一份。”
这里赵村长特意点出了阿月的名字,是为提醒姚椿可不能忘了满金还有个妹妹。
现在看她对阿月很好,可日后呢。
人心难测啊。
万一姚氏将来改嫁又另生了儿女。
赵村长不信她后头那个能真心对待平安和阿月。
所以在县里给出所谓的补偿后,他特意求到里正跟前,让他帮忙走了下关系,把其中一份补偿分成了三份并在县里过了明路。
好不容易处理妥当从县里回来就听到姚氏命丧的消息,他当时差点没缓过气来。
家都没回就赶去纪家,看到纪家那俩老货连个棺材都不愿给姚氏打一副,一贯好脾气的赵村长终于强硬了一番,从纪家要来十几个大子,打算找几个村里的后生给姚氏打副薄棺下葬。
姚椿自然听出了对方话里的意思。
这是在提点她呢。
不过姚椿并不反感,对方也是为了阿月好。
她在想或许就算自己没有穿过来,有这样负责的村长,应该不会任由纪家人欺负平安和阿月。
“您的意思我明白,只要有我在一天,就不会让人欺负平安和阿月。”姚椿保证道。
赵村长见她不似在说假话,这才慢悠悠解开布包继续说道:“银子一共有十两,其中一两……”他顿了顿,“回头重新给满金打副棺材吧。”
“剩下你们娘仨一人三两。”他拿出其中一份三两,又从另外两份中各抽出一两,一起递给姚椿,“剩下这些我私自做了回主,放我这存着,待阿月和平安长大后,给她们做嫁妆银。”
怕姚椿不同意,赵村长还拿出过了明路的协议:“我记得你是识字的,协议一式三份,你我各一份,还有一份留县记档。”
姚椿接过五两银子,心道,总算有了启动资金。
而且是足足五两。
要知道这年头一家上下十几口一年的嚼头也不过二三两。
十两银子对普通人家来说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而赵村长却一厘不少都转交给了她。
至于为什么不怀疑赵村长私底下昧下部分,协议上都写着呢,县里定了多少抚恤银,具体分成几份,都盖着官印。
若赵村长想昧下,直接当没这回事好了,费心费力弄个假的盖着官印的协议不是给自己留下把柄么。
“除了抚恤银,县里还另外拨两亩良田给你们娘仨儿。”
“还有两亩良田?!”先前李桂香只知道有抚恤银的事,只觉得姚氏母女和阿月总算是能喘口气了。
到时候咬咬牙买一亩好田,搭着那两亩荒地再把屋子修一修,熬两年总能过去。
现在有了官家补偿的两亩良田,不用另花银钱买田地,将来日子肯定能好过起来。
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李桂香压了压眼角,冲姚椿道:“肯定是满金在天上保佑你们娘仨呢。”
姚椿也没想到还有田地补偿,她倒没有客气说不要,即便她并不准备种地。
说了补偿的事,赵村长问:“你接下来什么打算?”
“得先修屋子。”天气渐凉,总不能一直这么睡,就算她受得了两个孩子也受不了。
赵村长点点头,“地里的活也不能耽误。”
现在抢种有些晚了,但不种来年可就一点收成也没有。
吃喝都要用钱买,五两银子能花多久。
姚椿同意,想了想又补:“如今有了这份补偿,慢慢来日子总能过得下去,我想着把各家的粮食都还回去。”
怕赵村长误会,她还解释了一句:“大家的日子也不宽裕。”
主要是有了银子,姚椿就不太想继续煮‘猪食’一般的粥了。
赵村长倒没误会,毕竟这年头谁家饭里不掺点糠。
他只是没想到姚椿会主动提起此事。
毕竟那五十斤粮是村里大家主动捐赠给她们一家三口的。
即便她缓过劲来不还,也不会有人说道什么。
“昨儿我一直晕着,每家给了多少我也不清楚,还得麻烦村长您和婶子告知。”姚椿道。
“大部分我都记得。”李桂香却道,“就是那小袋大米不知道是谁扔进来的。”
等她发现的时候,已经在了。
“不是你让老大媳妇抓的?”赵村长意外。
李桂香坦然:“你又不是不清楚,咱们家的米都混着糠呢,那袋子里可都是精米。”
李桂香不是那等好充面子的人,不是她装的她可不会去占。
姚椿总算解惑,为什么早上煮粥的时候,有一部分大米另装在一个小布袋中。
她还以为是李荷花提前给筛出来的呢。
既然不是村长家给的大米,那是谁装的呢?
此时,离村长家有一段距离的纪家。
李老婆子盯着空空如也的橱柜,当即尖叫:“天杀的!哪个不要脸皮的腌臜货偷了老娘的粮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抚恤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