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灾民

驴车沿着土路向前行进,周围的景色逐渐荒凉,往年这时候本该是收玉米的季节。

今年因为干旱,玉米全干枯旱死在了地里面,所以什么收成也没有。

从下河镇离开,起初并未见到多少灾民,路上行走的人也不算多,渐渐地上了大路,灾民也开始越来越多。

鱼娘看到骨瘦如柴的灾民有的趴在玉米地里挖野草,有的在扒路边的榆树皮。

灾民三三两两或在路上,或在地里,沉默地寻找一切能果腹的东西。

而鱼娘这一群人赶着驴车,有老人有孩子,很快就引起了灾民的注意。

“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都两天没吃东西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率先靠近。

刘家人护在外围,乍一见这种情况,都有些不忍。

其中刘大舅的孙子,才十五六岁的刘安,心生恻隐,低声对他身边的哥哥说:“哥,咱们是不是还有些吃的?”

他大哥狠狠打了一下他的头,没想到自己家里出了一个这么天真的,骂他,“你蠢啊,咱们的粮食都不够自己吃的。”

刘大舅回头看他们一眼,吆喝道:“都赶紧走,别耽误事。”

刘安只能不去看老人渴求的眼睛,闷着头往前走。

那老人见讨要不成,大声喊:“他们有粮食!抢了他们的粮食咱们就能活下去了!”

听到有粮食,一个个灾民的眼睛都在冒绿光,也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统统围了上来。

见状,刘大舅默默把自己的杀猪刀提了起来,“我看哪个不长眼的敢过来?”

剩下的人也有样学样,纷纷把手里的镰刀、锄头挡在身前。

灾民们有些犹豫,站住不敢动,他们虽然想吃东西,但是和一群身强力壮有武器的人硬拼显然是一件不明智的事。

一个瘦的皮包骨的妇人突然“扑通”一声跪下。地上有土疙瘩,这样突然跪下来显然疼得很,但是妇人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她苦苦哀求道:“求求你们给点吃的吧,我的孩子已经两天没吃一点东西了。只要能给点吃的,让我做什么都行。”

鱼娘和她怀里的小孩子对上了眼睛,那个小孩子大概和二丫一样的年纪,但是因为没吃饱饭,显得头大身子轻。

妇人见无人说话,又恳求道:“我把孩子送给你们好不好?让他给你们做牛做马,只要能让他吃口饭。”

鱼娘搂紧二丫,遮上她好奇的眼睛,“不要看,我教你用麦秸杆编小玩意儿好不好?”

二丫看着姐姐,点点头。

刘大舅“呸”地吐了一口唾沫,“都给我滚蛋!一点吃的都没有,再拦路看我不砍了你们。”

他常年杀猪磨砺出的血/腥气势一下子震慑住了灾民,趁这个功夫,驾着驴车的人一挥鞭子,驴子吃痛开始往前跑,走路的大人也赶紧跟上。

离灾民有一段距离后,一行人仍心有余悸。

刘安垂眉丧气不说话。

李大成说道:“以后这样的情况还会很多,逃荒路上最难的是要狠下自己的心,如果再有谁觉得咱们的粮食多,想做个活菩萨,现在就可以离开。你要想想,你发了善心,害得可就是自己。”

柱子娘在鱼娘身边悄悄抹了眼角的泪,“可怜啊,都是可怜人。”

顾氏脸上也有不忍之色,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想到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若是不离开下河镇就好了,咱们就遇不见这些灾民了。”

鱼娘手把手教二丫编东西,她明白这次灾民拦路只是一个开始。

而接下来,她会看到更多凄惨的景象,鱼娘有些烦躁,一不小心就扯断了手里的麦秸秆。

又走了半天,终于到了一个城镇,李仲海道:“天已经黑了,咱们进去找个地方过夜。”

赶着驴车进了城门,鱼娘看到两边的街道上居然有不少卖吃食的。

灾民围在摊子面前,从破破烂烂的衣服上摸出几个铜板,换来一个黑乎乎的饼,刚拿到手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

定睛一看,那卖的都是平日里不能吃的东西。榆皮面、红薯秧、茅草根、花生壳、麸皮、棉籽饼,但凡找到的能入口的东西都被摆在上面了。

以前喂猪牛的食物,现在至少要十文钱一斤,要知道,素日里的鸡蛋也才一文钱一个。

进了一家客栈,鱼娘环顾一圈,轻轻冷冷的,没有什么客人。

李仲海问跑堂的小二,“你们客栈可有大通铺?”

小二道:“自然是有的,大通铺一人三十文。”

“这么贵?”李仲海还没说话,刘大舅就插嘴了,“你们这不是在宰客吗?”

小二露出个为难的笑,“这位大爷,我们哪敢啊,实在是最近什么都在涨价,若不涨价,小店实在经营不下去了。”

李仲海又问:“可包吃食?”

小二道:“不包,外面价最贱的榆皮面都十文钱一斤了,若是供应吃食,小店就要倒闭了。”

李仲海叹口气,对李大成说道:“爹,虽然价是贵了些,可外面不安全,我看不如住下吧。”

李大成点点头,“咱们一行人有老有少,若非必要,能花钱换个安心最好不过了。”

李仲海对小二说道:“你去把驴子牵到后院喂些草料,再去给我们备些热水。不知你们客栈都有些什么吃食?”

一连吃了十来天干饼,能换换口味也是好的。

小二道:“我们客栈晚膳有馅饼和蛋花汤,馅饼二十文一个,蛋花汤十文一碗,别的客官您要是想吃,只要有食材,我们都能做。”

李仲海想了想:“来五十个馅饼和三十五碗蛋花汤。”

回头对众人说道:“一人一个馅饼一碗蛋花汤,吃不饱的可以再吃一个馅饼。”

刘大舅说:“这钱不能让你们家都出,我家的我自己出。”

李大成制止了他,“大哥,你说这些不就见外了,咱们几家相互扶持一路往南,钱财怎能分的如此清楚。”

鱼娘在心中默默算了算,住宿一人三十文,三十五人就是一千零五十文钱。

馅饼二十文一个,五十个馅饼一千文钱。

蛋花汤十文一碗,三十五碗蛋花汤就是三百五十文钱。

加起来共两千四百文钱,一千文钱可换一两银子,现在因天下大乱,银子不易换,大约一千二百文钱可换一两银子。

这样算起来,光是今晚的住宿和吃食就要花掉二两银子。

这么大方地花钱,可见自己家还是有些家底的。

客栈小二把饭菜端上来,馅饼里面都是菜,没一丝肉味儿,但好在量足,一个小孩子吃一个馅饼喝一碗蛋花汤是肯定能吃饱的。

鱼娘喝了口热乎乎的蛋花汤,咸香爽口,比起干硬的饼要好吃太多了。

天上的月儿圆,离家十来天,中秋节快到了,而今年的中秋注定要在逃难路上渡过了。

鱼娘有时会惆怅地想,自己这个重生好像也没什么用。

前几年年龄小,陈氏看的紧,连镇子都不让她出去。

后来终于长大了一点,鱼娘借着前世的知识,展露了一点小聪慧,结果也并没有被家人令眼相看,还是依旧喝着红薯稀饭就咸菜吃。

终于到了逃荒路上,自己又有金手指,鱼娘回忆起上辈子大半夜躲在被窝里看的小说,心里稍微有些激动,难道逃荒才是我大女主事业线的开始吗?

可当看到路上的灾民一个个面黄肌瘦,饿的几乎走不动路,到处挖野菜根吃。鱼娘心里难受到了极点,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她没有本事一呼百应领着灾民去造反推翻昏庸的皇帝,也不能大发慈悲之心给灾民喂月光水。

在这个时空,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自己异想天开而已,能护住自己的家人,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用过饭,鱼娘一行人去大通铺,男女分开,所以陈氏领着鱼娘去睡。

小二送的有热水,陈氏在屏风后给鱼娘擦洗。

鱼娘笑着躲开,“娘,你搓的太痒了,我自己搓。”

陈氏没好气地说她:“你自己洗要洗到什么时候,我给你洗还快点,在驴车上睡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能睡在床上,你不赶紧找个好地方躺下。”

晚上,鱼娘靠着陈氏睡,“娘,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过兰江啊?”

陈氏这些天走路累的厉害,没有鱼娘这么好的精力,早睡着了。

鱼娘又喊了几声,见陈氏没有理她,打了个哈欠,也躺在不算干净的床上睡过去了。

次日,鱼娘被陈氏叫醒,鱼娘摸着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对陈氏说道:“娘,要不你把我的头发都剃了吧?不然十来天不洗头太腻了。”

陈氏拍了一下她的后脑勺,“你脑袋里一整天都在想啥呢?只有寺庙里的小尼姑才会把头发剃光,你是要去当尼姑啊?”

陈氏把鱼娘拽过来,用客栈的梳子给鱼娘的头发狠狠疏通一番,又扎了两个麻花辫,用头绳缠的紧紧的。

“好了,这样不容易散,头发腻了就腻了,逃难路上你看谁和你一样这么穷讲究?”

鱼娘吐吐舌头,跑到客栈楼下看了一圈,大家都是乱糟糟的,不止是头发,衣服鞋子都是一个样。

连她觉得自己家里最好看的大哥李子晏,也没有了平日的风范。

看来逃难路上大家都一个样,鱼娘心里舒坦了。

就在这时,三楼天字一号房的门打开了,一个穿着一身雪白绸缎衣的少年走了出来。

他头发如墨,肤色白皙,鱼娘脑子里那些诗句仿佛一下子都找到了真人。

与乱糟糟的众人比起来,这个少年可谓是逃荒路上的一股“清流”。

鱼娘看了一眼李子晏。

李子晏在啃大饼。

……

哥,你被人比下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苟在修真世界

权王宠妾

修仙女配谋长生

沈记小饭馆

白雪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古代逃荒种田记
连载中明月端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