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月饼

说着简单,事情却是一抹多。

先去村头找吴阿婆,白春枝她们去时,老太太依旧在皂角树下,不过没搓麻绳了,在帮着整理玉米皮了。

“诶,春枝来了,我们还正说你呢!”

吴阿婆眼神依旧好使,先看到白春枝,忙招手喊人过来的。

“你们这活儿能做多久?我屋头还有不少麻绳呢,你们要不要?那个好生编一下也好看的。”

“吴阿婆,麻绳要的,这回还要的多了。”

白春枝笑着应道,要打包干货干货,麻绳是少不了的。

“那感情好啊!”

听白春枝这么说,吴阿婆笑得更开心了。

“你们这编玉米皮皮的,要手巧才行,我们这把老骨头搞不定哦!”

“吴阿婆,我这趟过来呀,还有事儿请教您老人家了。”

白春枝拉着吴阿婆的手坐下来,就将做月饼的事说了说。

“请我当老师傅啊,要不要的哟?我都好多年没做了。”

吴阿婆听完就想摆手,被白春枝拉着没敢大力气挣掉,但嘴上还是说着推脱的话。

“咋就不行了,敢说咱们村可就数您这手艺属这个!”

白春枝竖了个大拇指,又问着这树下的婆婆大娘们是不是,瞧着大伙儿都点头了,把吴阿婆逗得乐呵呵的。

“这也不是啥祖传的手艺,镇上的人,真的喜欢啊?”

笑完,吴阿婆还替白春枝愁起来了。

“咋不喜欢,里面包肉还有人不喜欢啊,牛肉诶!”

白春枝两姐妹还没说什么,一旁编玉米皮皮的大娘就摇头了。

“除非是不识货的。”

“人家镇上肯定吃得更好嘛,嘴刁的。”

“听说那商场头的东西,还是外省来的呢!”

“哎呀,都一样,还是地头出来的,做法不同,我们这儿没见过看个稀奇了。”

“就是啊,像吴阿婆这月饼,还是因为你们原来只吃牛羊肉哇?”

几个大娘说着,话题又扯回月饼上,还较真儿的转头向吴阿婆求证了起来。

“是,我娘家祖上是,但是这儿都好几代了,早就淡了。”

“大家放宽心,我们都用牛肉了,真资格的好东西,不怕还有人看不上的。”

白春枝也顺势讲了讲她这个月饼包出去,是怎么个外包法。

有两种,一种是土月饼,这个简单,各家基本都会做,他们就直接收成品。

另一种就是现在在说的金丝牛肉月饼,跟编玉米皮篮子差不多,他们统一出原材料,因为需要吴阿婆来把关,暂定在老屋再搭个土火炉,也是收成品,合格的才算钱。

“春枝呐,那个土月饼,你们咋收的,做好了就收,还是要先给你们说一声哦?好久开始?”

这个大娘是没接到编织活儿的,这就着急的问着土月饼了,白春枝就说等篮子编出来一些就开始,也可以卖一卖散装的。

“那金丝牛肉月饼呢,那年子跟你老娘做月饼,就是吴阿婆教我们的嘛!”

白春枝转头看向这位手上篮子已经有了雏型的大娘,果然是有手巧的,做月饼也是个熟手呢!

“这个,就看吴阿婆今年带不带大家呀?”

听白春枝这么一说,大家都一脸期待地看向吴阿婆。

“行,你们看得起,我就来。”

吴阿婆被大伙儿盯得不好意思,也就笑着点头答应了。

这边说好了,白春枝姐妹俩没多坐了,拎着吴阿婆拿来的麻绳,赶往萧家老院子。

她们到的时候,这边动作更快,萧远山和白大哥已经上山了,留了一个师傅在搭炉子,老爷子在一旁偶尔搭把手。

“这院子看着还好好个儿的。”

白春芽和姐姐出了灶房,又收拾了一下,到时候可能得堆放东西。

“先前暴雨那阵冲下来的泥巴,真是好吓人哟!”

白春枝出来看了下外面柴火够不够,还怕夫君忘了这事,抬头见山脚那处都长草了,才转身回答妹妹。

“他们前段时间规整山上,还时不时来歇个脚了,这院子才没荒掉了。”

白春芽瞧着也是,他们进来时,外面院子那些花花草草开得格外茂盛,里头院子还好,屋里的灰尘也不是很重。

两姐妹没才弄了一会儿,老爷子就催着她们回去了。

“这儿乱糟糟的,你们先回去,还缺啥等远山回来弄。”

火炉搭的不高,就比灶台高一点,一个小伙儿不到半天就能做完,老爷子还在了,白春枝点点头,又和妹妹先回去了。

“也不晓得大哥姐夫他们今天还能不能挖点回来?”

白春芽也是听说了,林老师那边已经回话,他们上次挖的是真的野生天麻,典型的“鹦哥嘴”、“凹肚脐”,她当时和姐姐不认识,还奇怪整一坨洋姜回去干啥。

“应该挖的到吧?”

白春枝觉得问题不大,想着大哥还挺谨慎了。

“大哥不是还做了标记么!”

说起这个也是好玩,白大哥也就知道那玩意儿吃了好,至于哪里好也说不清楚,但不妨碍他把当人参一样,反正都是可以拿来炖鸡,也给系个红绳,生怕下次找不到了。

也算是歪打正着,他们这山上的天麻品相还可以。

两姐妹一路走回去,山脚下这块儿是没怎么碰见人,但一靠近村口,就不少人在问做月饼的事。

“咱们这村里是藏不住一点事儿的,才半下午呢,好像都知道了。”

白春芽看姐姐应付完那些婆婆大娘们,进门前,偷偷说道。

“这篮子都做起来了,肯定有不少打听的,刚好省的我们再去找人了。”

白春枝倒是觉得多宣传也好,毕竟这事,不像是上山采菌子,那是无本买卖,做月饼,哪怕是土月饼,面粉糖油这关,估计就会拦住一批人,最后怕是没多少人做的。

“嗨哟,你们总算是回来,这一下午,家里简直不消停。”

姐妹俩刚进门,白母瞧见了就在喊了,白春枝和妹妹对视一眼,还第一次见老母亲这是有搞不定的样子了。

“咋子了?出啥事啦?”

“出啥事哦,还不是这做月饼的事。”

白母看着白春枝坐下了,就从头说了起来。

“今天来打听做月饼的不少,好些不是先不晓得我们在收篮子,这会儿倒积极了。”

“我们刚一路都在被拉着问的。”

“是的嘛,才听着风声,都怕晚了的。”

白母也点头,像端午那阵,大家不知道他们在忙啥,等反应过来,泡盐蛋也要时间,这次肯定是想跟着干了。

“不过,我看真正要做的不多哟。有几个关系好的还偷偷问我,能不能我们出灰面糖这些。”

“妈,你不会答应了吧?”

白春枝还没开口,白春芽先叫起来了,每家分点,那是要买多是面啊?

“我有那么瓜哦,我才收了好多点灰面回来啊?”

白母见不得小女儿咋咋呼呼的样子,拍了她一下,又继续问道。

“老三,你是咋想的?”

按白母的想法,肯定不想他们摊子铺太大,但想想端午的红火,又怕耽误事了。

“没事,一开始不用太多,我们收月饼反正是一次一结,需要的时候,估计有不少人愿意做的。”

这就跟收菌子一样,结钱干脆点,就不缺人上山。

不过白春枝不担心是因为,她就没把土月饼当成礼盒的重点了。

赚钱的话,那还是要价高的才赚了,再是薄利多销,那得销多少才算是啊,何况是没啥难度的土月饼。

白母还不知道自家大女儿这是有点飘了,不然也得跟着敲打一下。

萧远山和白大哥回来的还算及时,踩着夕阳就到家了。

“怎么样?有收获吗?”

白大嫂走过去伸手就要接白大哥背上的一背篓草,嘴上还不忘关心他们一下午上山的情况了。

“收获不小呢!”

白大哥没让老婆直接拎了,让她扶着,弯腰卸下了背篓。

打的草,其实就上面那一半儿了,下面全是天麻。

“这东西啊,真的跟姜啊洋芋一样,一窝一窝的。”白大哥把一背篓的东西倒出来还在说,“那天也幸好是把红绳绳系在树上了,不然还不好找的。”

“这下都晓得这东西值价了,估计上山挖天麻的人就多了。”

“那总不能拦着人不让去了吧?”

白大哥摇了摇头,反而觉得没那么容易,他们这会儿还靠着上回的记号了。

而且村里人,大多数跟他差不多,只知道天麻这东西能吃,可以拿来炖鸡,吃了对身体好,不过话说回来,原来日子艰难,好久才吃一回鸡了,就是光吃鸡肉也补嘛!

对它的啥子药用价值根本不了解,还好些人认都不认识的。

也不是谁都跟萧家一样,没事往深山走,天麻又不像菌子似的,漫山遍野随便捡,全在土里埋着呢,得挖出来才晓得是不是。

“大家要认得这味药了,也是多一门赚钱的路子,反正我后面都收的。”

萧远山的背篓全是鲜菌子了,按小娘子的要求,尽量采大个儿,仔细着倒出来了,对自家人也说起这事儿。

“也不全是为了礼盒,像是菌子、山货、干果些都要的,要有人问起来,麻烦爸妈哥嫂帮忙回下话,村上也说了的。”

这也是他们搬镇上去了,支书虽然也帮着在通知,但肯定搞不清的,还是回来白家问了。

“啥子麻不麻烦的,不就是多说两句话的事。”

“就是,远山你放心好了,晓得我们就说,不晓得的喊他们等你回来再问。”

“……”

说着,还商量起了收的货放哪儿的问题。

[狗头叼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9章 月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貂珰

臣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古代小夫妻的八零日常
连载中元气丧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