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猕猴桃采收的最后一个月,反正他们还得再去买苗了,可以试试。
“那单是靠人背回来就不现实了。”
白春枝瞧了眼剩下的猕猴桃,本来两人是想着给亲戚朋友带点尝尝鲜,四袋不算少了,但要卖的话,就不太够看了。
“本来我也准备联系车了,后面还要托苗回来,可以先看看顺路的车能不能先给我们带几筐。”
萧远山点点头,这个问题倒是好解决。
“你们这趟过去,猕猴桃幼苗的价格怎么样哇?”
白春枝想起林老师当时说起猕猴桃,重点是讲了下农科院引进新品种后,栽培技术怎么样,以及发展猕猴桃产业的经济效益了,因为大家都不太懂,都没再多问两句今年幼苗的价钱。
“说到这个,还好我们临走前先给林老师打了电话。”
大妹一问起猕猴桃幼苗价格,白大哥吃完最后一口面,赶忙接了话,显然这中间还有事了。
“咋了呢?”
白春枝拍了拍大哥马上要收碗的动作,不急这一时半刻去洗碗了,先说完。
“这个国外的新品种是不一样,它不像中草药,种植几年的农户能自己留种了,我们国内猕猴桃算是才开始推、推广了,那叫啥,苗、苗圃,就是专门育苗的地方,只有国营苗圃或者农科院那些了,私人的没得,根本不会了。”
“啊,那你们这趟不是白跑了呀?”
这次可是去了三天,白春枝真怕他们白跑一趟的。
“没呢,还好林老师他们农科院在隔壁市有那个实验、实验的基地了。”
白大哥提到这个,还挺高兴的。
“也因为这是新品种,又是国外引进的,定价跟着政策走,价格是要比国内的品种贵点,但不会贵太多。”
“这就好啊!”
这么说呢,白春枝稍微明白了点儿。
改革开放后,很多东西不限票限量了,价格随市场决定,他们卖东西的时候,自然是想卖个高价,但要自己买东西了,可就不那么想了啊,能便宜点就便宜点,要不大家总爱砍价呢?
当然,这价格也不是张口就来了,得看那什么供需关系了,跟地里的白菜一样,种的人多了,就烂价,种的人少,价格就上去了,而且广播里还说,必要时候国家回来出手管控了,总归是乱不了的。
现在这猕猴桃,农科院想要推广开来,那就得有更多农户们来种了,幼苗的价格肯定是不会太高的,要不就是要有补贴才行。
不然单看他们村,老支书想要大伙儿种点中草药,都得再想想办法了,大家可是没那么好说服的。
白春枝这时才知道,猕猴桃的销路什么的,根本不用愁的,有政策扶持,官方都得帮着找路子。
像是隔壁市非常支持种植猕猴桃的领导,就来自罐头厂。
水果罐头,他们本地吃得少,但白春枝也是知道的,供销社就有卖的,这玩意儿可不便宜。
原来罐头都是当走亲戚的礼品,算是比较高档的那种了,很是拿得出手有面子的,要不就是家里孩子生病了才舍得买一个水果罐头来甜甜嘴,当是补充营养了,村里要是谁家有个罐头玻璃瓶装调料,绝对是让人羡慕的存在。
这玻璃瓶,还挺神奇的,好像是密封性什么的,反正是能让罐头里头的东西放很久了。
听说那个午餐肉罐头,没开封的能放三年的,这都赶上老腊肉了,科技的力量啊!
猕猴桃要能赶上这趟便车,那销路确实没什么好担心了。
“那这还有本地的品种的话,是不是随便选的吗?”
幼苗的价格,直接影响着成本到底要出好多了,哪怕相差不大,数量上去了算下来也不小,白春枝提醒道。
“要先给二哥说一下么?”
“不是了,还是要看地势和气候,不过我们这儿气候跟隔壁市差不多。”
说着,白大哥也摸出了一个本子,这不记不行了,种植要点什么的,还挺多了。
“我们等下就去跟老二打电话说一下了,后面可能还要换地。”
这事儿,萧远山和白大哥详细了解了下,林老师也给他们解释清楚了,国内对猕猴桃的研究起步晚,先前多是本地野生的,目前农科院正在选育优质品种,国内外两个品种,他们都在对比着,种植主要看当地的条件了。
眼下,到底是国外的品种还是国内的品种已经不重要了,得看南河村的海拔、地势等。
当然了,好的水田还是拿来种粮好,萧远山和白大哥的建议是换山地,地势高点还方便排水。
要换地的话,事情就不少了,也不耽误了,两人在镇上给白二哥去了电话,当天下午就回家说明了情况。
“水田换山地,好换的,老二家两个大人一个娃娃,怕是得十亩地了,都种猕猴桃啊?”
白母和白父沉思了半会儿,还是有些犹豫,头次种植这猕猴桃就要弄这么大吗?
猕猴桃种植,到底和萧远山包山种中草药不一样,那山上属于是开荒种的,种得越多越是赚。
这猕猴桃,还是选的国外的品种了,一株就得几块钱,虽然一亩才五六十株,但要是十亩全种了,光是幼苗就千把两千块了,还得搭架子、施肥,都是要钱的。
“那,要不先种五六亩试一下?”
白二嫂听着也有点不确定了,种的多,那意味着到时候请人来帮忙都是一笔大开销。
不如等着有收成了,再扩大也不迟。
“嗯,那就六亩山地。”
六亩是刚好自家人就能换的数量,少了小一半,白母也觉得稍微踏实点。
“剩下的田,还是给你们种点粮种点菜,看到时候卖了能不能补贴你们这儿前两年了。”
“好,都听爸妈的安排。”
自家人商定好了,就开始动起来了。
近来,白家的一举一动还挺受村里人关注的,看他们好好的整理起了山地,进山采菌子的大娘都来问了两句。
得了老支书的嘱托,白家人也是自觉担起了为全村人科普什么是经济作物的重任,这可是大会后,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子了,他们村真是谨慎的,慢了别人两三年才迈出第一步。
“啥子猴桃哦,没听过呢?”
“猕猴桃啊,王小妹儿,你才好大年纪哦,就有点耳背了哇。”
已经是讲第三遍了,白母在地里扯着喉咙也是有点累了,要不看今天这群进山的人多,真是不想回答她们。
不禁怀疑,这两天村里传消息咋这么慢了?
往回,哪家要有点啥事,就是多割二两肉了,都多早八早到处传遍了,问人家是不是有啥好事。
白母不知道的是,其实不是村里传话慢了,现在整个南河村基本上都晓得白老二家要种什么猕猴桃了。
不过一个二个不管顺不顺路都想跑过来亲自看一下、问一嘴的,好奇居多,当然也不少观望的。
这两天瞧着萧家修房子,萧远山和白秋收不在,就知道,这事儿啊,估计又是萧家小子牵的头了,只是不种中草药了,又开始捣鼓啥水果,到底在搞啥名堂哦?
“听说那毛土豆好吃得很哇?”
白母抬头看了眼说话的人,这是和方大娘要好的,准儿是听老方说的,两隔壁的邻居了,大毛二毛吃东西又跑院子里吃的,她也就分了两个过去。
“啥子毛土豆哦,还毛洋芋的,给你们说了是猕猴桃,小猴子吃的那个桃子!”
猕猴白母没见过,自己又随便编了一个说法,反正她们都没见过的。
“那你们咋想起要种这了呢,不是说你大女婿种草药以后也赚钱的哇?”
“就是哇,药嘛,人得病了肯定要吃药了,草药长出来了药厂要来收的,这果果有人买不?”
“哪个那么有钱哦,还闲得吃上水果了,我肯定不得买的。”
“……”
话说得糙,却是村里人大多数人的看法了。
好在镇上大多数人不这么想,萧远山和白大哥又跑了一趟隔壁市,比猕猴桃幼苗先回来的是几筐猕猴桃。
“得不得有点多哦?”
想着猕猴桃能大卖是一回事,白春枝瞧着几大筐猕猴桃,心里还是有点没底,毕竟新鲜水果是真的不经放了。
“没事,我找了水果贩子,八折批给他们,一会儿人就来拿走。”
萧远山说完,白春枝见自家在一旁狂点头了,不由好笑。
“……”
白大哥被妹妹看着不由挠挠头,他是佩服妹夫脑子转得快了。
先前猕猴桃的零售价,他还以为是随口定的翻倍了,这里头是连带交通运输、果子的折损都算进去了,待八折批给别人,省事的同时依然是有赚的,不然不是给他人做嫁衣,白折腾了么!
白春枝这边凭借邻里们的信任,很快销出去了一筐,后面猕猴桃就卖得慢了。
她买了几个苹果回来,催熟了一坛子猕猴桃后,每天都切几个出来让大伙儿免费尝尝,销量又慢慢上去了,这个方法也给告诉了水果贩子。
萧远山笑而不语,又默默联系了加车,再多送几筐猕猴桃回来。
[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8章 重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