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油炸包就是糖酥,是当地宴席上一道比较常见的小吃,也是小毛孩儿们的最爱。
肥肉块炸过油后再裹上鸡蛋红薯粉,最后在熬好的红糖里滚一圈,出锅前撒上白芝麻,那叫一个香了。
又是肥肉又是鸡蛋又是糖的,全是顶好的东西了,要不是三个灶都在后院,保准厨子在做的时候,守嘴的小毛孩儿能围上两圈。
大人桌的没孩子那么夸张,但一人一块儿还有剩下的,就有人拿油纸包上准备拿回去点。
这也是本地吃酒的习惯,不一定每回都能带孩子了,大人们总会带点糖油炸包鱼皮花生回去,好点的席上还能有卤牛肉片了。
小孩桌这边依旧抢得起劲,倒是没有人哭,下手慢的也只能是自己技不如人,再等下一盘。
连续光盘了前面几道开胃小菜,热菜上来了,小毛孩儿这才开始正经吃饭。
小珠珠也是个到饭点就饿的小人儿,刚还热情的跟婆婆姨姨们打招呼了,没一会儿就朝妈妈怀里拱。
白春枝把小家伙喂饱后,还好珠珠没睡,又给抱了出来,和夫君一起,一家三口挨个给每桌敬酒。
“哦!哦!”
“我们妹妹还精神呢!”
“胆子大哦,一点儿没被吓哭的。”
“是哟!”
都是长辈些,瞧着小毛孩就忍不住逗一逗,今天珠珠也是很给面子,一点没不耐烦的,反而是听见哪儿有动静眼睛就四处的转,大人就夸孩子机灵。
这么丁点儿大的小毛毛,白春枝是看不出来能有多聪明,但大家夸孩子,做父母的总是高兴的。
本来他们夫妻俩还担心小家伙会不会哭闹了,毕竟人多又热闹的场面,已经做好珠珠要是不舒服就不抱出来的打算,没想到是个胆子大的,一点不怕事。
不过小家伙到底是人小,勉强跟着见完所有亲朋好友,打个小哈欠就睡了。
“也好,你们就安心吃饭。”
白母接过小家伙,让俩人赶紧吃饭,还好现在开春温度上来了,要是冬天办酒席一早菜都凉了。
白春枝和萧远山坐下来前,还不忘让老娘帮忙招呼先下桌的人不慌着走,要有想打牌的话,他们也是借了好几副牌回来的。
“哎哟,这些你不用操心,想打的都有自己的牌搭子。”
白母在村里这么些年了,哪些人什么性格习性早摸清了,随便点了几个就圆了两桌,剩下一看主家准备了牌也自发找起了牌友。
下午的时间,大人们是安顿好了,小孩儿们可就如脱缰的野马,大毛二毛今天更是连小毛都不带,直接跟着大孩子混了。
好在眼下不是大夏天,不怕孩子去河里,一个个都不傻的,大人都放心毛孩子们自己去玩儿。
只是村口开了小卖店后,小屁孩儿们也变得难缠了,非得来要上两分一角的,大人们为了能顺利上牌桌有的手散给了,也有忌讳的,牌还没打了就掏钱,给毛孩子两掌,这才消停了。
“春芽,你真的要跟你二哥二嫂出去打工啊?”
不打牌的人又围坐一起摆龙门阵,隔壁的方春桃磕着瓜子先问起了春芽打工的事。
“对,票都买了。”
铁板钉钉的事,白春芽也不跟大家卖关子,又说出发的时间。
“你哥嫂都在,出门的话,家里都放心。”
方春桃见白家这么有章程,拉过春芽的手鼓励道。
他们两隔壁住着,方春桃和白家姐妹俩原来就很熟的,小时候还经常一起玩了,也就是白春枝先嫁了人,大家各自忙活才见面少了。
方春桃是去年结的婚,本来也说年后跟着男方的亲戚一起出去傅阮,没成想这么快就怀上了,只好先留在家。
“你家咋打算的呢,还去不?”
“就是啊,生了娃娃,还不好带的哦?”
“要像春芽二嫂那样把小毛放屋头,怕是还要两年了,等娃娃大点了才得行吧?”
娘子军们一块儿,话题就离不开家庭孩子,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第一批敢出去打工的人,那绝对是赚了钱回来的,不说挣大钱了,但肯定比田里刨食要多。
要说一点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只是,各家有各家的原因了。
“等生了再说吧!”
方春桃摸了摸开始显怀的肚子,也叹了口气,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也没得啥愁的,人家隔壁村,这回出去打工的人多,屋头有老两口的,还不是就把娃娃给老的带啊?”
这明显是打听过的了,竟还挺了解别的村的情况了。
“你老人婆还那么年轻肯定要帮你们带了,不是说那边亲戚是最早出去打工的么,总不得拦着你们不出去哇?”
“那不得了。”
方春桃闻言连连摇头,村里头没啥秘密,她也不瞒着大家,又具体说了下。
“出去得早,人家那些敢跑的,前两年就出去了,这过年回来就修了房子,特别是沿海一带,很是缺人了,开的工资也高,我们本来是想着打两年工,赚点钱回来了。”
“那是,多赚点钱回来才是要紧事。”
听到说打工两年就能回来修房子了,都不住的点头。
而她们担忧问题其实也没啥,村里的就是这样,孩子基本是放养,大的带小的,拉扯着就长大了。
比较起来,能赚钱回来让一家子吃饱穿暖,自然更重要些。
不过他们南河村从萧远山开始包山开始,村上的动作就有点多了,想办法种这种那的,还请了专家来,尽管还没看到收益,却给了大伙儿希望,这也让他们村相对于别的村出去打工的少点儿。
白家人多,没两天秧插完了,白二哥二嫂和白春芽就准备出发了。
白母和白春枝生怕几人在火车上没多少吃的,还烤了饼子,就是中秋时做的土月饼,让他们带路上吃。
“姐,这马上就端午了,我是不能跟你发大财了!”
看着老屋的火炉又重新开工,白春芽就想起他们做礼盒赚大钱的时候,突然就有点不想跑了,在家好像也不差。
“你呀,够了啊,少作怪,端午还早呢,得两个月后的事了。”
白春枝手上还算着每天要备多少土月饼,看了眼日历,笑着冲妹妹摇了摇头。
她出月子后,一家子并没没急着搬回镇上,但一周加休息日前后一共三天,还是把小卖店开着的,她和老爷子轮流守着,都是街坊们,每次订货不少。
再一个是把土月饼当日常饼子卖,反正那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了,销量还挺好的,毕竟白面做的好东西,又是油又是糖,吃得一嘴香,老人小孩儿都喜欢。
“去了那边,多看多学,挣钱的事排第二就行。”
东西收好,白春枝忍不住又再叮嘱道,同样的话,老娘那也是说过无数遍的,她就怕妹妹去了南方,花花世界迷人眼,搞不清重点了。
“知道啦!”
白春芽点点头,姐姐的话,她就没有不应的,不过还是很欢快的畅想着到了南方会是怎样的。
很快到了出门这天,刚好白春枝他们收的货也要拿镇上去,两辆车一块儿走。
因为要赶车,天蒙蒙亮一行人就要出门了,早点到总比赶不上车好。
有白春枝和萧远山送人,白母和白父就不去了,只上车前又塞了一袋子包子和鸡蛋。
“老娘估计天不见亮就起来煮这些了,还是热的。”
白春枝说着把东西往小妹怀里一递,平时大大咧咧的一个人,一改前几天的兴奋,这会儿都开始抹眼泪了,也是临了了才反应过来眼下真要离家了。
“不是还能打电话么,想屋头了,就打电话回来。”
写信什么的,总归是有点慢,白二哥之前除了寄钱回来,电话说不清的也写过两回信,只是每次一篇纸都没写满,让大家等半个月收到,还不如人小卖店传闲话快。
“嗯,姐,我还给你写信。”
白春芽也想起二哥说过打电话贵,又补充道。
她二哥每次写信写不了多少字,白春芽想着自己肯定不会了,她跟姐姐还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姐妹俩安顿好,白春枝看向另一车二哥和二嫂,两人都有些沉默,想起她出门前还喂珠珠吃了奶,俩人肯定是舍不得孩子了。
还不知道一会儿天大亮了,小毛醒来看不到爸爸妈妈得多闹腾。
选这个点儿走,除了要赶车,其实也是怕孩子瞧见哭闹,不然更不走不了了。
离别的情绪一上来,都不说话了,直到太阳渐渐升起,金光洒在黄灿灿的油菜花上,又觉得远方便是希望。
“大妹、妹夫,你们回去吧,有我在了。”
“你们一路注意安全啊!”
“好,放心。”
一路把三人送到了车站,白春枝和夫君才往回走。
清晨的人们总是显得格外忙碌,脚步匆匆,赶着上班、赶着上学,都是为了生活。
夫妻俩一人一车,遥遥地看了眼,又错开走了。
白春枝心下不禁挺感慨的,要不是家里包山种了中草药、又开了小卖店,怕是也跟这些人差不多。
[抱抱][抱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7章 离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