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夕的余韵,宛如那袅袅炊烟,依旧在临安城的上空悠悠地弥漫着。大街小巷,五彩斑斓的灯笼如同繁星般挂满了街头巷尾,将这座城市装点得仿若梦幻中的仙境一般。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那笑容里仿佛还留存着七夕佳节时的欢乐余温,一个个好似仍沉醉在那浪漫又热闹的氛围之中,尚未完全回神过来。
街边的店铺生意红火得很,掌柜们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却也顾不上擦拭,只是一个劲儿地招呼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小贩们的叫卖声更是此起彼伏,那高亢的声音在人群中穿梭回荡,宛如一曲热闹的市井交响乐。而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孩子们嬉笑奔跑着,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为这繁华的景象更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整个临安城,呈现出一片安居乐业的祥和之景,仿佛世间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欢乐的氛围给远远地隔绝在外了。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恰似那平静海面下隐藏着的汹涌波涛。这一切,皆因外邦使臣即将来朝贺。为了迎接这些来自远方的贵客,临安城内外都陷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无一不被卷入这阵忙碌的漩涡里。
大理寺众人与刑部人员一同被抽调出来维持治安,他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陀螺,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赵凌霄一边快步走着,一边皱着眉头对身旁的苏墨言说:“这次接待使臣,可真是阵仗不小啊,各个部门都忙得不可开交。咱们这几天连坐下好好吃顿饭的机会都没有,唉,只盼着这朝贺能顺顺利利的,可别出什么岔子才好。”
苏墨言微微点头,应道:“是啊,这关乎大雍的体面,不容有丝毫差池。礼部那边准备礼节安排,那可是丝毫不敢懈怠,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斟酌、演练。国子监的学子们也都参与其中,肩负着向番邦展示我大雍文化底蕴的重任呢。”
青儿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补充道:“这几日大家都辛苦了,希望一切都能顺利进行啊。这各国使臣齐聚,人心复杂,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咱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正如众人所想,国子监学子们和礼部官员们共同承担起宣传和礼节安排的重任。在国子监的一处学堂内,苏陌言正在抓紧时间给这群年轻的学子们讲解这些使臣的来历。苏陌言虽只是国子监博士,但其博闻强识,平日里就对各国的风土人情、朝堂局势颇有研究,素来为学子们敬佩不已。
苏陌言站在讲台上,将手中的毛笔轻蘸墨汁,而后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轻松画就一副疆域图模样的版图。那版图上,各个国家的位置、大致疆域都清晰可见,引得台下的学子们纷纷伸长了脖子观望。苏陌言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此次来朝贺的外邦使臣来自诸多不同国度,众学子身负重任,因此我奉皇上之命,把这些国家的朝堂、重臣情况以及独特文化详尽告知,好让尔等能知己知彼,也向番邦展示我大雍的博大气度。”
接着,苏陌言眉目一正,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先说楼兰国,那可是西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朝堂以楼兰王为尊,那楼兰王端坐在金碧辉煌的王座之上,掌控着整个国家的命脉。下设左右贤王、将军、都尉等重要官职,这些臣子们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着楼兰国的运转。此次前来的使臣为首者是右贤王之子阿尔斯楞,此人年纪虽轻,却精通楼兰的历史与文化,深受楼兰王的器重,在楼兰国内也是颇有名望。楼兰国的文化独特,受沙漠环境影响,他们的建筑多以土坯和石料建成,坚固无比且能有效抵御风沙的侵袭。那一座座土黄色的建筑,矗立在沙漠之中,就像是沙漠的守护者一般。文字方面,他们有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那些看似神秘的符号,记录着楼兰的历史、诗歌与商贸信息,承载着楼兰人的智慧与记忆。宗教上,他们崇拜自然之神,相信万物有灵,这种信仰贯穿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每日的祭祀到重大节日的庆典,无不体现着对自然之神的敬畏。在艺术领域,楼兰的陶器、木雕独具特色,陶器上的图案常以沙漠动植物为元素,那栩栩如生的仙人掌、灵动的沙蜥,无不体现出他们对生存环境的敬畏,木雕更是精美绝伦,每一刀每一凿都饱含着工匠的心血。” 随着苏陌言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声音,楼兰国的山川人文仿佛一幅幅画卷般,在学子们的眼前徐徐展开,那精湛的描述技艺,引得年轻的学子们阵阵赞叹,不时发出 “哇” 的惊叹声。
“大理国也不容小觑啊。” 苏陌言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大理国以段氏为王,那大理王宫巍峨壮丽,尽显皇家威严。朝堂之上有清平官、布燮等重要官职,清平官辅佐国王处理朝政,智谋过人,布燮则掌管着诸多重要事务。这次的使臣团由清平官高顺贞带领,他可是大理国的智者,对中原文化也颇有研究,常常手不释卷,钻研我中原的经史子集。大理国文化昌盛,受佛教影响极深,国内寺庙林立,佛塔高耸入云,那阵阵悠扬的钟声,仿佛能涤荡人们的心灵。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与当地民族特色,飞檐斗拱与白墙青瓦相得益彰,走在大理国的街道上,宛如置身于一幅优美的水墨画之中。在文学上,大理的诗词多以山水为主题,文人墨客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大理的秀丽风光,那‘苍山洱海间,风花雪月情’的诗句,让人对大理的美景心生向往。绘画方面,以工笔重彩为主,色彩鲜艳夺目,题材多为佛教故事和当地民俗,一幅幅画作,仿佛在诉说着大理国的前世今生。而且,大理国的冶铁技术先进,所铸兵器锋利无比,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其纺织业也很发达,精美的丝织品闻名遐迩,那细腻的触感、华丽的图案,深受各国贵族的喜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