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虽然都还未出师,挣不了大钱,但绣些小帕子没问题,又因为姑娘们的花样好,价格便宜,很受欢迎。
绣庄尚未盈利,又打算以后挣钱做更多的事,给绣娘们的月钱不算多,没出师前一个月两百文,管吃住;出师后根据绣品卖出去的钱分成,扣除材料费,给绣娘们分三成。
姑娘们觉得不多,她们还要生活,只是暂时没办法,只能以后再想办法。
绣娘们想着以前学艺还要给师傅前,姑娘们给她们钱教手艺、教读书,还给月钱,连连推辞。
姑娘们坚持才同意,只是打定主意要好好学习,为绣庄多挣钱,不让姑娘们失望。
后来到了郊外,姑娘们倒没怎么去。
皇后赐的匾后来做了两块,一块挂在群芳绣庄的铺子外面,一块挂在郊外绣庄的院子外。
再后来,慈幼院也搬过去了。
这几个月慈幼院也不光收养了弃婴,还把十岁以下的乞儿也收养了;十岁以上的没有余力,只能让他们独自谋生。
慈幼院的管事都是宫里年龄到了的女官和嬷嬷,都通晓诗书,得了楚榕的吩咐,平日孩子们识字;十岁以上的乞儿愿意学的,也欢迎他们有时间来慈幼院识字,去上工业不至于被骗。
只是人多,慈幼院的管事和女工们难免忙不过。
隔壁的绣娘们好不容易有了识字的机会,郊外姑娘们不方便过来,刺绣本就废眼睛,不好休息了还麻烦师傅们。
幸运地是,隔壁的管事在教孩子们读书,便想着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早上、中午、晚上慈幼院忙乱的时候,绣娘们便主动去隔壁慈幼院帮忙,教小女孩们缝缝补补。
绣娘们和慈幼院管事熟悉后,找机会就求管事们有时间教她们识字。
管事们也都是苦命人,早先都被辜负伤害过,看绣娘们身处逆境不忘求学,又帮她们减轻了负担,便欣然应允。
不过,管事只用教三个人,剩下的人她们自己教,不废什么事;管事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便画了花样给绣娘们。
绣娘们也不占便宜,把花样给管事,卖的好的管事给慈幼院分红,虽然不多,但也能让她们偶尔打个牙祭,改善下生活。
姑娘们一直关注绣庄和慈幼院的事情,但到底郊外太远,家里不放心她们频繁前往。
楚楠、卫若竹、张阅赶忙早早求了兄长,要他们放假后护送她们去绣庄和慈幼院看看。
楚彬、卫若兰、张阐看她们学了半年,没有放松,便同意了。
放假第二日一早,黛玉、楚楠一群姑娘早早准备好,楚彬、卫若兰、楚榕也早早来了张府,齐齐前往郊外群芳绣庄和慈幼院。
卫若兰三人骑马,姑娘们坐车,各带着一个丫鬟,又带了一队护卫的仆妇。
楚彬、卫若兰、张阐想着他们三个大男人,夹一群姑娘中间,不太方便,卫若兰便提议,去寻访野梅,赏赏冬景。
这话一出,楚彬、张阐便懂了他的苦心,苦笑,但也欣然应约。
到了庄子,姑娘们先结伴去了绣庄,关心了一下绣娘们的生活,要她们有事了别怕麻烦,只管找她们;又吩咐管事提前给绣娘把月钱发了,过年多发一个月;又说年底了,今个儿就给她们放假,各家送来的嬷嬷也跟着回去,像秀娘这般家里不方便回去的可以留在绣庄,到时候和慈幼院的孩子们一起过年;又说实在没有刺绣天赋的,别丧气,别担心,到时候还能在绣庄找个别的活干;又告诉她们正月十五要都来……
楚楠说,黛玉她们补充。
说完后,她们就让绣娘们去收拾东西了。
姑娘们转战慈幼院,楚榕去安排慈幼院过年的相关事宜,黛玉她们十几个姑娘则陪着孩子们玩,教孩子们读诗。
想着楚榕忙完了,楚楠便叫了黛玉、若竹去找楚榕。
姑娘们看见了好奇她们去干什么,不过没教她们,也没人跟过去。
张阅、素心瞬间想起之前的夜谈,想着若竹、楚楠的想法,这几个月没听她们提起,还以为她们放弃了,原来还没有,却也没说,只是道,“楚姐姐大概想要让公主加入我们诗会,之后肯定会给我们说。”
姑娘们都相处地不错,听了便继续干自己事,没说什么。
楚楠进去,确定楚榕忙完了,便让几人的丫鬟守着门外,说起她考虑了几个月的想法。
楚楠道,“我有事情和你们商量,先和你们通个气,再和姐妹们讨论。”
黛玉、若竹大概知道什么,楚榕一头雾水。
楚楠了解楚榕,她们堂姐妹一起长大,哪怕她不同意,也不会出卖她,便开门见山道,“妹妹这几个月也见了,女子生活很难,隔壁绣庄的秀娘,还有很多女子,都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我们有意改变这一切。”
楚榕听了正色起来,问道,“堂姐是想我也一起吗?我当然愿意,可我们终其一生,能做的大概就是把绣庄、慈幼院开遍大楚。”
黛玉坚定地道,“不,我们能做的很多!起码我们女学的学生出来,若以后出京,可以到各地办女学,女子学了知识,认清自己的处境,就会自己反抗,不再只会忍。”
楚榕听了沉思,她知道这不容易实现,但也是一条路。
楚楠接着道,“我曾经想过找个寒门进士,让他外任,架空他。直到上次进宫,听了你的疑问,为什么同是皇室子弟,兄长们可以去争江山;你想出宫学习都不行,姐姐们嫁人后进宫还要递牌子,为什么你不可以争?我们不能争?”
黛玉听了楚楠的话,陷入沉思。她从未想过从政治角度解决问题;或者,她想政治问题是大部分女性觉醒后想的。
若竹想,这和她之前的想法是一个思路,只是她想要借男子的手实现,为什么女子不能自己上呢?
若竹劝道,“公主可以想想。”
黛玉道,“楠姐姐可以详细说一下你的想法吗?至少我觉得这应该徐徐图之,起码我们这一代太早了。”
楚楠压低声音,确保只有她们四个能听到,道,“皇伯父正当年,起码还有二三十年时间,我们可以慢慢来,公主可以从慈幼院开始,慢慢攒政治资本;安安有意从军,可以建立女子军队;黛玉、陆沅他们有意开办女学,可以把女学开遍大楚,从文化上改变女子思想,让她们学会反抗压迫;阅阅想要经商,可以提供金钱支持;思思爱好手工,可以改造工具;琋琋年纪小,却是稀有人才,以后指不定能研究出更好的火器,如果和平演变不行,不排斥武力斗争……我们多管齐下,女性被压迫的时间太长了,我们该站起来了!”
楚榕没有立即回答,她答应后肯定要站在父亲、兄长的对立面;但父亲、兄长们没有对她不好。
楚榕道,“我要考虑下,过完年给你们答复。不过,你们放心,我不会告诉任何人。”
楚楠也不强求,只说要她好好考虑。
黛玉大概明白楚榕的犹豫,补了句,“如果你的父兄爱你、尊重你,是舍不得你被他人欺压的。由己及人,也会同情别人的女儿,自然不会站在你的对立面。”
黛玉自信父亲爱她,会支持她。
但她还不懂,父亲和父亲不一样,父爱和父爱也不一样。
楚榕听了没说话,只是记进了心里。
几人出去后,姑娘们纷纷冲过去,问说了什么。
黛玉道,“帮公主出个主意,我们年后再聊。”
姑娘们听了也不追问,只拉着她们陪孩子们玩。
中午刚用完餐,卫若兰三人就来接她们了,卫若兰他们果然访到了野梅,不过也没舍得多折,只折了几支送给孩子们。
姑娘们告别慈幼院的孩子们、绣娘们,又提前祝她们新年好,才在慈幼院、绣庄众人的目送中,带着嬷嬷们离开了。
楚榕回京后,去看了两个姐姐,就马不停蹄地回宫陪伴父皇、母后、太上皇、太后尽孝,在楚榕的逗趣下,宫里也是欢声笑语不断。
楚榕又积极帮皇后理事,皇后连连感慨女儿懂事了。
年前各家虽然都忙着准备过年,姑娘回家还是心肝肉啊的叫着、疼着。姑娘们也很珍惜一家团聚的日子,很少想别的事情,只陪着祖父母、父母彩衣娱亲。
贾母觉得孙女们受罪了,更是一**的补品、首饰送给熙凤和几个孙女,恨不得孙女一直在跟前呆着。
年前宝玉也放假了,整日歪缠着姑娘们玩。
宝钗进京是为了参选伴读,前几个月前公主出宫,不选伴读后萎靡了一阵,便恢复了过来。
这一阵整日和宝玉、湘云、探春她们玩,和宝玉日渐亲密起来。
黛玉整日陪着贾母、读书、和姐妹们玩,日子也十分充实。
后来,收到父亲回京过年的信,赶忙让雪雁回林家一趟,让管家收拾,布置林家,精神都好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