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腥风血雨愈演愈烈,#时屿言澈合作demo泄露#、#时屿自降身价#、#言澈资源咖# 等词条依旧牢牢占据热搜前列,点进去便是铺天盖地的争吵、质疑和不堪入目的互撕。
尽管时屿肯定的告诉言澈“歌很好”,但那些恶毒的揣测、针对时屿的侮辱性言论,像一根根冰冷的针,反复刺扎着他的心脏。比他自己被骂更让他难受千百倍。言澈将自己缩在房间的角落,下巴搁在膝盖上,手机屏幕暗着。强烈的自责和无力感几乎要将他淹没。他觉得自己像个灾星,不仅引来了“影子”那种可怕的私生,现在更是连累了时屿,玷污了他纯粹的音乐世界。
就在他被负面情绪吞噬,眼眶发酸发胀之时,握在手中的手机突然再次震动起来。
特别关注的提示音。
言澈猛地一颤,几乎是慌乱地解锁屏幕。
是时屿。
不是文字。是一个音频通话的请求。
言澈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手忙脚乱地戴上耳机,深吸了好几口气,才颤抖着按下了接听键。
“前……前辈?”他的声音因为紧张和之前的情绪波动而带着明显的沙哑和哽咽感。
电话那头安静了一瞬,随即传来时屿那把清冽如泉、此刻却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温度的声音:“……哭了?”
简单的两个字,没有任何责备或不满,却轻轻打破了言澈强撑的防线。
“没……没有……”言澈慌忙否认,却下意识地吸了吸鼻子,暴露了痕迹。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几秒,然后,时屿的声音再次响起,平稳得不可思议,仿佛窗外那场因他而起的滔天巨浪与他毫无关系:“网上的东西,不用看。”
言澈愣住了。他没想到时屿会如此直接地提起,更没想到他的语气会如此……平静。
“可是……他们……他们那样说您……”言澈的声音忍不住带上了委屈和愤懑,“都是因为我……”
“我说过的,歌很好。”时屿打断他,语气笃定,不容置疑,“秦老师认可。我们相互认可。足够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说出了一句让言澈更加震惊的话:“别人的声音,不重要。”
这句话,从一个出道多年几乎零绯闻但却饱受抑郁困扰的人口中说出,带着一种奇异的分量。那不是一种麻木,而是一种经过痛苦淬炼后、近乎通透的淡然和强大。
言澈握着手机,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胸腔里那股冰冷的自责和恐慌,似乎被时屿这平静而强大的话语悄然驱散了一些。
“音乐发出去了,就是给人听的。”时屿的声音继续传来,淡淡的,却清晰地传入言澈耳中,“早一点,晚一点,没什么区别。”
他似乎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安慰言澈,告诉他demo泄露本身并不是世界末日。
言澈用力点头,即使对方看不见:“嗯……我明白……可是……”他还是忍不住担心,“您的粉丝他们……”
“真正的听众,会听懂音乐。”时屿的语气依旧没有什么波澜,“其他的,不重要。”
接连几个“不重要”,像是一道坚固的屏障,将外界所有的喧嚣和恶意都隔绝在外。言澈忽然意识到,时屿那看似脆弱易碎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一颗比他想象中要强大和清醒得多的内核。
“对不起,前辈……”言澈还是忍不住低声道歉,“给您添了这么多麻烦……”
电话那头安静了片刻。
然后,时屿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带着一丝几不可查的、或许是无奈的语气:“不用总是道歉。”
他又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做一个决定,再开口时,声音里多了一丝不同以往的、极其细微的别扭和生涩:“也不用……一直叫前辈。”
言澈彻底怔住了,大脑一时无法处理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时屿的声音顿了顿,似乎斟酌了一下用词,“……已经是朋友了,不是吗?”
朋友……
这两个字像烟花一样在言澈脑海里炸开,瞬间驱散了所有阴霾。巨大的、难以置信的惊喜席卷了他,甚至让他暂时忘记了外面的风雨。
“所以,”时屿的声音继续传来,依旧是那副平淡的调子,却像是在下达一个重要的指令,“可以直接叫名字。”
直接叫……名字?
言澈的心脏狂跳起来,脸颊瞬间变得滚烫。叫……时屿?这对他来说,简直像是亵渎神明般大胆而亲密。
他张了张嘴,那个在心里默念过无数次的名字就在嘴边,却重逾千斤,怎么也发不出声音。试了好几次,才终于鼓起勇气,用极小极轻、带着明显颤抖和羞赧的声音,试探地叫了一声:
“……时…屿……?”
叫出口的瞬间,他立刻屏住了呼吸,像是等待审判一样紧张。
电话那头沉默着。
就在言澈以为自己冒犯了对方,后悔得想要立刻道歉时,时屿极轻地应了一声:“嗯。”
只是一个简单的音节,却像是某种正式的确认和许可,瞬间在言澈心里燃起了巨大的暖流和勇气。
然而,“时屿”这两个字对他而言,依然带着难以企及的距离感和神圣感。他犹豫了一下,脑中灵光一闪,换了一个更加顺口、也带着亲近意味的称呼,再次小声开口:
“……屿哥?”
这次,电话那端的时屿似乎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这个称呼,比连名带姓的叫法,似乎更多了几分依赖和亲昵。他沉默了两秒,再次应道:“……嗯。”
默认了。
言澈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所有的阴郁和不安都被这声“屿哥”和对方的默认驱散得无影无踪。他感觉自己和时屿之间的距离,在这一刻被无限拉近了。
“屿哥!”他又叫了一声,这次声音响亮了许多,带着显而易见的开心和依赖。
“嗯。”时屿的声音里,似乎也染上了一丝极淡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温和。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都没有再过多谈论那场泄露风波。时屿甚至罕见地主动问起言澈最近练习的情况,虽然问得简单,言澈却兴奋地事无巨细地分享起来。时屿大多只是听着,偶尔回应一两个“嗯”字,但那种无声的陪伴和倾听,却比任何语言都让言澈感到安心。
直到通话结束,言澈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消失过。他抱着手机,心里被一种巨大的、充盈的幸福感填满。外界的一切风雨,似乎都因为这一声“屿哥”和电话那端坚定的支持,而变得不再可怕。
与此同时,星瀚传媒的公关机器,在林薇的冷静掌控下,高效运转。
一份份措辞严谨、盖着公章的律师函被送达几个跳得最凶、散布谣言的营销号和黑粉手中,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平台方的合作下,过于恶毒的负面热搜排名被悄然压制,而#共生demo#、#时屿言澈声音契合度# 等偏向作品讨论的话题被适度推高。
星瀚和曜石的官方声明也相继发出,口径统一,强调“意外泄露”、“谴责非法行为”、“尊重音乐创作本身”、“合作源于对音乐纯粹性的共同追求”、“前辈对优秀后辈的赏识与提携”。通稿软文开始有节奏地投放,重点分析《共生》demo中体现出的高级音乐性和两人声音碰撞产生的独特化学反应,将公众注意力努力拉回“音乐”本身。
林薇甚至亲自联系了几位极具分量的乐评人和社会名流,提前给他们发送了《共生》更高音质的片段,巧妙地引导他们从专业角度发声,盛赞这次合作的“突破性”和“艺术价值”,无形中拔高了合作格调,狠狠打了那些质疑“自降身价”论的脸。
【听了《共生》片段,时屿的空灵与言澈的清澈交织,如同冰与火的共生,意外地和谐且充满张力。音乐无界,好的合作不应被身份束缚。】
——著名乐评人@耳帝
【惊讶于言澈在《共生》中的表现,声音的可塑性和情感投入度远超一般偶像。时屿的选择,或许正是看到了这种未被完全开发的潜力。期待完整版。】
——金牌制作人@张默
这些权威的发声,如同给混乱的战场注入了清流,开始有效地引导舆论风向。
加上苏晴这边指挥NOVA粉丝后援会,全力强调“尊重前辈”、“感谢提携”、“专注作品”、“拒绝撕逼”,将姿态放低,反而赢得了不少路人的好感。
几天下来,虽然依旧存在争议和少量的唯粉互撕,但大规模的、失控的骂战已经明显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去聆听那段泄露的demo,并被其中展现出的音乐魅力和情感力量所打动。质疑的声音仍在,但期待的呼声也逐渐高涨起来。
一场原本可能毁掉合作的泄露危机,在林薇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运作和时屿出乎意料的坚定态度下,竟然真的被一点点扭转,反而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充满话题度的合作预热。
而在这场风波的中央,两颗心的距离,非但没有被冲散,反而在彼此坚定的支持和一声“屿哥”中,靠得越来越近,清晰无比。
第三十五章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