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乘客船,往北去

此一去,怕会很久了。

祭拜回来,因着学田的捐赠,县尊大人很热情地帮办好了路引等物什,还送了些下程。

收拾停当,文辞与方景分头行事,带了侍书侍画和几个侍卫,在码头登船。

水乡长大,文辞坐惯了小船画舫,这么大的船还是第一次乘。这船叫千里船,船有两层,下层运货,上层拉客,稳当得很。

船身两侧有轮,船工在舱内踏动踏板,轮翼就可击水而行,遇到险流,可以划得飞快。

第二天清早,太阳还隐在地平面下,文辞就被船工的声音喊醒,原来是开船前要祭河神。常年行船的人都很注重这些仪式,文辞依照规矩,让侍画给船主准备了神福银子。

祭礼过后,客船就要出发了。

行商们忙忙碌碌清点货单;脚夫们紧锣密鼓搬运货物;才子佳人依依惜别泪洒江中;文人墨客则折柳相送吟诵别离。

文辞站在甲板上,清晨的凉风带着江水的潮气抚在她的脸上,像在和她告别。

船缓缓驶离码头,突然一声幽咽箫声划破长空,整个码头都是静寂一瞬。其声悠扬婉转,带着离愁别绪,正是众人耳熟能详的《阳关三叠》。

一位青衣男子临江而立,萧上十指翩然飞舞,是在为远行客送别。

而甲板上,一位清贵公子席地而坐,正抚琴相和。

琴声舒缓,萧声悠扬,是行人与友人在依依惜别。渐渐曲声激昂,更显哀怨,想到西出阳关无故人,涕下沾巾。倏尔琴箫交错呼应,如急雨坠珠,离别哀思催人心肝,船上的乘客都不禁泪如雨下。

船离岸越来越远,曲声也渐弱,友人渐渐看不到了,只剩下不舍与思念。

铮然一声,曲尽江清。

阳关三叠,肠空断。

众人屏气凝神,直到公子的随从收起琴,才爆发出激烈的喝彩和掌声。

有人赞叹。

“弹得太好了!‘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最后一句我刚刚都想跟着唱了!”

“你快别唱了,你一搅和什么意境都没了!”

“我那不是没唱嘛!”

也有人上去搭话。

“公子是宁城人吗?这般风流人物,我居然没见过。”

“公子气度不凡,曲雅人也潇洒,高某最佩服有才华的人,不如来我船舱喝杯水酒?”

那公子伸手撑着船舷站起来,文辞这才发现他腿脚似乎有碍。动作略显狼狈,锦衣上沾了尘土,他的脸上却没什么不自在的神色,显得从容有风度。

“晚生徐筠徐轩竹。我与挚友分别,在座也都是行人,一曲与诸位共赏。至于水酒,我腿脚不便,徐某就谢过诸位好意了。”

随从带来了一把装着轮子的特殊椅子,那公子拱拱手,坐上椅子,进船舱里去了,甲板上的人也四散而去。

文辞回望来处。

身后城池渐渐远了、小了、看不清了,入目不再是屋宇重重,而是夏山如碧,澄江如练。

去岁刚刚及笄,文辞前十五年的人生都困居安岭、宁城两地。作为女子,她出远门多是要和父亲转任、只身远嫁绑定。

君不见,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多是女子等候归人。

而今,她是行人。

她是女户,是一家之主,她有了另一种可能。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周朝万里疆域,以前她没机会去观临,但现在她已走出了父亲庇荫束缚之处。

文辞呼吸着江风,碧空如洗,风恬浪静,未来如辽阔水域般,徐徐展开在她眼前。

此行万里。

晚上下起了雨,夜雨濛濛,江面波涛汹涌,甲板上却有人吟诗,文辞透过窗向外看,正是之前弹琴的公子。

“万里西兴浦口潮,浪花真似海门高。谁将一夜山中雨,唤作沧江八月涛。”

文辞住得最靠近甲板,此时从窗户里探出头来,感慨道:“公子真是风雅人物!”下着雨也要仆从帮着撑伞吟诗。

“吟风弄月罢了。”他这么自嘲,文辞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也撑伞走了出去,侍画忙跟上给她披衣。

“公子此诗境界阔大,却无乡关之思。”

徐轩竹拱手,“某非越州人士,只是来游历一番,因此只见景美,不闻乡音。听姑娘口音正是宁城人?”

文辞笑应,“是,我正是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渐无书。

文辞思绪翻涌,既有期待,又有不舍,既是一身轻松,又是怅然若失。

徐轩竹感慨,“江山万里,远路虽险,可也奇崛,路途中不知多少趣事美景呢。”

文辞很是赞同,“是极!我有位挚友也常说‘江湖趣在言外’呢。”

这话是方景说的。

幼时文辞困居深宅大院,而方景已俨然是一“小江湖”了。问他江湖有趣在哪里,方景摇头晃脑来一句“江湖趣在言外”,把文辞勾得心痒极了。

徐轩竹眼睛一亮,似要说什么。船身忽然一晃,他看了眼黑沉沉的江面,剧烈咳嗽了起来,“夜深雨急,姑娘赶快进去避一避吧。”

文辞有些莫名,他身体看起来比自己还孱弱,更怕着凉吧?但她也没多说,行礼告辞就向内走。

刚走到船舱门口,文辞福至心灵地回头,甲板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无声无息地站了数条黑影。

侍画下意识挡住她,两个侍卫冲出来,警惕道:“小姐小心!”

黑衣人高举着武器,朝那公子及身后众人围了过去。刀光在夜色中显得冰寒刺骨,她汗毛乍起,心重重一跳。

那公子将琴一抚,激昂的声音随着内力扩散开,竟让人如陷泥沼,这是音修,虽是辅助,当在大规模作战时很有用。

值此混战之际,亏他还想起别人,扭头喊道:“姑娘快进去!”

“啪!”文辞搂过侍画,等侍卫进来,果断关门,又重重地把窗户拉下来,从里面锁好。

当然要赶紧躲好!

这些人出现得悄无声息,武功怕是也不低。让她对付一个还行,这么一群,怕是碾死她像碾死只蚂蚁一样顺手。

她带的侍卫,只有外祖家给她的两个能打些,但对方人多势众,实力悬殊啊。

那公子身后众人倒是训练有素,面对刺杀面不改色。

高手过招,她才不掺和这趟浑水。

文辞回到船舱,本来大家分房睡,现在非常时刻,都聚到她屋里来,反锁住门一脸警惕。

外面已是大雨倾盆,雷声大作。文辞凝神去听,外面兵器声都被掩盖在雨里,偶尔才能听到一声。

她握紧手中剑,将剑穗也靠在手里,心怦怦直跳。

刚刚那些人看到了她,要是杀了徐轩竹,会不会把她们一起料理了?

侍书侍画武功一般,文辞让武功高的两个侍卫护住了她们,心想待会儿见势不妙,让她们先走。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走廊突然传来脚步声,众人紧张站直,就听得门口响起敲门声。

侍卫刀已出鞘,文辞也是提起内力,屏住呼吸。

虽然杀手大概率不会敲门,可在此刻,任何异响都会牵动她们的神经。

“姑娘,外面的人已经走了,你且安心。”清爽舒朗,是那公子的声音。

走了?

刚刚那气势汹汹不死不休的的架势,怕不是“横着走了”吧。看来这徐轩竹身后的随从也都是刀尖舔血的。

这是个危险人物,少惹为妙。

文辞声音紧绷道:“公子没事就好,多谢公子提醒。夜已深,就不请公子进来喝杯茶水了。”

外面似是笑了一声,又很快收敛。“那徐某就不打搅姑娘安眠了,惊扰姑娘美梦,改日再赔礼道歉。”

外面脚步声渐远,屋内众人松了口气。

但此夜如此凶险,文辞是不敢再让他们出去了,众人在舱内打地铺凑合了一夜。

第二日放晴,甲板上陆续有人开始活动。文辞从窗户看过去,地面上一丝血迹都没有,不知道是被昨夜大雨冲刷了,还是被那公子的随从收拾了。

还有那些黑衣人,难道是喂鱼了?

刚出门就遇到这种事情,她也没有去甲板上吹风的雅兴了,在舱里老老实实待了一天。

至于那位公子,也没见到出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伤了。

她研墨铺纸,准备给舅舅们写信。

父亲去世后舅母们来奔丧,也曾问过她要不要到那边去,当时她要给父亲守孝,拒绝了。

此时文辞在信中言明自己已经跟着镖队上路,又写了些沿途风景。至于惊心动魄的昨晚,自然是没说,免得他们担心。

就这,舅舅们肯定也不放心,怕是会来人接她。她想了想,打算到时候沿途寄信,以便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

昨晚的事情也叫她更谨慎了些。江湖凶险,昨天那样的高手,来一个还行,一下子来十个,方景单枪匹马都得拔腿就跑。

当然,镖局的一个个也是武艺高强,十个镖师对上对方,胜算就很大了。

看来以后得跟紧镖队行动!

清河县在宁城下游,顺风两天就到了。

天近傍晚,清河县已到眼前。

“小姐,咱们到了!”日落时分,夕阳把江水都染成金黄色。侍书激动地先跳下甲板,又跑回来迎她们。

友人也早安排了人在码头接她,一行人到她府上已经很晚,吃了口清淡的就休息了。

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船,文辞躺在床上的时候,还感觉自己在随波摇荡。

晃晃悠悠的,她在梦船上,驶入了朦胧乡。

①墓祭部分参考何巧云《清代徽州祭祖研究》。

②“于丧则致其哀,于葬则致其慎,于祭则致其诚。”叶燮。

③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八至》唐·李冶

④“千里船”参考刘永加《我国古代航运智慧故事》

⑤想征帆万里,阳关三叠,肠空断、人谁忆。《水龙吟·次邛州赵守韵》宋·京镗

⑥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阳关三叠》曲辞。

⑦万里西兴浦口潮,浪花真似海门高。谁将一夜山中雨,唤作沧江八月涛。《冷泉亭放闸》宋·周紫芝

⑧渐行渐远渐无书。《玉楼春》欧阳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乘客船,赴婚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乌鸦嘴[红楼]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拐个游侠当保镖
连载中织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