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隔运河,窥江湖

混江湖要有代号嘛!

你看玉山公子,桂溪刀,都是代号。对于有实力的前辈,后辈们都是称呼名号以表示尊重的,和文人墨客中的字号一样。

其实文辞觉得以剑名做名号十分敷衍,因为古往今来执这把剑的不知凡几,就连她母亲也是用青霜剑的。不过她母亲名号小青鸾,倒不是因为剑,是她轻盈如青鸟。

不过暂时也想不到别的,就先这么叫吧,反正方景不也叫桂溪刀吗?

一些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一簪红、扁舟子、独行人,就是文辞这个外行都听说过他们的评书,没想到此行就遇到了。

每遇到,文辞先在心里猜测,再跟方景求证。结果评书里的形象,跟现实往往不太相符。

一簪红是个妙龄女子,评书里让人闻风丧胆,白簪子进红簪子出。现实中她却笑颜如花,让人心生好感。

扁舟子倒很符合文辞的想象,像个钓鱼老翁,周游天地之间,逍遥自在。

独行人则最令文辞惊讶。他其貌不扬,走在街市中可能自己都不会注意到。

他正横卧在一条小渔船上剥莲子,混迹在普通渔民之中一点儿都不打眼。结果被陆仁山直接挑破,叫出他的名号。

周围人听说是江湖大侠,纷纷摇撸朝他靠近。独行人把船桨抡得快起火星了,飞快划船逃出包围圈,显得十分狼狈。

“这么多年,他还是这么孤僻,不爱和人说话啊!”陆仁山放声大笑。

陆叔叔真是太促狭了!文辞心里好笑,有您这样的“损友”,难怪他不想说话。

不过,他笑音还没落下多久,独行人就悄无声息落在了他们船舷上,上来讨债来了。

老友相见,分外感慨。

走镖途中怕喝酒误事,喝茶是没关系的。两人喝了一壶又一壶,临走被独行侠要走一包好茶叶,这事才算作罢。

另一些虽暂时还没名传江湖,但名号都很唬人,像某某阎罗、某某仙子、某某圣手。

“陆叔叔,咱们这才走了几天啊,怎么就遇到这么多江湖人士了?”

文辞奇怪得很,从前她在家里,每次遇到江湖儿女父亲都很慷慨地宴请他们,但总共也没见着几个。

陆仁山摸了摸自己的胡茬。

“都说南船北马。南方游侠招式清灵,多会水战,内功出众,可以轻功水上漂。北方游侠姿态稳健,慷慨悲歌,银鞍白马,多啸聚山林。我们这条线,正在江湖道上啊。”

文辞不由对此行多了些期待和忐忑。

方景和文辞把前辈送走,趴在船弦上窃窃私语。

别人叫陆叔叔就是玉山公子,叫他们就是某某剑某某刀,很不威风,方景认为得起个霸气一点的称号。

可惜大多数人认可的称号,是别人敬服你,主动给你取的,因为不敢直呼本名。至于自己叫出去的,传不开也不做数。

“你也认识不少人,江湖上就没有关于你的说法?说起来就知道是你的那种。”文辞有些好奇。

“小时候大概是到处打秋风,别人看见我就说,义丰的小秋风又刮你们这儿来了哈哈哈。”方景想起这个,有些好笑。

之前仗义执言的年轻镖师蹭过来,贼兮兮道:“师兄,你不是有个诨名叫‘铁掌方’吗?”

这镖师看着十**岁,比方景大些。但江湖人以入门时间论师兄弟,方景从小被陆仁山救了,所以在师门里也辈分也大。

方景作势踹他。

“阮信!都说了别提这个,你是不是想下去游泳?”

文辞怎么能错过这种消息,朝阮信招招手,示意他悄悄说。

阮信有人撑腰,顿时得意忘形,全抖露出来了。

原来方景幼时跟着杂耍艺人走街串巷,表演铁砂掌,以为自己掌法出众,其实只是手上涂一层膏药防烫。

他小时候真以为是绝学,还拿这个去挑战武林前辈,叫人笑了好一阵子。

就算后来他学了正宗的八卦掌和朱砂掌,也没纠正得了这个叫法。

再后来他就改练刀了。

还是刀比较酷,无论叫快刀方,断刀方还是双刀方,都很酷。

他再也不想听别人叫他什么“铁掌方”,听着跟江湖骗人的“铁嘴方”兄弟似的,十分不潇洒。

文辞朝他眨眼,“铁掌方?”

方景偏头,假装没听到,只要他没应,叫的就不是他。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插科打诨,天色渐渐昏暗下来了。

有渔女的小船经过,还送了他们一捆莲蓬和一串鱼干。

好意是心领了,吃是不敢吃的。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里面下了药,一船人都没了抵抗之力。

晚饭秀姑拿小火炉炖了鱼,她是云山人,嗜辛辣,加了麻椒和辣子,烹制的鱼麻辣鲜香,闻着就让人口舌生津。

傍晚起了雾,薄雾笼罩的江面上,炊烟袅袅,烟火气十足。众人正要享受美食,突遭拦路。

一条大船本已驶过他们身边,下一秒却行了回来,嚣张地别停了他们的船。

两条船撞在了一起,显然是小船晃得更厉害。方景扶稳文辞,另一只手握住刀,神情有些严肃。

舱里睡觉的镖师都醒了,纷纷严阵以待。文家的侍卫也都警惕起来。

有镖师摇了摇镖旗,先喊“合吾”,接着冲船上说“春点”:“一碗饭大家吃,并肩子,请你下来搬会儿山儿,啃个牙淋呐!”

这叫“碰碰盘儿”,也叫“唇典”,是江湖上的一种黑话。要是对得上了,就能套套交情。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大家江湖人士都是朋友,兄弟,请你过来喝碗酒,喝杯茶!

可惜来人回答不知所云,似乎是“空子”,也就是外行人,听不懂行话。

镖局讲究个先礼后兵,对方听不懂,也就得用白话和他沟通。

“不知贵姓高名,家住何处,为何相拦?”

只见一个唇红齿白的少年从船上探出头来,朗声道:“我乃东海林千星,早听说义丰镖局大名,今日恰好遇到,定要请教一下。”

他身边有随从相护,却不要那些人跟着,自己跳下船来到镖船的甲板上。

遇到这种上门踢馆的,镖局也得好好招待。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走镖常走这条道,若非必要,镖局不想结怨。

众人严阵以待,认真思索林千星是何方神圣。

台已搭好,人已上门。

交手之后,自然知道这个玉面小郎君有几分斤两。

孰胜孰败,还未可知呢!

①关于“合吾”,也有叫哈吾,取了其中一种说法。

②关于镖局行话参考凌文杰《“江湖护镖”中武术公关作用研究》,连阔如《江湖从谈》,《江湖隐语词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隔运河,窥江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乌鸦嘴[红楼]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拐个游侠当保镖
连载中织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