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宋熙眉梢微抬,神色有些奇怪,但很快便点头,让校尉从卢家这宅子里剩下的奴仆里挑一个老实的,让他回去给卢家人送信。

他们的事情已经办完,让卢家人尽快派能主事的人过来料理掉剩下的残局,算是他们金吾卫今天办差顺利发的善心了。

出了宅子,陶融先是看到门口原本只站了三匹马的位置又多了几匹,余光之中,一个穿着深青官服的人上前跟宋熙招呼,几个不良人守着几个要压回县大牢的卢家奴仆,等着他们县尉跟中郞将问好之后,一起离开。

宋熙跟县尉简略的说了几句,嘱咐他派人跟人到卢家一趟。

县尉不懂这是何意,也没敢问,连声答应。

陶融看向不远处羊杂羹摊子,王六郞正伸着脖子眼巴巴的看着他的方向,便先朝着他走去。

见面后,他先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卢家宅子里发生的事,如今卢家的丧事停了,几个和尚跟里面的奴仆都被带走,周围的住户不用再担心吵闹,那边暂时也不敢再胡作非为。

王六郞作为当地土地神,仔细感应就能知道事情发生的情况,他差不多是隔空看了一场好戏,忍不住对陶融露出佩服的目光:“陶道长,你遇事淡然的模样真让我佩服,刚才那些金吾卫过来的时候,我都想跑了。”

“为何?”有摊主姑、妇在旁看着,陶融也不敢直问王六郞这位土地神为什么会怕金吾卫。

好在王六郞也意会了,轻咳了一声,含糊回道:“老百姓自然怕当官的。”

就是管辖一方的土地神,类比一下就是末流小吏,怎敢跟大唐备受皇帝信重的金吾卫相较?这一队金吾卫校尉单拎出官位最小的都是正六品的校尉。

王六郞生前只是普通人家的儿郎,如今即使是被授了神位,对俗世的官也有畏惧。

陶融有些歉意:“是我考虑不周。”

王六郞自知这是自己的原因,也不多在这事上纠结,陶融便又安慰了几句赵老娘跟张娘子,卢家那边的事了,他们羊杂羹的生意估计又能起来了。

姑、妇两人高兴得连连点头。

赵老娘小声道:“此事还要多谢道长,之前听闻有周围住的富户去找坊正,第二日就搬到城外庄子上去住了。”

光德坊里这样不堪其扰的人家,有好几户,离得近受影响关了生意的人家也有。

只有像赵老娘他们这样实在家里穷的,顶着每日没多少生意,也依旧要开摊子。

陶融一想,便懂了赵老娘话中的意思,卢家背后背靠卢氏,不知卢管家跟着的郎君是什么身份,但在坊正这里摆摆家中的威风,让他管住那些受他们这‘热闹’丧礼影响的人,真是绰绰有余。

“你们家的羊杂羹好,老实做生意,日后会越来越好的。”陶融道,他看这赵老娘跟张娘子面相普通,却都有安享晚年之相,想必虽然需要靠辛勤赚钱,却会越来越好的。

赵老娘跟张娘子听闻后,连声说多谢道长。

陶融余光见卢宅门前的人开始动了,他便赶紧走到骡子身后,抽出一张符贴到吴窈娘身上,然后拍拍骡子的屁股让它先走。

骡子背上驮着一个人也走得很稳当,他向王六郞告别:“金吾卫要送我回去,有他们护送能快些,我要先走了,下次有事如何找你?”

王六郞想了想,虽不舍,但依旧从胸前摸出陶融给他的那个小包,从小包里拿出一颗香塔,道:“下次要寻我,点燃即可。”

他贴身带着的东西,已经沾染了他的气息,下次若陶融有事需要他相帮,点燃香后呼唤他,他便能感应到。

陶融听他这样讲便知道用法,接后笑道:“等我制了新香,再留些给你。”

说完,他随意点点头,便去追他的骡子了。

师父送他的大黑骡极通人性,一路上陶融有时候顶不住困意睡过去,骡子都能按准确的方向前进,如今没用陶融说,它便哒哒朝着几匹马走。

剩下的几个金吾卫看着那骡子自己走过来,觉得稀奇。

长相清秀白净的白??更是啧啧:“这位道长神异,他的骡子也不简单,中郎将,你说他说之后会有刀剑之伤,那平安符真能有用?不如向他多买一些吧?”

“之后再说。”宋熙有自己的考量。

“也是,道长的家世可不一般。”白??轻叹。

陶融几步就跟上了骡子,他牵着骡子到了金吾卫们面前,说了句久等了,然后便说骡子驮着的是昏迷的人,等一会儿走的时候可能会慢些,耽搁他们的时间。

“不过我这骡子很有灵性,我师妹被驮着还算安全。”

宋熙主动说要送人,便不在意是否被‘耽搁’,他说了句无事,安排陶融跟他的骡子走的时候,走在马匹中间,其余人在左右后面帮忙看着,不用担心。

陶融不好意思的笑笑:“福生无量天尊,刚答应时没想到会耽误诸位。”

金吾卫们都笑,他们刚才都冲在最前面,见识了陶融跟那个邪僧斗法,知道他的厉害,不知日后会不会再有交集,但他们是不会主动交恶这样一位有真本事的道长的。

话不多说,他们各自上了马,宋熙的马是他原本骑过来的,马儿毛色油亮。鞍鞯也是极好的,白??主动将他骑来的那匹让给了陶融,自己跟其余两个兄弟骑了就近从武侯铺牵来的马。

陶融利落的翻身上马,对着骡子招招手,骡子便跟在他身边了。

一行人出了光德坊,一路上行人避让。

为避开皇城门前要下马牵行,他们选择了通义坊与兴化坊之间的坊间道路,经过宣阳坊转弯,直达崇仁坊。

他们一行身上穿着金吾卫的官服,一路上通畅极了。

直至进了崇仁坊,陶融才觉得有些紧张,当年离开长安时他才五岁,关于家中事早已模糊。

但当时家中人口已经有不少,想必家人并不寂寞。

陶融本就不擅长卜算,道士关于自己的事,更是易出错,所以他也从未想过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如今实在近乡情怯,他居然想算一算了。

“陶道长,到了。”宋熙的声音响起。

陶融下意识抬头,就见他们已到了一座高门大宅前,门前一片空地由青砖铺就,两只石兽一左一右的蹲守在两侧,正中两扇朱漆大门,门头上挂着“贤郡公”的牌匾。

白??带着两个金吾卫上前叫门,门夫从小门探出头,看是他们,立刻指挥人进去通报,一边说着些恭维金吾卫的话,一边忍不住伸长脑袋去看门外的年轻道士。

陶融也下了马,他笑着拱手:“多谢中郎将相送了。”

宋熙点点头:“我姓宋名熙,字怀舜,道长日后可不必客气。”

“我看中郎将略长我一些,便称一声怀舜兄,可行?”陶融笑问。

“陶道长随意。”宋熙颔首。

‘怀舜’这个字有点小巧思,是尧舜禹的的‘舜’

20251003 捉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归长安见闻录
连载中April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