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文粢是个行动派,确定了人选,第二天就跟皇帝透了口风。皇帝也没拖延,隔天就下了旨。

圣旨上的贵妃的封号位份倒是写得一清二楚,但是要封的人却写得有些含糊,只说是文相之女,文将军的妹妹,具体是哪一个,却是没有明说。

女子未曾出嫁之前,向来是父兄的从属,圣旨这样写倒也寻常。只文澜是个多疑的,总觉得这圣旨有些耐人寻味。说不得是不满意文家提出的人选,但是做皇帝的也不好对文家的女儿挑肥拣瘦,便想借着这含糊的圣旨,挑动着有心人跳将出来,他再来个顺水推舟,说不得还能博一个宽和大度的美名。

阴险老登。文澜在心里对皇帝做出了评价。

和圣旨一道来的,还有宫中的女官和嬷嬷。女官负责教导她宫中的礼仪和规矩,嬷嬷负责给她调养身体。简而言之,就是精神调教和□□调教并行,保证入宫以后皇帝的精神和□□都爽到。

文澜打小就没吃过这种苦,所以现在也没打算吃。女官讲,她就躺着听。要练习动作,就让晴空代劳,她还是躺着看。等晴空练明白了女官觉得没问题了她才照着做一遍。

嬷嬷要给她调理身体,她直接请了太医过来,当场把脉表明自己身康体健,不需要每天清淡饮食,吃苦汤药,泡奇怪的药澡,又或者练习什么奇怪的体术来调理身体。

女官和嬷嬷都是头一遭见这样的,想回宫里去告状吧,文澜也说不上是无理,想添油加醋吧,又有些不敢。

文粢这权臣可不是白当的,虽说管不到后宫里来,但是拿捏她们外面的家人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文澜以后进宫便是贵妃,现在得罪了她,她进宫以后想要处置她们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所以收了文家打点的两人也就憋憋屈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有文澜这样不想吃苦受累的,也有文汐这样主动追求进步的。文澜这才跟着女官嬷嬷“学习”了几天,郑氏就过来了。

田氏孀居的姑母病重,田氏收到消息便回乡侍疾了。这西院目前当家做主的就是文澜。说实话,郑氏过来的时候是松了一口气的。

她心里有些怵田氏。田氏是大家贵女,一身的规矩气派无端就叫人在她面前矮上三分。又有城府手段,文家上下都被她整治得服服帖帖。

郑氏年轻时仗着是文粢的青梅竹马,又为文粢生下了三儿两女,不是没有生出过和田氏斗法的心思。但是即便有文粢的偏袒,田氏依旧稳稳地坐着正室之位,把持着家里的管家之权。倒是她因着不敬主母落人口实,宴席时在众人面前失了规矩,管家时心腹被人拿了错处,接二连三丢过不少脸面。如今能管着自己院里的一亩三分地,还是田氏抬手。

文澜也不是个和气人,但是打小是个不学无术的,也没什么规矩,郑氏面对着她倒觉得自在些。

“三娘子,您今儿个气色真好,可见是宫里的人会调理人,这才几日不见姨娘就要刮目相看了。”

“当真?”文澜从袖中掏出一面巴掌大的带柄如意纹珐琅银镜,仔细照了起来,“姨娘可别拿话哄我?”

郑氏不得不补充细节,以表明自己之前不是随意拿好话敷衍,而是真诚地赞美。

待得郑氏对着文澜那张平平无奇的脸夸得口干舌燥,文澜才放下镜子,道:“我就爱听姨娘说这些大实话。”

郑氏胸中一滞,险些没把手上的帕子扯烂。

“姨娘今日过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我听说宫中的礼仪最是端庄周正,大家世族都重规矩,要是能被宫里的女官或是嬷嬷指点一番,这高门大户的人家都要高看一眼。我寻思着你二姐姐最近也无甚要紧事,能不能叫她也来你这儿跟着秦女官和费嬷嬷见识一二?”

“这个嘛,也不是不行。但是姨娘知道的,她们来咱们家,原本是为了教我一个,这随随便便就给人增加事务,人家搞不好就会有怨言,而且教两个人总归不如教一个人来得精心。”

郑氏看着文澜嘴巴一张一合,觉得文澜说话的时候倒是一点瞧不出懒劲,反而有股说不出的精明伶俐。

“姨娘懂得。”

郑氏和文澜打交道不算多,但是文浦是打小就喜欢和文澜来往的,她暗中骂了好多次,不见成效。文汀和文澜年纪差得少些,反而不爱一块玩,但是长大以后出府去了书院,回来反而和文澜亲近了起来。

托两个儿子福,郑氏对文澜的“规矩”还是有些了解的。她招手把站在门帘外的两个丫鬟叫了进来,其中一个小丫鬟把两个精美的首饰盒子放在了离文澜不远的茶桌上,把盖子打开来。

这两个盒子每个里面都放着一副金镯和一副玉镯。金镯做工精美,是最近京城时兴的样式,份量十足。玉镯一副是年纪大些的人喜爱的碧色,一副是活泼轻灵的紫色,水头都不错。

“这份见面礼是给秦女官和费嬷嬷的,劳她们多操心。”

郑氏又从袖中拿出一个荷包,想要递给文澜。晴空过来接,郑氏有些留恋,被晴空略用力气夺了过去。

郑氏一阵肉痛,想起文汐的前程,不得不故作大方笑道:“这里面是姨娘的一点心意,以后少不得也要叨扰三娘子了。”

“好说。”文澜打开荷包,看清楚里面银票的面值,态度和煦了许多。

“我这也学了一段时间了,宫规已然记住了,身体也没什么需要调养的地方了。我会和秦女官还有费嬷嬷商量,让她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主要教导二姐姐。”

郑氏原本一下花去这二千两还有些心疼,但是一听文澜这般说,差点没笑出声来。她才不信文澜真的学会了,少不得又是为了偷懒。如此正好,教宫里人也看看,谁才是适合入宫的人选。

“如此就劳烦三娘子了。”

两人谈定,文汐就开始跟着宫里来的人学起了规矩。她是个有上进心的,对秦女官和费嬷嬷十分尊敬,无论是学规矩还是调养身体,执行起来都一丝不苟。

有了文澜这样的刺头学生在前,两人看到文汐这样的那真是有种热泪盈眶的感动。加上郑氏时不时地打点,两人对文汐自然也是倾囊相授,成效自然十分显著。

一月期满,两人回宫复命,问话的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高行远。

文家两姐妹一块儿受教的事情早已经传回了宫内,或者说这本来就是被默许的。

两人真情实感地夸奖了文汐。不过对于文澜她们也没有说什么坏话。只是教宰辅的女儿,收的打点肯定不会少,就这样客气的好话也没有一句,也很能说明问题。

高行远趁着皇帝薛晟休憩的时候把情况汇报了一番。薛晟看着棋盘,漫不经心道:

“你去母后那儿,请她下一道懿旨,请文家两姐妹进宫来叙话。”

秦太后同田氏是手帕交,各自嫁人以后这情谊并没有变淡,从前也常常召见田氏。田氏觉得女儿家便要出门多长见识,通常会把三个女儿都带上。文溱出嫁以后进宫不便,就只带文汐和文澜。秦太后常有赏赐,但是单独召见的时候很少。

这会儿懿旨下过来,文汐暗自喜悦,觉得自己的一番筹谋没有白费。文澜则是暗中无语,说老登阴险,他就真的阴险给她看。这时候把她们两个都招到宫里去,那文汐还不得觉得自己有希望做贵妃啊。这野心就仿佛野火,最怕是有人吹风,星星点点倒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这要是火借风势成了燎原之势却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过郎有心妾有意的话,文澜也不介意成全了他们。反正这个小老婆她也不是多想做,有个人愿意替她,她是巴不得的。

文粢却是不许,叫了两人过来,敲打两人道:

“近日卢国公府和胡国公府都曾递了话过来,想为他们的世子求娶,待得你母亲回来,我们会商量你们的亲事。你们姐妹二人出门在外,需得规行矩步,不可堕了我文家的声名。”

胡国公和卢国公府都是开国公府,爵位是世袭罔替的。虽然实权现在欠缺了一些,但是富贵是不缺的。两家的世子和文汐年纪相当,这婚事一看就是为文汐相看的。

文汐低垂着眼道:“谨遵父亲教诲。”

胡国公和卢国公府的世子她在筵席上也见过,一个是大老粗,一个是病秧子,这是什么好亲事不成,还值得商议。

文澜也不痛不痒地附和道:“谨遵父亲教诲。”

文粢有些头痛:“阿汐先回去吧,阿澜留下。”

“爹,你留我还有什么指教呀?”文汐一走,文澜也不装了,自己找个椅子坐下,笑嘻嘻问道。

“这次进宫,你要盯着些,莫要让你姐姐行差踏错。”

“我这当妹妹的,说的话她也未必听啊。”

文粢瞪了文澜一眼:“那就想办法让她听。”

文澜看着文粢这不讲理的甲方样,气笑了。

又听文粢道:“一万两银子,宫里回来自己去账房支取。”

文澜爱钱的毛病,文粢也有所耳闻,近来更是深有体会。

“银子我现在也不缺,您把那个盒子里的东西送我就成。”文澜眼睛一转,指着文粢书房博古架上一个盒子道。

文粢循着文澜的目光看过去,那盒子并不起眼,甚至有些陈旧,他不知道文澜要那东西干嘛。

“盒子里只是个不值钱的印章,你要了也无用。”

“我就要那个。”听文粢这么说,文澜更是打定主意要把盒子连同里面的东西要到手。

那盒子上的锦缎虽旧,瞧着却像是贡品。看似随意地摆在书架之上,却是方便拿取把玩的位置。这么旧了,却连盒子也舍不得更换,十有**是文粢的爱物。

文澜很愿意让文粢肉痛一下,只有叫甲方为难,他们才不会轻易提出无理的要求来。

文粢迟疑了一会,但是怕文澜袖手旁观,到底同意了。

“爹,您放心,我一定不叫二姐姐行差踏错。”文澜把盒子抱在手中,目光也和善起来。

“不过爹,你何不成全了二姐姐,这也是两厢欢喜的事。”文澜向上眨了眨眼,“况且强扭的瓜不甜,这卢国公世子壮得像头牛,胡国公世子是个小白脸,二姐姐未必看得上眼。真要结成怨偶,这操心的还不是老爹您!”

“看不上眼就不嫁,家里也不是养不起。嫁给皇帝,这太上进了可是要命的。”

“”爹您不怕我进宫也上进起来啊?”

文粢睨了文澜一眼,冷笑一声道:“你?那我到时候上表感谢圣上栽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3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醒春集

至死靡他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贵妃难为
连载中井上瓷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