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 96 章

陈寡妇不知道她的身份,倒也没有多拘谨,闻言说道:“那些菜园子租出去了,之前婆婆生病问隔壁借了三十文,哪里拿不出那些钱还账,就把周围的地抵给人家种三年,想吃菜还得再等一年哩。”

许是没想到她这日子会过得这样苦,“你这也太不容易了,家里的其他人呢?”

“男人服徭役的时候累死了,现如今就剩下婆婆和我还有一个孩子,今日婆婆带着孩子去了舅舅家借粮,这时辰还没有回来,怕是在那里留饭了。”

余太后皱了皱眉,“服徭役出了意外,朝廷也没有给你们抚恤的银子?”

陈寡妇摇摇头,“这一年不知多少人死在服徭役的地方,可曾不见朝廷给什么钱,不问俺们要钱就不错,俺哪里还敢去衙门里讨说法。”

一旁的黄婶看看余太后,心里有了些想法,“说到底咱们这里的县老爷虽然说不上好,但也不坏,听说有些知县老爷,可真是问遇难的人户要钱呢?”

余太后一双秀眉紧紧皱着,“人死了他们要什么钱?”这咬牙切齿的语气显然是生气了。

“嗐,人是死在服徭役的地方,但是也得有人给抬回来啊,他们收的据说就是这个钱,这叫做压晦钱,也叫车马费,若是谁家敢因为这个闹事,直接就被抓去打板子,这几板子下去半条命也就没了,谁又敢呢。”

“放肆!这些人未免也太无法无天了,还真是打着天高皇帝远的主意,在这里为所欲为。”

说完,在陈寡妇和黄婶怔愣的功夫,她端起剩下的半碗粥,皱着脸喝了下去。

“嘭——”碗被用力放在了木桌上,发出一声不大不小的闷响。

“你放心,你夫君的事儿自会有人替他讨回公道,你且在家里安心等着,这事儿哀家管定了!”

陈寡妇一脸茫然的看着站起身,愤然离去的余太后,黄婶也赶紧起身,从篮子摸出三四个生鸡蛋放在桌子上,拎着篮子准备去追。

看着陈寡妇这副样子,她赶忙低声说道:“余夫人的夫家是个大官,你男人的事儿衙门里定会给个说法,你且等着吧,今日你这一碗粥可算是换了一个大福呢。”

说罢,不等陈寡妇反应过来,黄婶拎着篮子急匆匆的追着余太后而去。

因着太后传话回来说不回来吃午饭,甄子云和万楹便招待着冯太傅和赵二花入座吃饭,这边几个人刚开始吃,就听到院子里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众人疑惑的转头朝着门外看去,只见早上还是开开心心出门的余太后,这会儿一脸铁青之色,眉宇间还带着上位者独有的威压,愣是将一旁的赵二花吓得放下筷子,作势要跪下行礼。

幸而一旁的万楹搀住她,将人托住这才没跪下。

看着太后这番神色,一直以来老顽童是的冯太傅也严肃了起来,冲着余太后拱手一礼。

“夫人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堂屋中的人,除了君君还一脸茫然的坐在桌边吃着鸡腿,其余的人这会儿都站起身。

余皇后气呼呼的一路走进来,十分自然的坐在了君君的身边,目光陡然落在他手里握着的鸡腿上,又看看碗里的米饭,脸上生出几分懊恼来。

她目光在屋里人身上巡视一圈,最后落在了赵二花和黄婶身上,“你们来说,这样的一碗饭可是村里寻常人家顿顿都能吃得上的?”

虽然不懂她为何这样问,但赵二花不敢说谎以隐瞒,“回夫人,这样的新精米别说是顿顿,村里的百姓就算是一日一顿也是舍不得的,草民家中因公爹是村长,丈夫除了田地还有手艺在身,在村子里算是富裕人家,这样的新米也是十天才舍得吃一顿,平时虽不至于吃糠咽菜,但多是吃些便宜的陈米,若说穷苦一点的百姓,就算是陈米对他们而言都是奢侈。”

一旁的君君不明所以,听到自己母亲这样问,便也说道:“母后为何问这个?儿臣去京城之前家里也很少吃新米,多是吃山芋充饥,但是娘亲做的山芋很好吃,山芋的叶子也很好吃!”

说起来这些,小孩子眼里都是亮闪闪的,这些东西现在让他吃未必觉得好吃,只是因为当时饿狠了,万楹来到家中后变给他们做饭,比甄子云做出来的好吃,还能吃得饱,这才给君君种下一个印象,山芋好吃,山芋的叶子也好吃,村里的饭很香。

得知君君也吃过刚才她吃过的东西,一双眉头皱起,要说在场的人里最清楚太后为何如此的还得数黄婶,故而这会儿也唯有她心里丝毫不慌。

“启禀夫人,刚才在那陈寡妇家里吃到的,大多农家都是如此吃,别瞧那桌上的咸菜不怎么好吃,却是寻常百姓家里贵重的菜呢,日子过得去的人家,每顿会佐着吃用些,日子艰难的人家,哪里舍得顿顿吃,也是因今日您去了,她这才大方的拿出那么多咸菜招待。”

大晋自古以来盐都是紧俏的东西,这两年京城内乱,闹得乱哄哄的,现如今这盐价也是一天一个样儿,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腌制咸菜,这盐也就少不得。

所以咸菜对于农家来说就显得尤为贵重,黄婶今日这话到也不算是夸张,万楹回到村里得知如今四十文一两盐的时候,也是惊得一时有些不知该说什么。

万楹也借此将盐价的事儿说了一二,虽然她不太懂这些,但总觉得不对劲儿。

待她说完,甄子云先太后一步开口说道:“盐价的事儿我已经写了奏折,陛下也已经下旨命人严查,这盐价都是朝廷管控,他们私自太高盐价想来是仗着天高皇帝远,起了歹心。”

余太后也微微颔首,之前整日里说百姓不易,吃糠咽菜,但她并没有具体的看到体会过,对于百姓的苦难也只存在于她的想象和纸上谈兵。

一口拉得嗓子生疼的粗粮粥入腹,这还是老百姓拿出家里尚好的东西招待她,这若是平日里自家吃又如何?

此刻她嗓子和胃里的不适,让余太后切切实实见识了一次百姓的不易。

“来人,传哀家懿旨,自即日起,凡每户有三丁者出一人徭役,五人者出两人,徭役期间不可打骂百姓,一日三餐节能果腹,无故死伤者上报朝廷查明死因,若有草菅人命坑害百姓者杖杀!若徭役期间意外身亡,抚恤银两为士兵半级。”

说完她转头看向一旁的甄子云,“摄政王,你看如此可还妥当?”

甄子云拱手上前,“太后娘娘英明,既是徭役身亡者,家中田地耕种必会受其影响,不如再加一条可免其妻儿三年税收。”

想到陈寡妇家里歪斜的房子,余太后微微颔首,“便如此传旨下去,命人妥善安排,再让人查明往年徭役离世之人的情况,若其家人未得到抚恤银两者,一律补齐,有贪墨抚恤银子的官吏一律杖打三十发放兰河石场!”

这事儿一出,余太后俨然没有了游玩的心思,这趟打着微服出巡探查民情的名义出行,百官和护卫军队都在府城外一带扎营,为的也是不惊扰这城中百姓和官员。

本也是有私心在的,可现如今倒是真让他们看到了百姓的艰难,余太后想着每日雪片是的奏折,处处都是盛世山河的目光,突然觉得有些讽刺。

她疲惫的合上眼睛,手却紧紧握着儿子的小油手,原先她不喜欢每日上朝,听着那些大臣争吵她都头疼。

现如今她却生出几分斗志,她要在帮儿子守好这个江山,将来在君君亲政后交给他一个真正的盛世大晋,教导他成为一个爱民的贤明之君,受百姓爱戴拥护,受万世子孙敬仰。

余太后有些疲惫的合上眼睛,许久没有说话,突然慢悠悠的呢喃道:“这朝廷也该整治一下了,摄政王……想个法子帮陛下那些暗处的臭鱼烂虾都连根拔除吧,哀家见不得那些脏东西,先帝将陛下和江山托付于你,哀家也只信你们几位,哀家一介女流之辈到底手段不如你们,这次还得仰仗摄政王和各位大人了。”

眼瞧着在这一瞬间,太后好像老了几岁,整个人身上都带着一份暮气,万楹心头有些震荡,在刚才她也瞧瞧和黄婶交流过,晓得了太后因何如此,心头更是有一股难以言说的复杂之情。

有心疼,有感动,也有希望期许,更多的却是一股子冲劲儿,她也想为帮他们一把,也想着能为陛下和甄子云分但一点。

有些事儿一点生根发芽,就会遏制不住的生长发芽,白日的事儿一出,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愁,夜里余太后和君君歇下后。

寝房里也只有万楹和甄子云,万楹握着檀木梳子对着铜镜通发,透过镜子看向背后不远处的男人。

此刻屋里灯烛明亮,男人正在桌边翻看着今日尚未处理的奏折,原本平淡冷肃的脸上,这会儿眉宇紧皱一副不悦的神色。

显然这是朝中又有什么令他心烦的事儿,待他拿出空的奏折书写完后,人也有些疲惫的靠在椅子里。

万楹起身走过去,纤纤细指带着安抚人心的暖意,按在了他的额角,力度恰到好处的给他按压轻揉,他头疼的症状也逐渐减缓。

“夫君……我突然有些想念王府,不如这次咱们跟着陛下的銮驾,一起回京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第八年新婚

小船三年又三年

逐澳游戏

难渡

太子每天想上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归妹
连载中三山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