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陈玉湘第一次出门没有前呼后拥的带着一堆侍从,显然还是不太习惯,站在门前不与进去
刘晔见陈玉湘站在门口不动,问道‘世子可是感觉有何不妥?’
陈玉湘伸了伸懒腰,暗想‘既来之,则安之’朝刘晔摇了摇头,道‘没事走吧’谁知,刚进门就让门口的门卫给拦住了
门卫开口道‘你是何人’
陈玉湘没想到这京都里竟然还有人不认识自己,但还是规规矩矩的回道‘翊王府,陈玉湘’
门卫规规矩矩的朝着陈玉湘行了个礼‘参见世子’但却丝毫没有放人进去的意思
陈玉湘见门卫不放他进去,有点迷惑‘你是还有什么事吗’
旁边的刘晔看不下去了,将手里的令牌举到门卫面前,道‘世子现如今在大理寺当值,调令要等上午才到,这是令牌’
那门卫见了令牌,将拦着的手放下,恭恭敬敬的道‘属下参见司直大人’
陈玉湘有些尴尬,将扇子挡在脸前,扇了扇,高冷的‘嗯’了一声,便目不斜视的走了进去
刘晔在门卫拦着陈玉湘的时候,没有把令牌拿出来,就是想看看陈玉湘的反应,可这位世子也根本没把定北王派人来交代的事放在心上,真是苦了哪位老先生叽里呱啦的讲了半天,刘晔轻叹了一口气,跟了上去
陈玉湘到了大理寺正堂,孙郢盛早就在前堂等着了,他进去后规规矩矩的行了礼,顾念陈玉湘是皇家人,孙郢盛再受完陈玉湘的上下级礼后,回了陈玉湘一个皇家礼
孙郢盛也算是两朝元老,信奉孔孟之道,为人刚正不阿,对手底下人也严格,孙郢盛感觉陈玉湘身为皇家子弟,不论在外名声有多差,都应该有真才实学,这才对得起他这个身份,当即就排了个审查的案子给他,可苦了陈玉湘了
陈玉湘将书往桌上一扔,吹着额前的碎发,就是不动
刘晔拿完卷宗进来就看见陈玉湘摊在椅子上,将书放在桌上,开口道‘司直这是怎的了’
陈玉湘道‘不想看了,刚来就给我派那么费脑子的活,搞不了,搞不了’
刘晔将书摊开,摆在陈玉湘面前’司直还是早些审理完的好,不然一会没法和孙少卿交差了‘
陈玉湘无所谓道’管他呢,我是世子,他能拿我怎么样,大不了就卸了我的官,本世子回去逍遥自在’
刘晔道‘听说司直的差事是太后亲自给选的,司直若是被卸了官,太后脸上怕是挂不住,要生气的’
陈玉湘小声嘟囔道‘她巴不得我这样呢’
刘晔有些疑惑的‘嗯?’了一声
陈玉湘以为刘晔是没有听清,坐了起来,道‘罢了罢了,看就看吧’拿起书就开始满脸痛苦的看了起来
陈玉湘刚刚那句话以为刘晔没有听到,但刘晔常年在外跟着定北王打仗,听声辨位都不在话下,他刚刚不是没听清,而是疑惑,刘晔疑惑陈玉湘为什么要这么做,但陈玉湘不说,刘晔这就装作不知
陈玉湘余光看到刘晔将刚才拿过来但卷宗打开,一本本的看了起来,问道‘你这是什么’
刘晔答道‘当年江南赵氏的灭门案’
陈玉湘对虽然当时还在当着潇洒公子哥,但这个事情他还是略有耳闻,陈玉湘想了想,这个我知道‘四年前年赵氏一族的赵濯是户部尚书,他有个兄弟叫赵祐,在江南从商,在江南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可是前几年被查出来贩卖私盐,那可是灭九族的死罪阿,当年赵家全都上了断头台,满门抄斩阿,赵祐一家还没押到京都就被下旨斩立决,江南老宅直接就被抄了。。。。’
后面陈玉湘说的什么刘晔都已经听不到了,当刘晔听到满门抄斩的时候,刘晔满脑子都在回荡着这个词,怪不得自己当时回上清河的时候没有找到赵府,向人打听他们也绝口不提,怪不得,四年前,就是他回北境的那年,赵茗春才17,满门抄斩,他的安之是怎么逃出来的,看到自己的父母亲人一个个的倒在自己面前,他的安之当时的心该有多痛,不,不对,自己在上清河带过两年,当时就是赵安之将他带回了赵家,两年时间,足以让人的本性流露,赵祐绝非贪财之人,在江南一带也颇有盛名,刘晔不相信赵祐是那种会拿一家老小性命作赌注的人,这件事不对,绝对不对
‘所以啊,这件事到现在都没人敢提,怕惹祸上身’陈玉湘巴拉巴拉说了一堆,见刘晔没有回应,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想到刘晔反手就抓住了他的胳膊将他按在地上,刘晔回过神看清了人,赶忙松手,道‘是属下失手,忘世子莫怪’冷风一刮,不知不觉刘晔竟出了一身冷汗
陈玉湘古怪的看了他一眼,问道‘无碍,起来吧,不过你这是怎么了’
刘晔回道‘没事,就是这个案子和属下的一个故人有关’
陈玉湘不再追问,但还是提醒道‘当时这件事牵连了很多人,皇上震怒,全都压入地牢了,现在过去那么久了,还是没人敢提,我劝你还是小心为上’
刘晔点了点头‘多谢世子提醒,属下知道’
陈玉湘虽然不知道刘晔听没听进去,但自己已经提醒过了,至于刘晔怎么做,就是他自己的选择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