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贵妃神情略带哀情,看着雁岁枝道:“雁夫人在世时,与本宫交情颇深,今雁家二老故去,独留她一人,本宫岂能安心,近来二老时常托梦本宫,为慰二老在天之灵,故想为其择一位良配,雁家主不会怪罪本宫吧?”
“哪里,”雁岁枝从容不迫,坦然一笑,回道:“贵妃娘娘所言是为草民好,草民铭感五内,何敢怪罪,况在下念慕京都繁华,今后若能留在京是极好的。”
“哦真是念慕京都繁华吗?”依嫔神情淡然,一动不动,也不知她突问此话何意,只是随意丢出一句半信半疑的话后,就没再继续追问了。
反而一旁的皇贵妃却眸色深深地看着雁岁枝,也未问她选妻旁言,招呼着宫女赶紧奉茶,雁岁枝因着是外男身份,问过安后自不能久留,魏玉淳与她抬手行了个告别礼,就双双退了出去。
屋里贵妃围坐着,说起一些家常闲话,谈的极是开心愉悦。
二人退出内殿后,精神才微微放松,出了宫殿的外门。
见四下无人,魏玉淳神情有些急色,跺了跺脚,开口道:“适才姑母说想为你选妻?不好!皇贵妃回去后,一定会派兄长来打听你选妻的消息,早知今日姑母宫里会这么多人,就该让你告假才是,这可如何是好啊?”
惹得更多人注意才好,这正是她想要的结果。
雁岁枝面色淡然,丝毫没有受影响,表情露出几分轻松笑意,边走边道:“这有什么苦恼的?国公若是来问你了,你就说我归京的确是为选妻,至于选妻要求就说不知道,全凭我自己做主就行了。”
“皇宫远比行商凶险!”魏玉淳谈了两口气,道:“你可知道刚才首座上的人是谁?”
雁岁枝眸色微凝,似在回想,道:“皇后娘娘告病假多年,深居简出,这后宫里能执掌金册金宝,身份礼遇在魏贵妃之上,又仅次皇后的人,当然是协掌六宫的王氏皇贵妃了。”
“对,她不仅是皇贵妃,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你知道是什么吗?”
“当朝东宫太子的生母,王氏亲族算是大明朝堂势力,仅次于太后戚氏的最大显贵士族吧……”
“对啊,你也知道皇贵妃的势力,你想想看,你祖父与你父亲本是旧巡盐御史,加之你现在统管的雁氏商行,乃是大明位列矛头的大商会,此等厚顶实力无异于一把金钥匙……”
“魏贵妃刚才说完后,皇贵妃没继续追问,说明她根本没有此意啦……”
“我看不一定,她刚才虽然无他言,但即便如此,她毕竟还是太后在后宫最大劲敌,雁氏商会在雁夫人在世时,便已经遍布了内外邦国,说是富可敌国也不无夸张,如此厚载财力足够让人望尘惊叹了。皇贵妃是何等人,会放过一把送到眼跟前的金钥匙才怪。今皇贵妃听得你要选妻,只怕要把整个京城的贵女叫来,三两成对地给你挑!到那时候,你没中意的,也会强行赐婚!这可如何是好啊?”
“说的有道理啊,”雁岁枝低眸想了须臾,点了点头,道:“是有点麻烦,算啦,如果皇贵妃真派国公来打探,你就直言告诉国公,其实雁氏商会现在欠了一屁股的债,我之所以选妻呢,实是为了补商会窟窿的。说不定皇贵妃听后,避我都来不及呢。”
魏玉淳心知她这是在宽慰自己,叹气一声,对于今日之事有些抱歉,道:“雁公子,今日姑母召你入宫请安,还要为你选妻,实在对不起。”
“既是魏贵妃召见,何来你道歉之说?再说了,我也没有怪魏贵妃,是我雁氏商会那些人太过招摇,在外行商总喜欢宣扬些莫虚有之名,才让大家以为雁氏商会很有钱……”二人缓缓地行到了马车前,雁岁枝停下脚步,转过了眼眸,一脸不甚在意的表情,温言道:“你只是奉命传话,去不去见是我做的决定,不是你的错,魏姑娘不要放在心上。”
闻言,魏玉淳点了点头,面容娴静柔和,朝她微微一笑,随后上马车送人归府了。
然这一场请安,果然不出魏玉淳所料,就在她用过午膳,想着下午闲来无事练会儿弓箭时。
国公爷匆匆登门,逮着自己妹妹问雁岁枝选妻,问了好一通,得到消息后,立马就进宫传到了皇贵妃的耳中。
皇贵妃见着国公也没让行礼,神情激动地走上前,直接问道:“淳儿护送归京的那个雁家主,当真是御史之子,雁氏商会的主事人?”
国公心知皇贵妃派自己去打探雁岁枝想选妻之事,已起夺纳之心,即便听魏玉淳说雁岁枝归京是为躲债,但皇贵妃是什么样的人,这种由头哪能瞒得过她,便没半分犹豫,说道:“不错,那人是旧巡盐御史之子,乃是江南雁氏商会的掌事人,此番归京虽说是感念魏贵妃顾盼忧情,实则是想让魏贵妃为自己选妻,好分担打理雁氏商会生意……皇贵妃想必知道雁氏商会在邦国商贸地位的,此等财力要想夺纳,只怕不易……“
“遥望清莲白如霜,金玉天成自生香,天下万财归谁掌,风华绝代冠雁郎。”皇贵妃神情惊诧,确认此人身份后,怔了许半晌,才道:“难怪魏贵妃会让淳儿亲自护送归京……原来是想为其选妻……”
听得对方是雁氏商会的掌事人,饶是皇贵妃身出宫廷,当今六宫之主,但对此等厚载雄财,心中也是极为所动的。
在这位雁家主入京前,皇贵妃对她在青州治灾之举,早就有所耳闻。
当时北域时疫纷乱,大批疫民避疫从临江逃亡至青州,因疫民数量庞大,青州城收容管辖不及,诸多疫民被拦截在城外。
雁岁枝斥巨资,亲自下山率家仆收容流民,几人未费半点余力、只言片语,于山城外施诊两日,归山后疫民移退到山脚下,入怀苍山商会籍册者,领春耕粮种开荒山为田,流亡而来的疫民得以度过寒冬,雁岁枝便是始扬于此。
“自巡盐御史故去,雁氏母子便离开了京都,传闻此母子曾在青州,立下不入京都行商之规,此人怎会突然归京选妻?”皇贵妃转过身,看着他问道。
国公缓缓地解释道:“此事复杂,微臣还是去问过姑母才晓得,据闻雁氏商会在雁岁枝接手后,便开始不断扩张至海外邦国,因着生意越做越大,她一人有心无力统管不及,姑母知晓后便传了音信,想为其择个良妻分担,这才借将她接入了京来。”
“原来如此,既然归京选妻,岂不是天助本宫,想尽一切办法,无论如何都要快太后一步,把她这把金钥匙给攥在我们手里。”皇贵妃语气冷肃,简言交代。
国公微微颔首,立即明白此意,默声退了出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