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广告商的询价电话几乎打爆了节目组招商部的线路,许多品牌方更是指名道姓,要求与“姜柠相关环节”进行深度捆绑合作,价码开得一个比一个豪爽。

监控室内,总制片人赵思源看着手中这份漂亮得不能再漂亮、远超预期的数据报告,心情却复杂得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混杂在一起,最终沉淀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憋闷。

数据,流量,热度,这些确实是他一直以来追求和赖以生存的根本。

但如今,这漂亮数据的核心驱动力,这个节目的“流量密码”和“救命稻草”,却是一个他几乎已经彻底得罪、并且完全无法预测、无法掌控的年轻女人。

这种失控感,让他如鲠在喉。

“赵制片,这是根据目前情况,紧急调整后的下一期剪辑大纲和后续环节策划,您过目。”

助理将一份新鲜出炉的文件小心翼翼地递到他面前。

赵思源深吸一口气,接过文件,粗略翻看。

文件中,姜柠的镜头时长和正面特写被大幅、甚至是不合理地增加,之前那些可能引起争议、带有引导性的片段被干净利落地彻底剔除,

剧本大纲也进行了调整,弱化了其他选手的戏剧冲突,突出了姜柠的“实力派”形象。

更有甚者,策划团队还紧急提出了一个名为“姜柠的传统技艺小课堂”的衍生节目方案,希望能借助这股东风。

整个剪辑和策划思路的核心,简单而**—— “捧”,毫不掩饰地、倾尽资源地、甚至带着点讨好意味地捧。

赵思源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将文件随手扔回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一股邪火在他胸中窜动,却找不到出口发泄。他比谁都清楚,在当前的舆论态势和资本趋向下,这是唯一明智、甚至可以说是被迫的选择。

观众爱看,资本追逐,他只能顺势而为,哪怕这“势”让他无比膈应。

“就……按这个办吧。”

他挥了挥手,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一丝不甘,

“另外……通知下去,以后姜柠在节目组的一切合理需求,只要不过分,制作层面尽量满足,不要与她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是,赵制片。”助理应声,迅速退了出去。

办公室内只剩下赵思源一人,他重重地靠在舒适的椅背上,用力揉着发胀的眉心。

姜柠那双平静无波、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让他心头一阵莫名的烦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这个女人,就像一颗完全不符合空气动力学、无法预测轨迹的子弹,偏偏还拥有着瞬间摧毁现有格局的恐怖威力。

她不在乎规则,不按常理出牌,只遵循自己内心的那把尺。

他意识到,必须重新、彻底地评估姜柠的价值,不仅仅是她当下带来的流量,更是她未来潜在的、更大的影响力。

同时,他也必须未雨绸缪,思考如何在她身上,为节目组、也为他自己,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并且,要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埋下一些能在关键时刻制约她的“暗桩”或平衡力量。

“捧杀”的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浮现,但这一次,他告诉自己,需要更精巧的设计,更耐心的布局,绝不能重蹈覆辙。

与网络世界和节目组内部的喧嚣、算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姜柠那个位于城市一隅、朝向南方、采光极佳的小公寓。

这里仿佛自带一个透明的结界,将外界的惊涛骇浪隔绝开来。

“柠宝!我的宝!你火了!你真的火了!你看你看!快看啊!”

林妙妙几乎是以撞门的姿势冲进来的,连鞋都来不及换,手里高高举着平板电脑,

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如同中了头彩般的兴奋红光,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她将平板几乎是塞到了正坐在窗边看书的姜柠手里,屏幕上正是姜柠那暴涨到五百多万(并且仍在快速刷新)粉丝的微博主页,以及下面那些堪称“群魔乱舞”、热情洋溢到极点的粉丝评论。

姜柠的目光从手中那本泛黄的《山家清供》上移开,接过平板,只是淡淡地、快速地扫了一眼那惊人的数字和那些狂热的留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看到的只是天气预报里一个寻常的温度数字。

随即便将平板递了回去,语气平淡得令人发指:

“看到了。”

“就这?!”

林妙妙夸张地瞪大眼睛,几乎要跳起来,

“你就这反应?!五百多万!活生生的五百多万粉丝!

不是买的僵尸号!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你现在随便发一条广告,报价起码七位数起!还是别人求着你的那种!

无数顶级品牌方排着队想找你合作!

你马上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知道吗?

我的神仙姐姐!”

姜柠放下书,起身走到小小的阳台,拿起喷壶,细心地给一盆长势喜人的罗勒浇水,侧脸在清晨柔和的光线中显得格外宁静柔和,与林妙妙口中描述的“人生巅峰”仿佛处于两个平行世界。

“妙妙,”

她的声音透过阳光传来,清晰而平静,

“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靠这个堆砌起来的人生巅峰,是沙做的城堡,潮水一来,就散了。”

“可是……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啊!”林妙妙跟到阳台,语气急切。

“我做菜,”

姜柠打断她,转过身,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好友,

“不是为了这些。是因为我喜欢,是因为我觉得,那里面,有‘道’。”

林妙妙看着好友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华与浮名的眼睛,满腔的激动、规划和对于未来商业蓝图的设想,瞬间被堵了回去,消散于无形。

她了解姜柠,知道她这话绝非矫情,而是发自肺腑。

她叹了口气,像是被戳破的气球,垮下肩膀,无奈道:

“好吧好吧,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呀,简直就是这个浮躁时代、这个名利场里的一朵……嗯,绝世独立的奇葩。”

姜柠闻言,只是微微弯了弯唇角,那笑意很淡,却瞬间柔和了她清冷的面部线条,如同冰河解冻。

她走回客厅,目光自然而然地再次落在那本摊开的《山家清供》上。那本纸张泛黄、散发着墨香与时光气息的古籍,似乎比平板电脑上那数百万不断跳动的粉丝数字,更能吸引她的全部注意力。

“不过说真的,柠宝,”

林妙妙也冷静下来,凑到她身边,语气变得认真而务实,

“你现在拥有这么高的热度和关注度,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我们可以好好规划一下,怎么借助这个影响力,把你真正想推广的、那种尊重食材本源、蕴含文化底蕴的饮食理念和技艺做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了解。

总不能一直靠你一个人埋头研究,孤芳自赏吧?

好东西,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姜柠擦拭着手中那柄薄如柳叶的刻刀的动作,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林妙米的话,精准地戳中了她内心深处一直在思考、却尚未找到明确路径的问题。

独善其身,固守一方天地固然清净自在,但若想让“食之道”真正被更广阔的世界知晓、理解、甚至传承下去,或许,真的需要学会借助这个时代特有的力量和渠道。

“嗯,”她轻声回应,目光依然停留在锋利的刀锋上,

“我会认真考虑的。”

正在这时,她的手机在一旁的桌上屏幕亮起,发出一下轻微的震动。

是一条来自节目组官方号码的短信,措辞前所未有的客气和周到,详细通知她下一期录制的主题、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

并在最后特意用加粗字体询问她是否有任何特殊需求或个人偏好,节目组将尽力协调配合。

姜柠拿起手机,看了一眼那条透着小心翼翼和讨好意味的短信,指尖在屏幕上停留片刻,却没有回复,只是随手将手机重新放回了原处,屏幕暗了下去。

她心里明镜似的。

节目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转变,并非源于对她个人的认可或尊重,而是纯粹源于她此刻所展现出的、无法被忽视的巨大流量价值和舆论影响力。

这种建立在冰冷利益计算基础上的“尊重”和“优待”,脆弱而善变,如同镜花水月。

她不会因此而沾沾自喜,迷失方向,也不会因此而放松警惕,天真地以为前路就此一帆风顺。

外面的世界正因为她而沸腾不息,热搜榜易主更迭,“神仙姐姐”的名号响彻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但在这方属于她的、朝南的静谧小天地里,她依然是那个姜柠。

那个会为古籍中一道失传菜谱的记载而心生喜悦,会为窗台香草萌发新芽而驻足欣赏,会在那方小小的厨房里,与自己、与食材、与流淌千年的饮食文化默默对话的姜柠。

她拿起那把薄如柳叶、寒光流转的刻刀,在指尖灵活而稳定地轻轻转动,反射出的光芒在她清亮的眸中跳跃。

名声如潮水,汹涌而来,终有退去之时。

唯有手中千锤百炼的技艺,和心中那份对“食之道”的坚守与追寻,永恒不变,熠熠生辉。

热搜易主,是外界喧嚣赋予她的一场加冕礼。

而对她而言,这仅仅是意味着,她意外地、也是必然地,拥有了一个更广阔、音量更大的、可以用来传“道”的讲台。

风波并未平息,只是换了一种更复杂、更考验心性的形式,悄然环绕在她身边。

而她,已然整饬好内心,准备好,迎着这由自己亲手掀起的风浪,乘风前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国宴主厨的降维打击
连载中绿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