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多好的人证啊。

王娡垂眸,伸手护住了幼妹的后颈。

*

“长陵邑倒是比我想象得要更繁华些,看来高帝当年让那些关东豪强西迁确实是开发关内的好法子……”

他阔步走在长陵小市的街道上,随意打量着周遭,口头上是这样仿若思索什么的低声自语,但神情却着实称不上有多少兴致,甚至显得有些恹恹。

每个与他无意间对视上的人,在愣了一秒之后,都很快低下头去,有意无意地避让开他所前进的方向。街上分明热闹得厉害,却偏偏在他周围形成了一小圈空白。

青年并不疑惑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不嫌弃这样的特殊会不会影响他观察的效果,只满不在乎地继续往前走。

此番他确实没有盛装出行,但也心知肚明算不上有多低调。他爹是出了名的简朴,于是连带着他的服饰也跟着朴素。可到底身份不凡,就算是最平常的服饰,长陵这些早就被各路贵人磨练出一双利眼的居民,只要看看他这身气度,看看他身后那几个打扮得再朴素也明显是做保护态势的练家子,就能明白他绝不好招惹。

青年也不觉得自己伪装水平需要提高——穿着再普通的衣裳,腰侧系着一把剑,身后跟着几个看起来就很能打的人,他难道还真能完全混入百姓其中?——在心底甚至还有些乐意看见这份畅通无阻,不会让他在这种夏季的大热天还和人群有什么过于密切的接触。

不仅仅是出于自身安全问题的考虑——主要他也是真的嫌热。热得他明明难得休沐,竟然还一点提不起劲头来。

嗯……他爹性子相当简朴,故而觉得用绨这种布料做成的衣裳是性价比最高的:厚实所以耐用,平滑所以好穿,有光泽所以哪怕不是很贵、看起来也不寒碜,毫无疑问是天选常服布料。

再加上他爹还是有点重视仪态的小脾气在的——所以他那么多衣裳里,竟然没有哪怕一件襌衣。

重复一遍,绨是因为厚实,所以才耐用。而襌衣的布料基本上要么是布帛,要么是丝绸。

尽管他知道对大部分人来说,这种没有内衬的服饰是有些奇异到可以被骂伤风败俗的。别说他爹,他娘他大母他老师他属官——哪怕他姊他弟都肯定会异口同声反对他那么穿。

但青年之所以如此眼馋它,其原因只是非常朴素的布料问题——它绝、对,好歹比他身上这件来得凉快。

是。

青年之所以一边走在街上左顾右盼,一边偏偏神情怏怏兴致不高,只是因为:

衣服太厚。

天太热。

好闷。

烦。

也正是因此,当一个眉眼间戏谑之色颇多,显得很有几分吊儿郎当、不甚正经气质的人拦住他,问他要不要问卜的时候。青年看了他一眼,看在他长得还算不错的份上,沉吟了一会,还是有些随性又有些包容地点了头:

“就问……何人能解我心忧吧。”

*

青年抬眼瞥了一眼炎日,很快又神情不悦地侧过头去。可一片很亮的日光就那样在他眸光明厉的眼里停留分寸,照得他本就英俊端丽的脸庞更加光彩动人,连后来眼睫垂落投下的阴影,都能增添出几分立体的观感。即便明显心情不佳,都着实让人不得不感叹实在生得一副好颜色。

王娡于是饶有兴味地驻足,伸手半遮住眼前那过于灼烈的阳光,好更加端详那个陌生的青年。

他生得本就形貌昳丽,也许是因为夏天,还偏偏穿了一身红衣。怎奈何气度比容貌更盛,竟一点也没有纨绔子弟的风流气,反倒是颇具攻击性的锋利,紧蹙的眉间还带点几近盛气凌人的威慑力。

但王娡放眼望去,满目是乌黑的发、白皙的脸,大气端正的暗红衣裳上以不甚显眼的暗纹绣着祥云。收紧的袖口处因为动作露出一截线条流畅有力的臂腕,正摁在腰侧所佩长剑柄上。另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却无意把玩着系着玉环的绶带,让布条裹挟住修长的手指。

很有垂落感的布料在腰间被主人家束得整齐,于是勾勒出一副宽肩窄腰、很难让人一时半会移开目光的身段。尽管干货是一点没漏,竟然让想起了前世记忆的王娡脑海里,一时之间只能苍白而无力地蹦出一个短句:

好一位漂亮男菩萨啊……

罪过,罪过,多少是有些色令智昏。

王娡从容欣赏了一会美色养养眼睛,就看着对面似乎对目光颇为敏锐似的抬首,竟视线直直穿过人群望来,准确地对上了她的眼睛。眉头还是紧缩,不甚开心的模样。

——算了,脾气好差。还是不要用菩萨来形容了吧。

于是王娡对着对面落落大方笑了一下,转身便拉着妹妹走向前方驻足等待的臧儿,准备进金家离婚去。没看见后面青年在看清她脸庞的刹那的愣神,以及与她对视莞尔后全身僵直的动作。

“阿姊刚刚在看什么?”皃姁牵着她的手,有些好奇。

而王娡轻轻哼了哼小调: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啊——”

我遇到一位美人啊,那眉目飞扬、秀丽美好。那漂亮的眼睛秋波一转,必然会是顾盼生辉、妩媚动人——好吧,那双漂亮的眼睛满是不高兴着呢。

她却莫名心情很好。好到……嗯,就像强行吸猫被猫挠了,虽然有点痛,但因为吸到了猫,且这只笨蛋暴躁猫咪说到底是自家的,反而感觉犯贱愉快的那种感受。

这么一想,连要去和前夫哥掰扯,都没有那么让人恼火了。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卜者的大呼小叫终于将他从恍神中惊醒,听到爻辞的瞬间,多年的教育经历让他下意识在脑海中调动出此卦的解读。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此爻乃最吉之卦,标志着万事万物已经发展到了最完美和谐的状态,是故人称之为君位。

所以后来人们用“九五至尊”来指代皇帝。

飞龙在天,已经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了。而对于君主来说,还能有什么利见大人呢?他自己就是即将脱颖而出超凡世俗的大人啊!

——尤其对于刘启这种身份的人来说,这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卦象了。

但他一点也没听卜者磕磕绊绊的解读,径直打断了对方的发言,指向了方才王娡离开的方向。冷峻下来的眉眼锋利逼人,几有一种不容置喙的力度,让卜者霎时默然无言。

“那边,住着的是哪户人家?”

刘启的眼睛里映着一片燃烧的日光。

其他人看太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王娡看刘启:嗨,美人。

刘启看王娡:……嗯,美人。

然后他就要知道美人已经嫁为人妇了(但不知道美人这次是去离婚的)

以及没想到吧,有美一人说的是刘启(目移)

——

1.文帝常衣绨衣:史书包括当事人贾谊的劝谏都有提到这一点。“上常衣绨衣,[如淳曰:“贾谊云‘身衣皂绨’。”]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绨一般被认为是粗绸,是一种厚实平滑而有光泽的布料,真的是厚实款。《西京杂记》说汉代“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意思是天子床上会放置玉制的凭几供人依靠,冬天的时候玉可能会冷,于是在上面盖绨以保暖。嗯,人家冬天的时候用来保暖的布料,刘恒却喜欢日常穿……虽然我感觉倒不至于真的像冬衣那么热,但是对血气方刚大小伙子来说应该是挺绝望的(当然也有可能夏季不用这个布料做衣服,谁知道呢,这里反正是剧情设定/笑)

2.襌衣。就是素纱襌衣那个襌衣,一般是没有内衬,上下一体的衣服,布料常选用布帛或者丝绸,所以一般会比较薄且透气。到西汉中后期的时候是比较正式的一种衣服,甚至被认为可以是官服的一种。但是在文景时期应该不是很正经(?)因为江充曾经穿着这种衣服面见武帝,史书的记载是“充衣纱縠禅衣,曲裾后垂交输,冠褝纚步摇冠,飞翮之缨。充为人魁岸,容貌甚壮。帝望见而异之,谓左右曰:‘燕赵固多奇士。’”虽然按理来说是指江充长得不一般,所以刘彻“见而异之”,但是我细品总觉得有暗戳戳说此人打扮对当时人来说算奇装异服的调调……尤其是他曲裾那么搞其实像女装,还说他一走路冠上装饰性的长带就会动起来,还用鸟羽做缨,怎么看都像是在内涵此人打扮骚包……这么一看,前面的禅衣应该也算奇装异服一部分……?(严肃)就算不是,让我们权当在风气更加朴素一点的文帝朝算吧!

3.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云“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虽然指长得光艳美丽,但并不是单纯只能指女性长得好看。用现代性一点的话,这叫浓颜系帅哥(?)(不混内娱,术语用错怪我)

4.为什么给刘启穿红衣服:因为西汉皇帝和百官官服就是会按四时节气换颜色的,夏天就是红色衣服(严肃)除了黑色还是要给人换几套衣服穿穿的。并不避讳有刻意让刘启在王娡面前卖弄一下美色,让我产两人都见色起意的意图,但我表示我是有理由的(严肃)

5.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诗经》,译文有参考“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这是一篇歌颂古代热烈爱情的……(笑)讲的是“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而飞”,两人初次邂逅便开始幽会的奔放爱情。而王娡这么说的时候自己代入的是邂逅美人的那方。

也就是说,其实是调戏(笑)

6.九五一句以及后面的解读——《周易》,虽然《周易》的成书年代尚有争论,但是刘彻在位期间为之设立了博士,故而我们姑且认为这个时候最起码有这本书了。刘启的老师是晁错,晁错是儒法兼修,所以这里设定刘启读过《周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难渡

小船三年又三年

至死靡他

穿书假千金作威作福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汉景故事
连载中浮笙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