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二年(前133 年)冬季十月,皇帝驾临雍地,祭祀五帝祭坛(五畤)。
春天,皇帝下诏询问公卿大臣说:“我把女儿梳妆打扮后许配给单于,送给单于的金币、锦绣等财物非常丰厚,单于却更加傲慢无礼,侵扰掠夺没有止境。边境地区的百姓遭受侵害,我非常怜悯他们。如今我想要出兵攻打匈奴,你们觉得怎么样?”大行王恢建议说应该攻打。
夏季六月,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卫尉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担任轻车将军,大行王恢担任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担任材官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屯驻在马邑的山谷中,引诱单于前来,准备袭击他。单于进入边塞后,察觉到了这一情况,便逃了出去。六月,军队撤回。将军王恢因为首先提出计谋却没有进军,被下狱处死。
秋季九月,下令让百姓聚饮五日(大酺,朝廷特许的大聚饮)。
元光三年(前132 年)春天,黄河改道,从顿丘向东南方向流入渤海。
夏季五月,封高祖刘邦时五位功臣的后代为列侯。
黄河在濮阳决口,淹没了十六个郡。朝廷征发十万士卒去堵塞决口的黄河。修建龙渊宫。
元光四年(前131 年)冬天,魏其侯窦婴获罪,被处斩于闹市示众。
春天三月乙卯日,丞相田蚡去世。
夏季四月,降霜,把草都冻死了。五月,发生地震。大赦天下。
元光五年(前130 年)春天正月,河间王刘德去世。
夏天,征发巴、蜀两地的百姓修筑通往南夷的道路。又征发一万士卒去修筑雁门郡险要的地方。
秋季七月,大风把树木都拔起来了。
乙巳日,皇后陈氏被废。逮捕那些用巫术诅咒的人,把他们都斩首示众。
八月,发生螟灾。
征召官吏和百姓中明白当世政务、熟悉先圣学术的人,由沿途各县依次供应饮食,让他们和上计的官吏一同来到京城。
元光六年(前129 年)冬天,开始对商人的车辆征收赋税(算商车)。
春天,开凿漕渠,使它和渭水相通。
匈奴侵入上谷郡,杀害和掳掠当地的官吏和百姓。朝廷派遣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出兵,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卫青到达龙城,斩杀和俘虏匈奴七百多人。李广、公孙敖损兵折将而回。皇帝下诏说:“夷狄不讲道义,由来已久了。近来匈奴多次侵犯边境,所以派遣将领统兵安抚。古时候整治军队、整顿军纪,因为正赶上敌人刚刚入侵,将领和官吏们才刚刚会合,上下还没有协调一致。代郡将军公孙敖、雁门将军李广任用了不称职的人,校尉又违背道义胡乱行事,抛弃军队逃跑,小官吏也触犯禁令。用兵的法则是:不勤于训练、不加以教导,是将领的过错;教令明确宣示了,却不能尽力作战,是士卒的罪过。将军已经被交付廷尉审理,让他们依法处置,而又对士卒施加刑罚,这两者同时施行,不符合仁爱圣明的心意。我怜悯众多的士卒遭受陷害,想要让他们洗刷耻辱、改变行为,重新奉行正义,却没有途径。现在赦免雁门、代郡那些不遵守法令的军士。”
夏天,发生大旱灾,又有蝗灾。
六月,皇帝驾临雍地。
秋天,匈奴侵犯边境。朝廷派遣将军韩安国屯驻在渔阳。
元朔元年(前128 年)冬季十一月,皇帝下诏说:“公卿大夫,是我派去总领国家方略,统一规范,推广教化,美化风俗的人。以仁爱为根本,以正义为准则,褒奖有德之人,给予贤能者俸禄,鼓励善行,惩罚暴行,这是五帝、三王能够昌盛的原因。我早起晚睡,希望和天下的贤士们一起走上这条道路。所以慰问老年人,让孝敬父母的人得到优待,选拔豪杰俊才,讲求礼乐教化,考察参与政事,希望能振奋民心,深切地告诫执事官员,提倡廉洁,举荐孝行之人,希望能形成风气,继承和发扬圣明的传统。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必定有忠信之人;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就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如今有的郡甚至一个贤人都不举荐,这说明教化没有向下深入贯彻,那些积累善行的君子被埋没,不能让朝廷知晓。二千石的官员是管理百姓伦常的人,你们将用什么来辅佐我洞察隐情,劝导百姓,激励民众,推崇乡里的教化呢?况且举荐贤才的人应受到上等的奖赏,埋没贤才的人应受到公开的杀戮,这是古代的道理。希望你们和中二千石官员、礼官、博士一起商议对不举荐贤才的人的惩罚措施。”
有关官员上奏建议说:“古时候,诸侯举荐贤士,第一次举荐合适的称为好德,第二次举荐合适的称为贤贤,第三次举荐合适的称为有功,于是就会赐予九锡(最高礼遇);如果不举荐贤士,第一次就降低爵位,第二次削减封地,第三次就废除爵位和封地,爵位和封地就都没有了。附和下属欺瞒上级的人处死,附和上级欺瞒下属的人受刑;参与国家政事却对百姓没有益处的人要被斥退;身处高位却不能举荐贤才的人要被免职,这就是用来鼓励善行、罢黜恶行的办法。如今诏书彰显先帝的圣明传统,命令二千石官员举荐孝廉,是为了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不举荐有孝行的人,就是不奉行诏令,应当以不敬之罪论处。不考察廉洁的人,就是不胜任职务,应当免职。”
皇帝批准了这一奏请。
十二月,江都王刘非去世。
春天三月甲子日,册立卫氏为皇后。皇帝下诏说:“我听说天地不发生变化,就不能施行教化;阴阳不发生变化,万物就不能蓬勃生长。《易经》说‘通晓事物的变化,能使百姓不懈怠’。《诗经》说‘多次变革后又回到正道,这才是懂得选择言辞的人’。我赞赏唐尧、虞舜的时代,喜欢殷朝、周朝的制度,依据旧有的制度来借鉴新的事物。现在大赦天下,和百姓一起除旧布新。那些在孝景帝后元三年以前的拖欠的债务和诉讼案件,都不再追究处理。”
秋天,匈奴侵入辽西郡,杀死了太守;又侵入渔阳郡、雁门郡,打败了都尉,杀害和掳掠了三千多人。朝廷派遣将军卫青从雁门郡出兵,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兵,斩杀和俘虏了几千匈奴人。
东夷薉君南闾等率领二十八万人归降,朝廷在此地设置了苍海郡。
鲁王刘馀、长沙王刘发都去世了。
元朔二年(前127 年)冬天,赐予淮南王、菑川王坐几和手杖,允许他们不必来京朝见皇帝。
春天正月,皇帝下诏说:“梁王、城阳王亲近慈爱自己的同胞弟弟,愿意把自己的封邑分给弟弟,批准他们的请求。诸侯王中请求把封邑分给子弟的,我将亲自审阅,让他们的子弟有爵位和封邑。”于是藩国开始被分割,诸侯王的子弟都被封为列侯了。
匈奴侵入上谷郡、渔阳郡,杀害和掳掠官吏和百姓一千多人。朝廷派遣将军卫青、李息从云中郡出兵,到达高阙,接着向西到达符离,斩杀和俘虏了几千匈奴人。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设置了朔方郡、五原郡。
三月乙亥日是月末最后一天,出现了日食。
夏天,招募百姓迁徙到朔方郡的有十万人。又把各郡国的豪杰以及家产在三百万以上的人迁徙到茂陵。
秋天,燕王刘定国获罪,自杀。
元朔三年(前126 年)春天,废除苍海郡。
三月,皇帝下诏说:“刑罚是用来防范奸邪的,注重文化教育是用来体现仁爱的。因为百姓还没有完全受到教化,我希望和士大夫们每天革新事业,恭敬而不懈怠。现在大赦天下。”
夏天,匈奴侵入代郡,杀死了太守;又侵入雁门郡,杀害和掳掠了一千多人。
六月庚午日,皇太后去世。
秋天,停止对西南夷地区的经营,修筑朔方城。下令让百姓聚饮五日。
元朔四年(前125 年)冬天,皇帝驾临甘泉宫。
夏天,匈奴侵入代郡、定襄郡、上郡,杀害和掳掠了几千人。
元朔五年(前124 年)春天,发生大旱灾。大将军卫青率领六名将军和十多万士兵从朔方郡、高阙出兵,斩杀和俘虏匈奴一万五千人。
夏天六月,皇帝下诏说:“我听说用礼义来引导百姓,用音乐来感化百姓。如今礼义崩坏,音乐失传,我非常忧虑。所以广泛延请天下博闻多识的贤士,让他们都举荐到朝廷来。命令礼官鼓励学习,研讨学问,广征博引,推举那些被遗漏的礼仪,作为天下的表率。太常要商议给予博士弟子的名额,推崇乡里的教化,来激励贤才。”丞相公孙弘请求为博士设置弟子名额,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了。
秋天,匈奴侵入代郡,杀死了都尉。
元朔六年(前123 年)春天二月,大将军卫青率领六名将军和十多万骑兵从定襄郡出兵,斩杀了三千多匈奴人。回师后,在定襄郡、云中郡、雁门郡让士兵和马匹休整。大赦天下。
夏天四月,卫青又率领六名将军越过沙漠,取得了重大胜利,俘获很多。前将军赵信的军队战败,投降了匈奴。右将军苏建的军队覆没,他独自逃脱回到朝廷,赎罪后成为平民。
六月,皇帝下诏说:“我听说五帝的礼仪不相互重复,三代的法度也不相同,他们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建立德行的目的是一致的。孔子曾分别回答鲁定公如何招徕远方的人,回答鲁哀公如何选用大臣,回答齐景公如何节省用度,不是他们的期望不同,而是他们所急于解决的事务不同。如今中国已经统一但北方边境还不安定,我非常忧虑。前些时候大将军巡视朔方郡,征伐匈奴,斩杀和俘虏了一万八千人,那些被禁锢以及有过错的人,都受到了优厚的奖赏,得以免罪或减罪。如今大将军再次取得胜利,斩杀和俘虏了一万九千人,那些接受爵位和赏赐却想转卖的人,没有相应的法规。希望商议制定相关法令。”有关官员上奏请求设置武功赏官,来褒奖战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武帝纪2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