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的次子,生母王美人。四岁时被封为胶东王,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其母随之被立为皇后。
十六岁时(公元前141年),景帝去世,太子刘彻即位,尊祖母窦太后为太皇太后,生母王皇后为皇太后。
三月,封太后的同母异父弟田蚡、田胜为列侯。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十月: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及地方高官推举品德贤良、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才。丞相卫绾奏请罢免推崇法家(申不害、商鞅、韩非)及纵横家(苏秦、张仪)学说的举子,获准。
二月:大赦天下,赐百姓爵位一级。八十岁以上老人免二口算赋,九十岁以上免全家兵役。发行三铢钱。
四月:下诏倡导尊老敬老,免除九十岁以上老人子孙的徭役,使其能专心奉养长辈。
五月:命官员修缮山川祭祀,定为年度礼仪。赦免吴楚七国叛乱中被罚为官奴者的家属。
七月:裁减宫廷卫队一万人,将皇家马场土地分给贫民。筹备建立明堂,派使者以厚礼迎鲁国大儒申公入京。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
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因提议政事不再禀报窦太皇太后,与郎中令王臧一同下狱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蚡被免职。
二月:发生日食。
四月:夜空出现如太阳般的异象。开始修建茂陵邑。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春季:黄河泛滥平原郡,引发□□,出现人相食的惨状。
赏赐迁居茂陵的百姓每户二十万钱、二顷田。修建便门桥。
七月:西北方出现彗星。
济川王刘明因杀害太傅被废,流放防陵。
闽越围攻东瓯,汉武帝派严助调会稽兵渡海救援,未至,闽越退兵。
九月:再次发生日食。
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
夏季:天现赤色如血的风暴。六月大旱,九月东北方现彗星。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
废止三铢钱,改行半两钱。设立《五经》博士。
四月:平原君(疑为外戚)去世。
五月:爆发蝗灾。
八月:广川王刘越、清河王刘乘去世。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
二月:辽东高帝庙失火。
四月:高祖陵园便殿起火,武帝素服避殿五日。
五月:窦太皇太后驾崩。
八月:东方出现横贯天际的彗星。
闽越王郢攻南越,武帝派王恢、韩安国出兵讨伐,未至,闽越内乱杀郢降汉。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十一月:首次令各郡国推举孝廉各一人。
卫尉李广屯兵云中,程不识屯雁门,六月撤军。
四月:大赦天下,赐长子爵位一级,恢复七国宗室后裔身份。
五月:下诏求贤问政,董仲舒、公孙弘等上书对策,提出“独尊儒术”。
七月:日食再现。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
冬十月
汉武帝巡幸雍地(今陕西凤翔),祭祀五帝(五畴)。
春
汉武帝召集群臣商议:“朕将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又赠送大量金银丝绸,但单于愈发傲慢,侵扰边境不止,百姓受苦,朕深感痛心。如今是否该出兵讨伐?”大行令王恢主张出兵征讨。
夏六月
汉武帝任命:
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
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
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
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
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
率三十万大军埋伏于马邑(今山西朔州)山谷,诱匈奴单于深入后突袭。单于察觉汉军计谋,中途撤兵。六月,汉军撤回。
王恢因畏敌不战被问罪下狱,最终自杀。
秋九月
特许百姓聚饮五日(大酺),以示庆贺。
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春
黄河改道,从顿丘(今河南清丰)向东南流入渤海。
夏五月
分封汉高祖五位功臣的后代为列侯。
黄河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决堤,洪水淹没十六郡,征发十万士卒抢险救灾,并修建龙渊宫。
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
冬
魏其侯窦婴因罪被处死(弃市,公开斩首)。
春三月乙卯
丞相田蚡去世。
夏四月
突降寒霜,毁坏庄稼。
五月发生地震,汉武帝下诏大赦天下。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
春正月
河间王刘德(汉武帝之弟)去世。
夏
征调巴蜀百姓修筑通往西南夷的道路,另派一万人整修雁门关险要。
秋七月
狂风大作,树木被连根拔起。
乙巳日
皇后陈氏因“巫蛊”案被废,涉事者皆斩首示众。
八月
爆发螟灾(虫害)。
下诏征召通晓治国之术、熟悉先圣经典的官吏与平民,沿途由各县提供食宿,命其随计吏(地方上报政绩的官员)一同入京。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
冬
首次对商人车辆征税(算商车)。
春
开凿漕渠连通渭水,便利关中漕运。
匈奴入侵上谷郡(今河北怀来),杀掠官吏百姓。汉武帝派:
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
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
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
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
此战中,卫青直捣匈奴龙城,斩俘七百人;李广、公孙敖战败溃退。
汉武帝下诏斥责:“匈奴无义,久为边患。此次出兵本欲震慑,然代郡、雁门将领用人不当,校尉违令弃军,士卒触法。依军法,将领失职当惩,士卒懈怠亦当罚,但朕不忍士卒受戮,特赦雁门、代郡两军违令士兵。”
夏
大旱,蝗灾肆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