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将侯幕府立(1)

“禀丞相,田畴性乐稼穑,昔年徙族隐居徐无山,务桑兴学,数千户彬彬斯盛矣。后以功其家属及宗人三百馀家居邺,丞相所赐车马谷帛,畴皆散之宗族知交。且拒五百户邑亭侯封爵之赏,上疏陈诚,以死自誓。琰以为,丞相当顺春秋君臣之义,勿复擢征为将府长史也。”

曹操对崔琰的回复不甚满意,甚至有些生气,给世子选定属官之日,居然有臣子触他逆鳞,拒当世子之师,当众让他下不来台。

“哼,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

西曹掾有司丁仪,见曹操颜色变化,出席参本道:

“当年辽东斩送袁尚首,公严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田畴犹犯禁与牵招私祭袁尚。丞相亦不问。今丞相欲引拜之,封爵赐禄至于数四,畴终不受。仪以为,田畴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收付大理,免官加刑,以正世听。”

话毕,四座臣子皆脊背发凉。

是被酷法著称的丁仪的言论惊到,更是知道曹操喜怒无常,最忌志高抗节儒生,丁仪此言,正是说到了曹操的心坎上,于是他们纷纷为田畴捏了把汗。

“丞相不可!”崔琰直言不讳道,“田畴私祭袁尚,乃报袁氏征辟善遇之恩故也。当年北伐乌桓,若无田畴请为向导,恐军行不利。畴所辞官故,不过畏世俗之讥,丞相若强人所难,又因此治罪,恐失幽冀人心。”

曹操仍是犹豫,在堂内徘徊良久,十分重视这件事情的处理,于是他大袖一扬,高坐于上,问曹丕道:

“子桓,田畴,是孤亲自给你预定的傅师人选,而今他并不愿教你,你,有何话说?”

曹丕慌忙出席,在阶下苦思应答之话。

从前曹丕向来冷静,今天的他这般失态,看来是真藏不住对将爵的贪恋了。曹操不满,把目光转向了曹植,可曹植还在傻愣愣地笑,眼神游离在他侯府的庶子、文学掾身上,哪有半分关心田畴出不出仕呢?

于是曹操叹息,振臂呼道:

“在座诸君,请就刑收田畴事,畅抒博议。”

乱世刑名之学盛行,王道两济向来是难题。支持崔琰还是支持丁仪,这是政治立场的问题。

堂下顿时争吵得喧哗一片。

“父亲,田畴不能治罪啊!”曹丕终于发声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楚令尹子文辞禄,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也,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介子推避晋封,申包胥逃楚赏。田畴之行,与其相类,父亲不宜轻夺田畴丈夫之志,反倒应褒优其节,书信以勉励之。”

“臣附议。”司隶校尉钟繇道。

正是曹操犹豫不决之际,荀彧出席,踱步发声道:

“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荣辱者。赏罚之精华也。故礼教荣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朴以加小人,治其刑也。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若夫中人之伦。则刑礼兼焉。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教化之行。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途。是谓章化。”

荀彧引用了荀悦的《申鉴》。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期于为善而已。故匹夫守志,圣人各因而成之。定国安邦,起自人心向背曹公。明公宜善待下属,恭敬名流。田畴年高,高风亮节,辞不受爵,良有以也。愿明公宽宏伟度,崇任教化,以成圣人之治。”

崔缨暗叹:史书所载荀令温良,德行周备,风骨飒然,在此刻具象化了。

听完荀彧的一番劝说,曹操长叹,消除了治罪田畴的念头,改为解颐之容,对堂下的夏侯惇说道:

“元让——”

“臣在。”

“孤听闻,子泰素与你亲善,且往田府以情喻之,只说是你的意思。”

“唯。”

议散,诸臣退,堂内只剩相府中人,五官中郎将府署吏选擢事既定,曹丕松了口气。崔缨也晃晃悠悠,兴奋地从屏后跑出,快步凑近曹植身侧,同一众姊妹们为他庆贺。

曹操抱过环氏怀中新封的小曹宇,笑得合不拢嘴。

“小都乡侯,快叫翁翁……”曹操撮口逗他道,“你看,这孩子眉眼,多像咱们冲儿啊。”

环氏早知曹操封侯之故,强忍着丧子之痛,故作欢颜陪侍曹操。

一旁的小曹据,拉着曹操袖口,天真地问道:“阿翁,据儿不要封侯,开府后就不能常和阿母在一处了,据儿怕一个人睡。阿翁,可不可以不要让据儿出府呢?”

曹操笑:“自然不是现在出府,你们众兄弟中,只你四哥今年成冠礼,要开府了。据儿,你可是孤的儿子,怎生得如此胆怯,都十岁了还不敢独居啊?”

卞夫人这时笑盈盈地走来:“孟德,开幕府一事,子桓倒还使得,子建这孩子年纪尚幼,天性好动,会不会过早约束紧了他?”

“夫人啊,你就是太宠着子建了,弱冠之龄了,不小了,尽早找个师傅管教着他,那才好着呢!他的五月冠礼,我看也提早就在近日办了吧,夫人,你要多对此事上心,孤也下函多请谯沛乡人来邺。子建及冠成人自开府门,尚有诸多事要学,可不能轻慢,嗯——子建?”

曹植正小声跟崔缨笑着分享,刘桢、应瑒即将入他幕府的喜悦,哪听得进别的话。

“叫你呢。”

崔缨偷笑着,忙推搡他上前去应话,看着曹植在曹操跟前像个温顺的绵羊似的,唯诺听训,崔缨忍俊不禁,是横袖也掩饰不住的喜悦。

可是她再次抬头时,却与曹丕灼灼目光相对。

曹丕并不介意曹操此刻对曹植的上心,因为今日封将已让他定心,将来的储位,必属于他曹丕无疑。

既然如此,曹丕此刻似笑非笑的眼神,又是何意呢?

曹植退回坐席,与曹姝等姊妹们商议冠礼之事。崔缨敛容正色,越过众人,主动端起羽杯上前向曹丕致贺,以示礼数。

可曹丕径直离席,揽着她的衣袖上前,朝曹操叩请道:

“父亲,将府署吏事宜,孩儿复请一人。”

崔缨瞪直了眼,跪也不是,逃也不是。此刻曹植尚在姊妹群中欢笑着。

曹操将抱着的小曹宇放下,眯眼看着崔缨,又瞥了眼曹植,点了点头,当即做出决定。唤来计吏,令曰:

“着,崔缨即日迁五官中郎将文学掾书佐,教习各郎官眷属子女,参掌邺城学校教化事。”

“谢父亲成全。”曹丕得意地浅笑。

犹如晴天霹雳,崔缨悚然站定,又有些站不稳脚跟。

曹操重视文学教化,所下《修学令》已有数年,让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崔缨已负责统筹帮衬审查多时。之前她是相府门下书佐,隶属文学掾,掌书翰,参相府文书缮写,并参学校、教授弟子、郡内教化、礼仪等事。奉侍左右,可自由出入军旅。

如今迁入曹丕幕府,比在相府还要更低一等,而且新府事繁,必然寸步不离,左右侍奉曹丕文章。将军府与相府相隔甚远,这就意味着,她将长期久住曹丕府上,人身自由受到极大限制!

才因任霜事与曹丕闹过矛盾,发誓再不搭理这种人,崔缨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受到他的全面管制。一想到日后在将军府,不知又要受多少窝囊气,要假笑捧迎多少次。崔缨心跳加速,忽而有些喘不过气。

一瞬间,我胡思乱想了很多事情。

为什么,为什么曹操要这样安排,知道曹植要离开相府已经很难过了,偏偏又把她扔进与他对立的阵营里,还缩减了职权……难道,是她这一年多来的努力不被认可么?还是说,是见她与曹植过分亲密了,有意为之?还是偏爱新立的世子,想让她为他曹家辅助,以表对清河崔氏的重视?……崔缨思绪全乱,脸上却不敢露出半分不满。只好强挤出欢笑,礼谢曹操调任署职。

“什么事那么热闹呀?”

曹植笑着走近,拍了拍她的肩膀,将全身冰冻住的她解封,她还是冒了一身冷气。

此刻曹植,根本意识不到,崔缨入曹丕幕府将会过得多煎熬,因为他从未想过今天是他与他哥夺储的开端。也还天真地认为曹丕会任由崔缨出门,去侯府常与他接触。

“子建,你过来。”曹操颇有深意地唤道。

“孩儿在。”

“本月择一吉日为你加冠后,你便有自己的府邸了。男儿成家立业,你两位兄长妻妾倒是不少了,在这邺城,你可有心仪贵女?”

崔缨面如土灰,心吊在了嗓子眼。

初次问及终身大事,曹植却如同絮叨家常似的,囫囵应答糊弄了过去:“父亲见笑了,孩儿年纪尚轻,哪里就急着成家呢?”

“孤听闻,你母亲送来的两个陪房,都被你轰出院去了。可有此事?”

崔缨两眼一黑,险些晕厥。

卞夫人什么时候塞了小丫头给未经人事的曹植的,她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曹植也从未跟她说过啊?

曹植这时才有些紧张,他偷瞄了崔缨一眼,心虚低声道:“父亲,孩儿还小……”

曹操乐了,捋须再问:“孤再问你,你可愿今年娶妻成家?”

曹氏姊妹们嗅到八卦的气息,纷纷靠拢上前,曹节更是嬉笑着挤推着崔缨。崔缨低下了头,不敢去看曹操、卞夫人、曹植他们任何一人。

“待孩儿再长成历练一些吧。”

曹植沉默了半晌,到底说出了否定的回答。

崔缨抬眼与他对视,心已再次坠入冰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汉魏风骨
连载中Ms林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