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走出屋里,见到宋虎背着这么多东西回来,吩咐赵全:“你帮帮他。”
刘彻笃定,景帝一定会派人去保护刘荣。景帝的人跟窦太后的人脚步肯定比陈家的人要快。刘彻只要确保信交到刘荣手里就行。所以并不急在这一时。哪怕刘荣被窦太后的人抓回长安,刘彻也会有办法保住他。
刘彻发话,赵全只好搭把手,帮着宋虎将东西拿到屋里。
宋虎一脸欣喜地告诉刘彻:“殿下,这些铁具都是严格按照殿下所说打造而成!比普通的铁器更加坚固耐用!尤其是这把菜刀,李铁匠经过锻打上千次,才打造成这样!看看这颜色,多么亮白!若不是殿下不允许打造兵器,李铁匠定能打造出绝世兵器!”
说着,宋虎拿起一把菜刀,又拿起屋里其他的铜器交给赵全。让赵全拿着铜器。他握着菜刀,朝赵全手里的铁器砍去。
赵全吓了一跳,觉得双手一震,两只手腕都颤抖起来。
再一看铜器,直接被砍出了凹口!
赵全目瞪口呆,吃惊地说道:“竟有如此利器!”
刘彻面色淡定,蹲下身子正在检查这两口铁锅。一个炒锅,一个平底锅,打造得都不错。看样子,都开锅了!他问道:“李铁匠用过这两口锅了?”
宋虎颔首,高兴地说道:“是也!炒出来的菜味道特别香!”
刘彻朝他伸手,宋虎将菜刀递过去。
接过菜刀,刘彻认真打量。光是这菜刀的颜色,就已经可以看出,这是一把钢铁菜刀了。将铜器砍出了凹口,可是这把菜刀却没有卷刃,刀刃依旧如此锋利。锻打了上千次,起码也算个高碳钢了。看得出来李铁匠锻造得很卖力。
干得这么好可不行!必须得降低要求!
刘彻告诉赵全:“告诉陈家那边,连同这把菜刀一起交到长兄手上。”
宋虎震惊了:“殿下,这可是绝世的好刀!虽然是一把菜刀,可是坚不可摧!”这种好东西就直接送给别人,也太可惜了!
“话可真多。”刘彻把菜刀递给赵全。
赵全将手里的铜器丢到一旁,赶紧双手接过菜刀。
“找个箱子装起来。”刘彻吩咐他。
“诺!”赵全立马跑去找箱子装菜刀。
宋虎忍不住问道:“殿下当真不让李铁匠锻造兵器?他说能打造出不输于越王剑的宝剑!”
越王勾践剑,在春秋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虽然已经隐匿不见。但是在那个争霸时代,越王勾践与他的宝剑共创了传奇。
刘彻摇头,缓缓言道:“若是李铁匠打造出这样一把兵器,必定会轰动天下,他的性命将会受到威胁。像菜刀这种能够伤人的利刃,日后不许锻造得精细。随便锻造个几十下就行了。”
改造好炼铁容器与鼓风机后,李铁匠并非是用铁矿石开始炼铁,而是按照刘彻说的方法,直接用生铁器进行炼铁,在煤饼的燃烧下,铁器熔化成铁水后,不停的搅拌。然后加入石灰粉,降低铁水中的含硫量,减少杂质。
这时候先用模具铸造出铁器的形状,倒入铁水,让铁器大致定型之后,才能开始锻造。熟铁经过反复的锻打,减少铁器的含碳量,就会得到纯铁。纯铁一直锻打,就会变成钢。根据含碳量不同,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刘彻的要求很低,只要改变铁器的质量。只要炼出纯铁即可。这已经是跨越性的大改变了。以大汉现在的能力,根本不适合大量打造钢铁。哪怕是日后要跟匈奴打仗,刘彻也不放心让将士们拿着大量的钢铁兵器上战场。若是这么好的钢铁兵器落入敌人手里,还不得亏死!钢铁兵器,只能作为宝物,赏赐给有功劳的将军。
所以刘彻不允许李铁匠用纯铁打造兵器,更不允许他在锻打纯铁的基础上继续打出钢铁。
宋虎神色惊讶,没想到刘彻考虑的是这一方面的问题。的确,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是事情传出去,李铁匠必定会有危险。他犹豫了一下,询问道:“殿下,需不需要派人保护李铁匠?”
“派人保护倒是不必。告诉他,想要好好活命,就低调一些,嘴巴严实一些。若是敢背着我偷偷打造兵器,他就死定了。”刘彻这话不是恐吓对方,只是把最糟糕的情况先告诉李铁匠。
“诺。”宋虎面色凝重。
想到外面那些传言,他低声言道:“梁王的事情,殿下可有听说?”
“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我虽然被关在昆德殿,却也听说了。你若是无事,就将这些铁锅跟厨具送到林嬷嬷那里。随后,再出宫一趟,将我的意思转告给李铁匠,并且让他继续打造铁锅。记住,日后菜刀不可锻打过百,只能锻打几十下。否则,伤及他一家老小的性命!”刘彻再三强调这件事。
“诺!”宋虎离开了昆德殿。
赵全找好箱子后,也跑出去办事。
刘彻望着阴沉沉的天,心里头有些乱。
梁王此番遭到羞辱,若是不能成为储君,回到封地后必定会开始行动。刘武肯定不敢直接起兵谋反,一来梁国没有那个实力对抗朝廷,二来刘武不想背上谋权纂位的骂名。
刘武只能选择另一种方式。暗中刺杀朝中效忠景帝的大臣。一旦支持景帝的大臣都死了,这朝堂就是窦太后说了算。窦太后逼景帝立刘武为储君,哪怕景帝不愿意,也无可奈何。毕竟是大势所趋。还是得提醒提醒景帝,让他派人保护好那群大臣。亦或是让陈家那边派人暗中保护这群人。不能让这些官员出事。
栗姬今日做好安排后,就气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荣儿……我的荣儿离开长安了吗?”她叫来宫人,面色焦虑的询问情况。
宫女回答道:“殿下从长乐宫出来,就被打晕带离了长安。在殿下离开后一个时辰,太后那边派人出城追殿下。陛下那边也派人出城去追殿下,现在还不知殿下那边是什么情况……”
闻言,栗姬睁大眼睛,心口咯噔乱跳。不知道窦太后跟景帝为什么要派人抓刘荣。
她慌张地爬起来,赶紧让人伺候她穿衣服。要去求见景帝,问清楚情况。
景帝纳闷了一天,没想到刘荣会用这种方式背锅,这不是把窦太后的怒火引到自己身上吗!
担忧刘荣,心烦意乱,景帝既睡不着,也看不进这些奏疏。他倒是想去刘彻那里,跟这个儿子聊聊。但是外面下着大雪,刮着寒风。天气恶劣,景帝懒得出门。
“陛下,栗娘娘求见。”
听说栗姬来了,景帝怔了一下。上次见对方的时候,他夺走了她的后宫管理权。当时挺厌恶她的。可是就冲刘荣今日大义站出来背锅,景帝难免生出几分愧意。刘荣不在,这份愧意就转到了栗姬这里。
景帝轻叹一声,说道:“请她进来。”
外边大风大雪,栗姬冒雪而来,定是为了刘荣的事情。
哪怕栗姬进屋之前收拾了一下。可还是让景帝看到了她的狼狈。鞋子湿了,这下裳也湿了。
“过来暖暖手。”景帝难得温柔。
栗姬脱鞋之后,有些窘然,因为她的袜子是湿的。突然犹豫,不敢入席坐下。
景帝发现后,告诉她:“来暖暖脚。”
栗姬鼻头酸涩,突然冒出委屈的感觉。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委屈什么,一开口说话,就哽咽起来。
“陛下……荣儿他是无辜的……马车撞死人,根本不关他的事……梁王闹出来的事情,更是与他无关……我的荣儿,好可怜!”
栗姬哭啼起来,觉得自己的儿子被人欺负成这样,真的很惨!
景帝起身,拉着她坐下来。让她靠近火盆暖身子。叹气道:“朕知道他无辜,但是他身为太子的时候,明知道有人在觊觎他的储君之位,却还要到处乱跑,给别人算计的机会。这就是他的不该了……”
若是刘荣真的犯下滔天大罪,景帝废黜之后,根本不会再封他为王。正是因为清楚刘荣是受人陷害,景帝心疼这个儿子,所以才会让他去封地过新的生活。
栗姬埋怨起刘彻:“都是胶东王!若不是他那日出宫,荣儿又怎会出宫寻他!”
这话景帝就不爱听了,不悦地言道:“荣儿与梁王后的事情,若不是彻儿帮忙,当时荣儿就被废黜了!荣儿与彻儿兄弟情深,若是荣儿知道你如此埋怨彻儿,他定会失望难过。”
见景帝如此维护刘彻,跟刘荣的态度一样,栗姬心里难受,哭着言道:“为何太后与陛下会派人去追荣儿?荣儿前往封地生活,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提起这件事,景帝就无奈了。告诉栗姬:“朕也没想到他会前往长乐宫。去了长乐宫之后,也不去长信殿,在那边转了一圈,然后他就出宫乘车离开了长安。母后与梁王那边自然猜疑起他……”
栗姬吓白了脸,连哭都忘了。僵着脸,低声说:“是妾身让人带他离开长安的……”
她哪里知道这样会害了儿子!
景帝:……
谁都没想到这件事栗姬也会掺合一脚!竟然是她让人将刘荣带离长安的!
本来刘荣去了长乐宫打探消息,只是会被窦太后与梁王猜疑。窦太后必定会询问刘荣。只要刘荣不承认自己与此事有关,窦太后与梁王没有证据证明是刘荣所为,肯定不能为难他。可是偏偏刘荣从长乐宫出来后,直接离开了长安!这就从嫌疑人变成了主谋!窦太后震怒之下,当然会派人去抓他回来审问!
捂着额头,景帝觉得心累,声音淡淡地言道:“荣儿离开长安,让母后认定是他算计梁王。所以派人去抓他了。朕派人过去,是为了护送他前往封地。”
栗姬:!!!
果真是她害了儿子!
一时之间,栗姬心口闷痛起来。张着嘴巴,想为自己辩解,可是却觉得很无力。毕竟事情已经发生,她的安排的确是害了刘荣……
栗姬继续哭起来,呜咽地问景帝:“那现在怎么办?梁王会不会暗中派人报复荣儿?”
如果刘荣不离开长安,在宫里待着还是安全的。可是现在已经跑出去了,在外面多么危险啊!几方势力都在追刘荣。窦太后要抓刘荣,梁王要杀刘荣,景帝要保护刘荣……也不知道哪一方势力先追上刘荣。
“母后那边,朕倒是不担忧。朕已经派人拦住了梁王的人,这些人暂时出不去。”自从梁王入京后,景帝派人暗中监视着梁王的人。所以知道梁王的人有所行动后,马上将这批人拦在了城内。刘荣暂时没有危险。
栗姬松了口气,可心里仍然很担忧,抽泣地询问景帝:“荣儿若是被抓回来,陛下打算如何保他?”
梁王这次颜面尽失,一看就是被人算计了。栗姬也认为只有景帝有这个本事算计梁王。刘荣这次替景帝背锅,景帝必须得保护好刘荣。
“你放心,朕保证荣儿平安无事。母后那边不会为难他。”景帝向栗姬保证。
栗姬心里稍安,景帝让人送来热汤,让她喝点热汤暖暖身子。然后将她留在宣室殿。
“今夜风雪这么大,你就别回去了。”
栗姬也想留在景帝身边。如果刘荣有什么消息,景帝肯定先知道。
幸好刘荣被带出长安的时候,还没有下雪。所以一路走得顺畅。
而后面追出城的人,就遇到了风雪。一下雪,马车留下的痕迹就被遮盖住了。
窦太后派出去的人跟景帝派出去的人,都认为刘荣跑去封地了,只能朝着临江的方向追去。
夜里,刘荣醒来,得知自己已经离开了长安,他心情复杂,连续叹了好几口气。
知道此举会惹得窦太后震怒,梁王会仇恨上他。没准他们已经派人来抓他了。
于是,刘荣吩咐道:“明日让人赶车前往临江,另外给我准备好马,你几人随我骑马前往胶东国。”
闻言,伺候他的侍从诧异地问道:“殿下不去封地?”
刘荣面色沉重,低声说:“我现在前往封地,怕是没到临江,就会被人刺杀了。去胶东国,那里是彻儿的封地。到了那边,会有人保护我。”
侍从一听,事情这么严重。只能听从刘荣的命令。
刘嫖一收到刘彻的信,立马让陈家人做事。
陈家的部曲第二天就追上了窦太后派出去的人跟景帝派出去的人。暗暗跟在这两队人身后,打算等他们追上刘荣后,就出手保护刘荣。
三日过去了,无论是窦太后的人还是景帝的人,都没有追到刘荣。
憋在窦太后心里的怒火,越烧越旺。她直接气出问题,晕倒了。
而民间对于梁王与母猪共眠一夜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刚开始朝中官员还不敢议论此事,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授意,朝堂上,有人大胆地提起了梁王干的荒谬事。
偏偏窦太后病倒了,窦氏与部分官员顿时没有了主心骨,不知道该怎么维护梁王。毕竟这件事是百姓亲眼所见,这是事实。
刘武忍受不了这份屈辱,他的人都被景帝拦在了城内,根本出不去。窦太后派出去的人也没有追到刘荣。再继续耽搁,过段时日,刘荣就要逃到临江。必须在刘荣到达封地,在临江站脚跟之前,就出手除掉对方!否则,等刘荣在封地有了自己的势力后,日后想除掉对方就不容易了!
经过再三深思,刘武决定离开长安。出了长安,他才有机会报复刘荣!
在景帝来长信殿看窦太后的时候,刘武趁机提出回封地的事情。
谁知,却被景帝拒绝了。
“母后如今卧榻休养,若是你此时离开,她醒来之后见不到你,定会失望。反正你也在长安待了很久,不如再多待一段时日。”景帝的理由很足,不愿意放刘武离开。
刘武笃定景帝把他留在长安,是为了保护刘荣。心中连带着景帝也恨了起来,他知道景帝也派人去追刘荣了。定是为了保护刘荣!也许刘荣到现在都没有被抓回来,就是景帝的人从中阻挠!
“母后有陛下在身边照顾,臣弟相信陛下定能照顾好她。”刘武声音冷漠地回应景帝。
景帝微蹙眉头,摇头言道:“作为人子,现在母后抱恙,你我都有责任照顾她。尤其是你,母后如此疼爱你,你岂能在这种时候离开她?”
景帝这是在拿孝道来压刘武。逼刘武留下来。
刘武皮笑肉不笑地盯着景帝,声音冷漠地问他:“陛下让臣弟留下来,莫非是已经决定好了,要立我为储君?”
眼神泛冷的与刘武对视。景帝板着脸,沉声训斥道:“母后身子抱恙,你却不愿意留下。现在还在想着储君之位,如此没有孝心,不讲情义,怎配为大汉的储君!”
对于景帝的指责,刘武冷笑一声,没有回应,直接离开。
“你个混账!”景帝被他的态度气到了,转头指着他的背影怒骂起来。
以前为了皇位,刘武尚且愿意听从景帝的话,尊敬这位长兄。现在兄弟两闹成这样,刘武丢了那么大脸。对刘荣恨之入骨,连带着对保护刘荣的景帝同样是怨恨的。对方将他害成这样,刘武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他们让他没脸,他又怎会给他们脸!
刘武离开长乐宫后,马上带人闯出长安。
守城的兵卫将此事上报,景帝得知刘武已经离开,心不在焉地摆手:“朕知道了……再多派两队人,往临江的方向追去,一定要保护好荣儿。”
刘彻得知刘武离开长安了,心中更是担忧刘荣。
“殿下!有消息!”
宋虎面色喜悦的从外面跑回来,直接跑进了主屋,不敢入席,便站在旁边。
刘彻起身凑过去,问道:“有长兄的消息了?”
宋虎连忙点头,告诉刘彻:“今日有人来找李铁匠,说临江王前往胶东国了!没有去临江那边!”
刘荣知道刘彻买铁铺做铁锅的事情,所以做好决定后,第二日就直接派人回到长安,到铁铺那边告知自己的行踪。
刘彻笑了起来,吩咐宋虎:“你去告诉姑母,让她安排陈家的人立刻前往胶东国。在路上可能会遇到长兄,要保护好他。还有,让喜儿去将母妃请过来!”
被封为胶东王的时候,原主只有三岁。王娡同年被封为胶东国的王太后。有权处理胶东国的事情,在削藩政策颁布之前,王娡已经安排了一批人前往胶东国那边做事。再加上当地赋税上交之后,一直都是王娡拿着。刘彻不相信她没有在当地培养一些自己的人手。
所以刘荣去胶东国避难,还是得让王娡下令,让胶东国那边的人保护好刘荣。
王儿姁前几日突然来了兴致,出去走了走,回来之后身子就高热不退。
王娡这几日一直守在她的身边,亲自照顾妹妹。
这会儿王娡刚喂王儿姁喝完药,看着妹妹憔悴的面容,王娡幽幽地叹了口气。
“夫人,喜儿过来了。”
王儿姁刚喝完药,苦得难受,还有些精神。听到这话,便对王娡说:“阿姊,怕是彻儿那边有事,你快去看看。”
王娡扶着她躺下:“你好好休息,彻儿若是知道你又抱恙,定会担忧。”
“莫要告诉彻儿……”王儿姁说着,还咳嗽起来了。
王娡心疼妹妹,叹气道:“我不告诉他。你安心休息,我出去看看。”
王儿姁放心了,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从屋里走出来,王娡面色疲惫地询问喜儿:“何事?”
喜儿行礼,回答道:“殿下请夫人过去一趟……”
王娡觉得刘彻找她,肯定是有要事商量。交代了一些事情后,她立马前往未央宫。
从得知刘彻被景帝禁足,她就欣喜若狂,知道景帝这是想立刘彻为皇太子。
刚高兴了几天,梁王就出事了。事情传开之后,王娡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梁王会查到刘彻头上。幸好刘荣跑出来背了这个锅,吸引了窦太后跟梁王的怒火。王娡当然也安排了人出城去追刘荣,关注这件事的后续发展。
其实她觉得,趁乱杀了刘荣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此,刘荣这个锅就背实了。再也没有人会怀疑到刘彻头上。
可是现在几方势力都在追刘荣,王娡哪敢在窦太后跟景帝的眼皮下对刘荣下手。
王娡只能寄希望于梁王,希望刘武派人刺杀刘荣成功。
刘荣:这个锅背得心甘情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 2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