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第三周,首尔的气温骤降,凛冽的北风预示着初雪即将来临。aespa的出道进入最后几天的倒计时,宣传达到白热化,冬天的时间被切割成以分钟计算的碎片,连呼吸都带着紧迫感。
远在芝加哥的李元珠,在繁忙的学业间隙,终于从母亲林世玲偶尔的越洋通话和弟弟李智皓那些没心没肺的INS动态拼图中,大致还原了不久前那场围绕兄长李智宇的“背锅”风波。虽然风波已然平息,父亲也用巨额基金和给弟弟买车买房的方式试图翻篇,但元珠心里还是为哥哥感到一阵细密的疼。
她了解自己的兄长,那份冷静自持之下,是比常人更敏感骄傲的内心。被至亲如此当作棋子般“锤炼”,即便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又怎会毫无伤痕?
就在这时,她查询自己的信托账户时,发现账户内也多出了一笔来自父亲的、数额惊人的资金注入。没有留言,没有说明,如同给兄长和弟弟的那样,冰冷而直接。
元珠看着屏幕上那一长串零,沉默了很久。她明白,这是父亲试图平衡家庭内部关系、弥补(或者说掩盖)愧疚的方式,一种他唯一擅长且认为有效的方式。
她关掉了账户页面,没有像智皓那样兴奋地昭告天下,甚至没有主动联系父亲表示感谢。她选择了缄默。
这不是不关心,更不是不心疼哥哥。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她太懂得兄长的骄傲与内敛,她才不敢轻易去触碰那道可能存在的伤疤。任何形式的提及、安慰或打抱不平,在她看来,都可能是一种变相的提醒,是在兄长已然结痂的伤口上徒增困扰。她所能做的,就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让这件事如同从未发生般,静静沉入时间的河底。
她只是在一个深夜,估摸着首尔那边兄长可能尚未休息的时间,给他发去了一条简单的讯息:
「哥,芝加哥下雪了,很美。注意保暖,别太累。」
没有提及任何具体事件,只有妹妹寻常的、跨越重洋的关心。
李智宇在汉南洞书房里收到这条讯息时,刚结束与美国那边一个合作方的视频会议。他看着屏幕上元珠发来的、覆盖着薄雪的校园照片和那句简短的问候,冰冷的眸光微微闪动了一下。
他回复了同样简短的两个字:
「你也是。」
兄妹间的默契,无需多言。元珠的缄默,是对他内心世界最大的尊重与保护。
而在**公司的练习室里,冬天正进行着出道前最后的集体合练。
高强度的舞蹈动作、精准的走位、稳定的唱腔,每一个环节都要求零失误。汗水顺着下颌线滴落在地板上,迅速洇开。她的身体疲惫到了极点,但精神却高度亢奋。
休息间隙,她靠在镜墙上喘息,下意识地摸了摸锁骨处——那里空荡荡的,为了配合打歌服的造型,那枚贴身佩戴的戒指被她小心地收在了宿舍的隐秘角落。一种微妙的失落感划过心头,仿佛失去了某种力量的依托。
就在这时,她的私人手机在背包里极轻微地震动了一下。是那部加密手机。她趁着无人注意,快速查看。
是李智宇发来的,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他书房窗外的夜景,玻璃上凝结着细微的水汽,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初雪。
冬天看着那张照片,怔了怔,随即明白了他的用意。他是在用他独有的方式告诉她,无论她身在何处,无论她是否佩戴着那枚戒指,他所在的那个“安全区”,始终在那里,如同这窗内的风景,静默地存在着。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驱散了身体的疲惫和那瞬间的失落。她将手机紧紧攥在手心,仿佛能透过冰冷的屏幕,感受到来自汉南洞的那份坚定支撑。
她重新站起身,走向镜子,眼神比刚才更加清亮、坚定。还有几天,她就要站上那个梦寐以求的舞台。她知道,台下不会有他,公众面前不能有他。但没关系,她知道他在哪里,知道有一盏灯,永远为她亮着。
几天后,aespa出道发布会现场。
后台一片忙乱,化妆师、造型师、经纪人来回穿梭。冬天穿着打歌服,坐在化妆镜前,做着最后的准备。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紧张、兴奋、期待……种种情绪交织。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不是舞台的炫目光芒,而是汉南洞公寓里,那盏总是为她亮着的落地灯,以及灯下那个沉默而可靠的身影。
就在这时,她的加密手机再次震动。她悄悄看了一眼。
依旧没有文字,只有一条极其简短的音频文件。
她戴上耳机,点开。
里面只有他低沉而平稳的三个字:
「不用怕。」
声音透过耳机传来,仿佛他就在她耳边低语。一股巨大的、安定的力量瞬间包裹了她,抚平了所有躁动不安的神经。
冬天睁开眼睛,看向镜中的自己。那个清冷的、带着些许疏离感的WINTER,眼神里却注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与沉静。
前台传来工作人员催促入场的声音。
冬天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角,将手机妥善收好。
她不再害怕。
因为有人告诉她,不用怕。
初雪,似乎就在今夜即将落下。而她的舞台,也即将拉开帷幕。
2020年11月17日,aespa 出道日。
整个首尔似乎都笼罩在一种新星诞生的躁动中。网络上关于aespa的讨论铺天盖地,音乐节目的后台比往常更加忙碌和紧张。冬天和成员们早早来到待机室,进行最后的妆发和彩排确认。她穿着打歌服,看着镜子里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属于“WINTER”的面孔,手心微微出汗,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梦想成真前的巨大悸动。
待机室的门被敲响,工作人员抱进来一大束极其引人注目的鲜花。不是常见的庆祝花篮,而是由罕见的、带着细微银边纹理的深蓝色绣球花与洁白的小苍兰组合而成,间或点缀着几枝姿态优雅的雪柳,整体色调冷冽而高级,与冬天清冷的气质奇异地契合。花束中没有常见的贺卡,只有一个极其简洁的银色雪花造型卡片夹,上面没有任何署名,只印着一行细小的、如同密码般的数字:「J.Y.L 1212」。
成员们和工作人员都被这束独特的花吸引了目光,纷纷猜测是哪位有品位的圈内前辈或粉丝所赠。冬天的心脏却猛地一跳,几乎要跃出胸腔。她认得那种蓝,如同他书房里那盏台灯映在夜色玻璃上的幽光;她也认得那个雪花造型,与他袖扣、书签如出一辙。还有那行数字——他名字的缩写和她的生日。
没有言语,没有露面,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署名。但他用这种方式,无声地宣告了他的在场。一种巨大的、被郑重对待的幸福感如同暖流瞬间席卷全身,让她几乎要落下泪来。她小心翼翼地接过花束,指尖拂过那些冰凉的花瓣,仿佛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
“谢谢。”她对着虚空,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与此同时,在芝加哥的李元珠,准时守在了电脑前,观看了aespa的出道舞台直播。看到冬天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她由衷地感到开心。演出结束后,她立刻用自己的公开INS账号关注了aespa的官方账号,并转发了WINTER的出道宣传照,配上了一连串的星星和火焰表情符号。
她这个举动,立刻被眼尖的媒体和粉丝捕捉到,引发了一小波讨论。不过,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很正常,毕竟李元珠是出了名的喜欢K-POP,经常出现在各种演唱会现场,关注新出道女团并不奇怪。这个小小的插曲,为aespa的出道增添了一把无关紧要却有趣的热度,也巧妙地掩盖了任何可能指向她兄长的猜测。
中午,首尔,三成洞一家低调的韩定食餐厅。
李智宇应母亲林世玲的邀请,前来共进午餐。餐厅是传统的韩屋改造,私密性极好。林世玲看着对面举止沉稳、面容却难掩一丝疲惫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今天是那个叫冬天的女孩出道的日子,也能猜到儿子平静外表下可能存在的波澜。
她没有提及任何敏感话题,只是细致地询问他最近的饮食和睡眠,聊了聊自己和元珠在瑞士的见闻,以及一些关于她经营的食品公司的新品计划。她试图为他营造一个短暂的、可以完全放松的、属于“母子”而非“财阀继承人与前太子妃”的空间。
“智皓那边的新公寓,都安顿好了?”林世玲给儿子夹了一筷子他小时候爱吃的焖带鱼,状似随意地问道。
“尹室长在处理。”李智宇回答,语气平和。
“那就好。”林世玲点点头,顿了顿,看着儿子,语气温和却意有所指,“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但走累了,总要有个能安心歇脚的地方。”
李智宇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了母亲一眼。母亲的目光温和而了然。她知道他懂她的意思——不仅是关于智皓的公寓,更是关于他选择的、那条充满荆棘与孤独的继承人之路,以及……那个被他悄然安置在汉南洞公寓里的、“安心歇脚”的存在。
“我知道。”他低声回应,算是默认了母亲的关怀与理解。
这顿午餐在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中结束。离开时,林世玲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臂:“照顾好自己。”
“您也是。”李智宇微微躬身。
坐进车内,李智宇拿出加密手机,屏幕上显示着aespa出道舞台的新闻推送,配图是冬天在舞台上清冷而坚定的特写。他注视了片刻,没有点开,只是锁屏,对司机吩咐:“回集团。”
他无法亲临现场为她喝彩,无法在公众面前与她有任何关联,但他用一束匿名的花,一次与母亲的静谧午餐,完成了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属于他的、独特的陪伴与见证。
而在舞台后方,紧紧抱着那束冷冽而珍贵的蓝绣球花的冬天,则清晰地知道,她的人生新篇章已然开启,而那个赋予她勇气和底气的男人,正以一种她完全理解并珍视的方式,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与她同行。
梦想的舞台已经点亮,而冰山之下的暖流,依旧在无声而坚定地流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