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28日,三星首尔医院殡仪馆及三星数码城
庄严肃穆的灵堂内,白色的菊花簇拥着李健熙的遗像。韩国政商名流、各国使节、集团高管川流不息,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李在镕作为丧主,站在家属队列的最前方,接待着最重要的宾客,神情悲恸而克制。
在他身后半步,是李智宇。他一身黑色西装,左臂戴着孝章,身姿笔挺如松。他的脸上没有过多表情,只有一种符合场合的沉痛与超越年龄的沉稳。他微微躬身,与每一位前来吊唁的要员握手,接受对方的慰问。他的举止无可挑剔,言辞简洁得体,既表达了感谢,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并非独自承担。在他的身侧稍后位置,李智皓和李元珠同样身着黑衣,安静地站立。李智皓收起了所有的不羁,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庄重,跟随兄长的节奏,向宾客致意。李元珠眼睛红肿,却努力挺直背脊,展现出家族成员应有的仪态。
这幅“长孙带领弟妹”的画面,被无数媒体镜头捕捉,迅速成为各大财经版面和社交媒体的焦点。评论员们敏锐地指出,这不仅是家族悲痛的表达,更是一种无声的权力宣告——李在镕一系的继承格局清晰稳固,下一代的核心已然形成,并且展现出惊人的团结。李智宇不仅是继承人,更已然是弟妹的依靠,是家族未来的实际支柱。
“李副会长真是年轻有为,在这种时候还能如此沉稳。”
“看来李家第三代,要以李智宇为首了。”
“李智皓和李元珠小姐也很有气度啊……”
类似的低语在吊唁人群中断续可闻。李富真和李叙显各自带着家人站在队列中,她们同样悲伤,但媒体镜头更多聚焦于李在镕父子四人构成的核心画面。李富真在与一位来自LVMH的高层代表交谈时,目光偶尔会掠过被众多年轻财阀三代围住的李智宇,眼神复杂难辨。
当SK集团会长崔泰源、现代汽车集团会长**宣等重量级人物到来时,李在镕上前一步,而李智宇则自然地上前,与这些叔父辈的财阀领袖从容交谈。他们谈论的并非泛泛的安慰,而是隐约触及经济形势、未来合作等话题。李智宇的见解和姿态,已然被这个国家最顶层的圈子所接纳和认可。
场外,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帝国舵手交替,第三代登台!”
“李健熙时代落幕,李在镕-李智宇体制启航!”
“从告别式看三星继承:长孙李智宇沉稳掌控局面”
所有的报道,都毫不吝啬地将“沉稳”、“掌控”、“核心”这样的词汇赋予李智宇。他站在父亲身边,带领弟妹的身影,成为这个权力交接时刻最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
aespa宿舍内,冬天关闭了正在播放新闻的电视。屏幕上李智宇那张冷静而疲惫的侧脸消失了。她抱着膝盖,坐在沙发上,久久没有动弹。
她通过新闻看到了全程。看到他挺直的背脊,看到他接待宾客时游刃有余却又疏离的姿态,看到他身边同样成熟起来的李智皓和努力坚强的李元珠。那个世界离她如此遥远,那些涌动在表面的悲伤之下的权力暗流,她无法触及,也无法分担。
她点开手机,看着那个没有任何新消息的对话框。她知道他现在一定处于风暴的中心,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任何一条不合时宜的信息,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沉默了很久,然后登录了那个INS小号 @winter_nara。她没有发任何图片或文字,只是将那个挂了很久的句号“.”个性签名,默默改成了一个向右的箭头“→”。
一个句号,代表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她的等待。
一个箭头,代表着前行,代表着无论多难,生活与责任都要继续的方向。
这是她唯一能做的,最隐秘的隔空对话。她不知道他会不会看到,也不知道他是否能读懂。但她想告诉他,她明白,告别之后是新的开始,她会在这里,沿着自己的轨道继续前行,也等待着他。
几天后,当繁忙的丧礼暂告一段落,李智宇在深夜回到汉南洞公寓,终于有片刻喘息之机时,他点开了那个几乎被遗忘的INS小号。他看到了那个从“.”变为“→”的个性签名。
他凝视着那个简单的符号,冰封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底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微微松动了一下。
他关掉手机,走到书柜前,这一次,他没有去拿《雍正王朝》,而是拿下了那本黑色皮质笔记本。他翻开,看着里面那张汉江边的拍立得,以及那张她发来的、宁静的汉江夜景。
然后,他拿起那支深空灰色的派克钢笔,在笔记本崭新的一页上,缓缓画下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图案——一片雪花,??。
落在“→”所指的方向之前。
告别已然结束,新的序章,无论多么艰难,都必须开启。而在这新的征途上,那片雪花所代表的宁静与纯粹,将是他内心深处,永不褪色的坐标。
2021年10月29日,三星集团总部,会长办公室
葬礼的喧嚣过后,是死寂般的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是比以往更加汹涌的暗流。李在镕独自坐在那张宽大得有些空旷的紫檀木办公桌后,这里曾经是他父亲的位置。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旧主人的威仪,压迫着新主人。
他没有开灯,暮色透过窗户,将他的身影切割成明暗交织的碎片。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光滑的桌面,感受着这象征最高权柄的触感。父亲去世了,压在他头顶数十年的山峰骤然消失,带来的不是轻松,而是无边无际的空旷与更加沉重的责任。他终于坐上了这个位置,却发现自己仿佛坐在一艘行驶在暴风雨后海面上的巨轮驾驶舱,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水下暗礁密布。
他想起了灵堂上,长子智宇沉稳地接待各方来客,带领弟妹,那副姿态甚至引得一些元老私下赞叹“青出于蓝”。欣慰吗?有的。但一丝极其隐秘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复杂情绪,也悄然滋生——那是作为父亲和掌权者,对下一代过于迅速崛起的、本能的警惕。智宇太像年轻时的自己,甚至更加冷静、更具魄力。遗产的分配,父亲生前对长孙显而易见的器重,都像无形的推力,将那个年轻人更快地推向前台。
门被轻轻敲响,尹室长走了进来,恭敬地汇报:“会长,李富真社长刚才来电,询问关于新罗酒店与LVMH下一阶段合作中,涉及集团整体资源调配的会议,何时可以召开。”
李在镕眼神微冷。妹妹这是在借着合作的名义,试探他坐上会长之位后,对非核心业务板块的支持力度,也是在提醒他她的存在。他淡淡道:“告诉她,等我处理完父亲留下的紧急事务,会让秘书室安排。”
“是。”尹室长记下,继续道,“另外,李叙显社长那边,关于爱宝乐园新园区扩建的预算申请,已经按流程提交上来了。”
李在镕“嗯”了一声,不置可否。二妹一家向来懂得审时度势,此刻提交预算,既是正常工作,也未尝不是一种对新会长权威的试探性遵从。
尹室长离开后,办公室重归寂静。李在镕拿起桌上的一份简报,是金融团队对近期三星电子股价波动的分析。父亲去世的消息带来短暂下跌后,市场似乎很快接受了权力交接的现实,股价开始回稳,甚至有分析师看好“李在镕-李智宇体制”带来的新活力。
他放下简报,揉了揉太阳穴。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整合权力,平衡家族内部,稳定集团局势。而这一切,都绕不开他那个能力卓越、羽翼渐丰的长子。
同日晚,汉南洞公寓
李智宇站在书房里,面前摊开着几份需要他最终签字的文件,是关于整合他继承的那些未来技术投资基金的第一批人事任命。他手中握着那支黑色派克钢笔,却迟迟没有落下。
他的脑海中,不时闪过灵堂上父亲看向他时,那欣慰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复杂的眼神;闪过姑姑李富真看似哀戚实则锐利的目光;闪过那些元老们恭敬表面下的衡量与观望。
他知道,自己正处在一个极其微妙的位置。祖父的厚爱和遗产将他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将他置于聚光灯和放大镜之下。他不能行差踏错半步,既要展现出继承人的魄力,又不能过于锋芒毕露,引来父亲的猜忌或其他家族成员的联合反弹。
他感到一种比祖父刚去世时更深的疲惫,那是一种在巨大期望和无形制衡中行走的消耗。
他放下钢笔,走到酒柜前,没有倒酒,目光却落在旁边摆放着的、冬天留下的那个手工陶土杯上。杯子里,今天被张秀雅秘书细心地换上了一小束新鲜的、白色的满天星干花。
他凝视着那细碎的花朵,冰冷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一颗温热的石子。他想起她INS小号上那个从“.”变为“→”的签名。她总是这样,用最安静的方式,告诉他她在,并且鼓励他向前。
他拿出私人手机,点开与她的对话框。依旧没有新消息。他手指动了动,最终没有输入任何文字,而是拍下了那杯装着满天星的陶土杯,然后,将照片的边缘裁剪,只留下杯子和小部分满天星的局部,确保没有任何背景信息泄露,发送了过去。
没有配文。
几分钟后,冬天回复了。同样没有文字,只有一个?(星星)的表情符号。
他看着那个表情符号,紧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毫米。
在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礁丛生的权力之海上,他们依旧用着只有彼此能懂的密码交流。他发送的是一角宁静的日常,是她留下的痕迹,代表着他在风暴眼中的短暂停泊。她回复的星星,是她无声的陪伴与照亮。
这短暂的、无声的交流,像一道微光,穿透了笼罩在他周围的沉重压力。他回到书桌前,重新拿起钢笔,这一次,没有任何犹豫,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迹沉稳有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