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欠,也是真如海欠了自己,杨骎想,欠的还是一位如假包换的正头夫人,她这辈子是还不清了!
真如海上来劈头盖脸地跟杨骎说考完了。
杨骎皱皱眉头:“什么考完了?”
真如海心中不满他对公务如此懈怠,也皱了皱眉:“女学师第一场的笔试已经考完了。”
杨骎知道这个事,但又不觉得这个事是个多么重要值得特地跑来跟自己说一嘴的大事。
“考完就考完了呗。”杨骎满不在乎,不知道真如海是何来意。
真如海挑了挑眉毛:“大人不去阅卷吗?”
杨骎故意做了个讶异的表情,连带着身体都往书案后面倾了倾,用莫名其妙的口吻反问:“这种案牍劳形的工作还需要我亲自动手吗?”
见真如海愣了愣,杨骎又补充道:“你那边要是缺人手,我给你调去几个博士、掌教、助教帮忙就是了,你要几个我给你几个。”
真如海不明白了,她一直以为杨骎想要在女学里有所安排,于是问:“大人没有想留下的人吗?”
杨骎觉得她这话问得好生奇怪:“女学师的考试不是你牵头搞的吗?策题也是你找人一起出的,考生的人选也是你一个一个画了圈的,关我什么事?怎么又来给我添活?”
这话说的如此冠冕堂皇,霁月清风,毫不藏私,倒显得真如海小人之心了。
难道杨骎真的没有在女学中安插人手的意思?真如海暗暗思忖,说实话她是不信的,女学也是领地,既然徐相都有自己的用意安排,以她对杨骎的了解,他不会没有布局。
想起当日在自己府上梁瑶身边那个女塾师偷听了自己和杨骎的谈话,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杨骎为她开解的行为都很明显,虽然真如海当时没多想,但是女人的心思细腻敏锐,杨骎当日的言谈举止虽然一切如常,但恰是如此却古怪反常得很。及至冬狩的时候,又听说这个女塾师和刘太傅的孙子有些不清不楚的,真如海登时便觉得她大约是那种靠攀附男子走捷径的女人,心中对她很是瞧不起,可是今日在万寿堂亲眼看见她双手执笔、一心二用答卷的场景,又听说她是在文人墨客畅谈清议的长安月旦上做记录的“迅笔顾郎”时,真如海不免心念一动,这个姓顾的女人大约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样不堪。
只是她和杨骎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又是什么关系呢?杨骎是不是想把她选进女学里来?可是听他刚才话的意思,又好像跟这个女人没什么瓜葛。
真如海决定以退为进继续试探他:“女学毕竟是奉皇后娘娘懿旨重启,我初担纲此大任,有恐犯错,因此来找大人示下。”
杨骎已经懒得去想真如海此举是否是徐相在背后指使,敷衍道:“阅卷这种事太学都有旧例可循,你找几个校书郎官帮忙也就是了,该封名封名,该誊卷誊卷,两人阅一份卷子,有争议就再引入第三人复审,太学的人除了有规避亲眷的,有一号算一号随你抽调,你是副学监大人,在这除了我就你官最大,放手去做就是,别客气!”
杨骎这副坦然的态度倒教真如海哑口无言了。
看着真如海站在那里一动没动,杨骎有心呲哒她一下:“说完了?说完了就忙去吧,怎么你还想留下跟我一起用午膳?”
这招好使,真如海立刻就抖擞起精神劲劲儿地告退出门去了。
杨骎的目光又回到了书案上的信笺上,这是一封远方的来信,信中没有称呼和落款,信笺的右上角盖着着一枚小马样式的印章。
杨骎提起笔又放下,他还是拿不准主意要不要用这匹小马。
这匹脱缰在外,不服管教的小马。
可是眼下,除了这匹小马以外,他确实也无将可遣,无兵可调。
陛下是只给自己下任务,一点也不考虑他杨骎的难处啊。
杨骎下定了决心,提笔落墨写下回信。
打虎,还是得亲兄弟。
真如海出了公署的门去,走出小跨院,心还在怦怦剧烈跳个不停,她自觉刚才自己在屋里掩饰得很好,应该没有被杨骎看出任何不妥来,可是一出来吹了冷风,人登时有些腿软站不稳了,跟着她的心腹侍女立刻搀扶住她不叫她歪倒下去。
真如海刚才和杨骎说话的时候无意中瞥见了他书案上的信笺。
她没有窥探人家书信往来**的恶癖,只是那信笺角落上的印着的小马让她如遭雷击。
那方刻印是出自她手。
真如海擅画不擅书,因此在篆刻一道上无甚兴趣,更谈不上什么造诣。
说起来这枚小马刻印要不是当年……要不是当年和人打赌输了,真如海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拿起刻刀的。
那个人说:“我是属马的,你便刻一匹小马给我吧。”
真如海第一次拿刻刀,那枚小马印章的初印是蘸着自己手指伤口涌出的鲜血盖下的。
一匹鲜红的、脱缰的小马。
尽管功力稚拙,但是一片真心赤诚。
真如海输了那一次,也就输了这一生。
她是奔流向东的海,而他是向往自由的马,两个人不一定能奔到一个方向上去,方向不同,奔着奔着自然就散了。
真如海还以为这辈子都再见不到那匹小马了。
待呼吸喘匀,心跳回稳,她拉着侍女的手郑重嘱咐:“悄悄儿盯着,看学监大人的那封信送到哪里去。”
海,认定了一个方向,是不会回头的,只能奔流到底。
友情提示:小马印章是关键道具,与重要人物有关,与前妻姐和老杨当年怎么一拍两散的严格相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7章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