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赠剑

青岚宗的演武坪,因一人之故,竟成了宗门内最炙手可热之地。

每当那抹苍青身影出现,仿佛连喧嚣的风都会为他静止。廊下、枝头、远处的亭台,总在不经意间缀满各色裙袂。女弟子们低声细语,目光追随着那道清绝身影,脸颊飞红,眸中星亮,却又在他目光无意扫过时,慌忙垂首,心如擂鼓。

“白宗师方才是不是往这边看了一眼?”

“他执剑的样子……当真如谪仙临世……”

离忧站在弟子队列中,挥剑练习,耳畔却总能捕捉到那些细碎的、压抑着激动的声音。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烦躁,仿佛属于自己的某种专注领域被侵扰了。他深吸一口气,将这不讲理的念头归咎于今日剑法进展不顺。

今日,白承亭讲解的是“意”与“形”的辩证。他言语精炼,往往寥寥数语便能点破迷津。轮到离忧演练时,他格外专注,将近日领悟尽数融入剑招之中。他的剑意灵动超逸,已隐隐有了自成格局的气象。

然而,就在他气机牵引至巅峰,剑意勃发欲出之时——

“铮!”

一声细微却刺耳的金属哀鸣,自他腰间佩剑传来。那柄宗门分发的制式长剑,剑身竟微微扭曲,灵光剧烈闪烁,仿佛下一刻就要不堪重负地碎裂开来!剑气随之溃散,功亏一篑。

离忧怔在原地,看着手中这柄几乎被自己剑意撑爆的凡铁,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与不甘。

就在这时,一股清冷的气息自身后靠近,周遭所有的嘈杂瞬间消失。

白承亭不知何时已来到他身侧。他没有看离忧,目光落在那柄灵光涣散的长剑上,金色琉璃眸中无波无澜。

“剑心通明,而器蒙尘。”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演武坪上,“你的剑意,如初生之朝阳,炽烈蓬勃,已有燎原之势。此等凡铁,如何承载你的光芒?强行驱使,非但无益,反而会折损你的锋芒,禁锢你的道途。”

他的话语,并非责备,而是一种冷静的陈述,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透彻。

言罢,在所有人屏息的注视下,白承亭抬起了手。一道温润的流光自他袖中滑出,悬浮于掌心之上。

那是一柄连鞘的长剑。

剑鞘色泽深紫,幽邃如子夜星空,材质非金非木,触手生温,表面有天然形成的、如同命运脉络般的玄奥纹路,细细看去,纹路中竟似有星屑缓缓流转。剑格造型古朴流畅,宛若凤凰收拢的羽翼,中心镶嵌着一粒极其纯净的、内部仿佛封印着一泓月华的透明晶石。

整柄剑并无逼人的锋芒,却散发着一种沉静、浩瀚、包容万物的气息,仿佛它并非杀伐之器,而是某种道理的具现。

“此剑,名‘栖心’。”白承亭的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离忧脸上,那目光穿透了离忧外表的怔忡,似乎直抵他因挫败而微澜的心湖,“它并非诞生于炼器宗的熔炉,亦非取自某处上古秘境。”

他顿了顿,声音里染上一丝极淡的、仿佛追溯往昔的悠远:“那是我筑基之年,于北山绝巅观想百年,见星垂平野,心有所感。遂引九天星辉为火,采山心先天灵玉为胚,不假外物,不借他力,全凭自身心意与道韵,耗时四十九载,方将它从虚空中‘接引’而来。”

亲手接引!以心铸剑!

这番话如同巨石投入湖心,在众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意味着,“栖心”剑从诞生之初,便与白承亭的道心紧密相连,是他生命与道途的一部分延伸!

“它曾随我遍历山河,见证枯荣,也曾在我道心迷茫之时,指引归途。”白承亭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它于我,早已超越兵刃之属,乃是半身,是道侣,是……初心之映照。”

他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凝视着离忧:“你的剑意,至纯至性,锋芒毕露,却失之沉凝,易折易损。‘栖心’之性,沉静如水,浩瀚如星,可纳你之锐气,养你之锋芒,更能助你明见本心,不为外物所惑。”

他上前一步,亲手将“栖心”剑缓缓放入离忧因震撼而微微颤抖的双手中,动作郑重,如同在进行某个古老的仪式。

“今日,我将它托付于你。”白承亭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字字如烙印,刻入离忧的神魂,“望你执此剑,不为斩断因果,而为守护真心;不求解脱束缚,而为寻得……心之栖所。”

剑身入手,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润气息瞬间包裹了离忧。那气息并非单纯的灵力,更像是一种沉静而强大的意志,与他躁动的剑意水乳交融,抚平了所有的不安与滞涩,指引着一条更为浩瀚通达的道路。

离忧紧紧握住“栖心”的剑柄,感受着其中沉睡的、与自己同源共振的力量,以及那份超越言语的信任与期许。这柄剑,承载着白承亭的过去,如今,也将参与他的未来。

白承亭看着他紧握剑柄的手,不再多言,转身离去,留给他一个需要独自消化的空间。

四周的目光复杂难言,羡慕、震惊、探究,但离忧已无心理会。

他只知道,手中之剑,重若千钧。

前路,亦因此而不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无限之万界高校

逆剑狂神

贫僧最善以力服人!

傲气凌神

快穿之女配上位手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何不渡
连载中霺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