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朋友的角度来说,我确实挺喜欢艾尔海森的。
我默不作声地把提纳里倒好的饮料摆到艾尔海森面前。提纳里站的位置离他太远,摆过来不太方便。
“谢谢。”他相当吝啬地吐出两个字。
因为都是熟悉的人,大家吃得很愉悦。
四处都是颇具教令院风格的装潢让我有一瞬觉得回到了还在上学的时候,灯影缭绕,觥筹交错之间大家也在为我的回归而快乐。
柯莱作为寿星坐在主位,连连接受了一大堆礼物,脸比原来更红了,但看上去也很开心。我由衷地为这个坚强的小姑娘感到快乐,连连对她说以后想要赚钱了就找我,我绝对能让她成为和多莉媲美的富商。
须弥特色的枣椰蜜糖相当好吃,我多吃了几块。这种小甜品其实只有我喜欢吃,我一开始还挺好奇提纳里今天居然准备了这么多。
艾尔海森端着一小块枣椰蜜糖摆到了我面前。
我看着大家都在聊天,没有人看向我们这边,这才瞥了艾尔海森一眼,语气松了下来,“挑食啊?”
艾尔海森相当熟悉我的性格,嘴角微微扯了扯,“糖分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我耸耸肩:“我选择性挑食。”
“······”艾尔海森轻哼了一声,“看得出来你的双标。”
我理所当然道:“双标是人的本能。”
他没再说话,因为卡维插了一嘴。
他估计是太高兴了,喝的有点多,抓到我就跟我同病相怜地骂起甲方来。我一边叫提纳里端解酒汤来一边安慰卡维,柯莱也加入战场,悄悄告诉我她真的学不了那么多科目,赛诺在旁边讲冷笑话试图安慰他们,最后变成我一个人应对三个大小孩(柯莱本来就是小孩)。
忙了半天得到柯莱的真挚评价:“清水姐姐,你真是温柔的人啊。”
温柔啊。
我抬起头去看提纳里什么时候回来,冷不丁撞见艾尔海森的眼眸。
他嫌吵坐的离我们远了点,两个人隔着灯火遥遥相望。
我看见他用口型对我说。
“你还学过川剧变脸呢?”
嗯,川剧也是我跟他在很久以前介绍的璃月特色。
还记得啊。
03.
我曾经和艾尔海森的关系还算不错,是朋友,但绝对称不上“好朋友”。
但很神奇的是,我们总是能偶理解彼此。
换句话说,我们是世界上最能够理解彼此的存在了。
我在教令院上学的时候其实是因论派的。因为我总是主张学习历史与社会可以得到事物的潜在规律,掌握了事物的潜在规律就能够掌握世界的规律,往往说到这个时候,我的朋友尼亚和约书亚总是会说我是“目标是星辰大海的王”,而艾尔海森会说我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海盗。
对此艾尔海森的解释是,“试图以一己之力掌控世界的人跟海盗没有什么区别,毕竟他们都是试图从别人手中得到什么”。
“哦,还是有点区别的。”艾尔海森合上书,看着我,黑色的睫毛眨了眨,“区别在于大部分海盗不曾被知识浇灌,而往往读书越多的人疯狂起来越具备杀伤力。”
我对艾尔海森的评价不予置评。
老实说,我并不是那种会在意他人评价的人。
“所以你是在说,你对我的看法毫不在意?”艾尔海森很成功地总结出了这个中心思想。
虽然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我的情商没有低到这种程度,我非常清楚对朋友说这样的话是伤人的,所以我否认了。
“当然没有。”
艾尔海森平静地看着我。
我想了想,有点心虚地补充:“你知道的,我自从跟约书亚吵完架之后就开始在意你们对我的看法了。你们都是我很重要的人。”
艾尔海森看了我很久。
然后他自嘲一笑,扬起眉稍看着我,“他人的看法对我来说也并不重要。”
我觉得他在跟我说反话,所以我提出了我的论点“朋友的看法有一定重要性”并提出了一堆论据进行陈述与证明。
就在我以为艾尔海森听完就要走的时候,他居然当着我的面坐了下来,我们在教令院图书馆的一角开始了辩论。
因为是很小声的辩论,我们俩凑得很近,我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艾尔海森纤长的睫毛和灰色的眉。
“······所以事实证明,朋友只是人生中短暂的存在,而一个人的人格更具备长久性,为了朋友而改变自己的人格······等等,你在干什么?”
艾尔海森看着面前的人越凑越近,眉心微蹙了一下,往后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艾尔海森,你的睫毛和眉毛不是一个颜色的诶。”我冲他眨着眼,故作天真,“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呢。为什么会这样?你染眉毛了吗?”
我当然知道对一个男性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是有些暧昧,但我无所谓。我天生就是这样的态度——我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拉近彼此的距离,无论男女,我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说出那些令人脸红心跳的话,但那只是我的一种社交手段罢了。
艾尔海森是全世界最知道这件事的人。
他当然知晓,我几乎无法与他人共情,我的共情、温柔、撩人还有时不时的暧昧不是因为我的情绪想这样做,而是我的思维告诉我,这样做会更好玩。
我也意识到我们现在的距离很危险——他逃离,我就追,我们都插翅难飞?
好啦,说回正题,我们的距离真的很近。
近到我几乎可以数清楚他的睫毛,看着他那双翡翠一样的瑞丽眼眸,感受到他的呼吸洒在我的脸颊上,带起一股令人脸红心跳的热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