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东君易主(三)

“一群废物!”冯渊破口大骂。他一刻不停地跑向后门,但见门闩推折,桌椅堆叠而震颤,门上已被凿破几个窟窿。他神色大变,忙避向侧边短墙,却未等家丁送来垫脚的桌椅,已看见士卒从不远处肩接攀爬登墙。冯渊心下一急,也不知从哪里生出一股力气,夺过下人手中的条凳就往墙壁撞去。泥土砌成的墙壁应手而碎,继续迭捣数下,终于开出一个勉强容身的大洞。冯渊不遑细想,仓皇从中钻过,在众目睽睽之下向窄巷奔去。天寒地冻,冷风几乎要将他的肺脏灌得炸开,冯渊的衣袍湿透、凉透、干透,又再次被打湿。不知跑了多久,他终于在窄巷尽头瞧见一对熟悉的身影,“薛公!知秋!”

冯渊缓下脚步,这才发觉满身疼痛。他向后看,见身后没有士兵追来,向前看,见薛蔡二人与自己一般狼狈,于是立刻恢复起往日的神气,歇斯底里地怒吼道,“一定是江永干的!他想专权擅威,便要置我们于死地!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便是如此,又能如何?”见冯渊情绪如此失控,薛青玄也紧锁眉间,不耐烦道,“京中兵权尽操于江永之手,我们势单力孤,如何与之抗衡?为今之计,只有——”

“只有什么?难道向他求和不成?”冯渊绷起咬筋,将臼齿磨得咯咯作响,“不行!我宁可死,也绝不向他屈服!”

“事已至此,说这些话还有何意义?”薛青玄面色愈发难看,“收拾一下,先准备进宫面圣吧。”

岳维申走进裬恩殿偏殿时,他们刚刚饮尽一壶茶。太常博士正要去泡新的,被江永拦下,“叶博士,不必劳烦,你先回去休息吧。”

叶博士知趣地躬身告退。江永目送他走远,转头望向维申,“如何?”

“江总督,大红门的外马已经备好了。”

“嗯,那便走吧——景桓,你怎么了?”

煜阳看向适才自己起身时带翻的一应茶具,不由涨红了脸,“恒之叔叔,这……真的没有问题吗?”

“大风吹倒梧桐树,还怕旁人话短长?”岳维申哈哈一笑,“走吧,不久圣旨就该到了。”

江永奉旨回京处理兵变,先张贴布告晓以大义,后缉捕要犯以儆来者,一夕之间,祸变烟消火灭。纵有颇多人口出微词,言“官绅逢劫,而庶民与皇宫寂然无事,什物虽被抢掠,而人命乃竟无伤”,也无人胆敢面刺江永。大家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地看着前往钟山勘陵的人换成冯渊,看着在他走后,内阁立刻开始对京城围困期间的脱逃者、渎职者、投顺者质明究办,又看着还未抵达钟山的冯渊被缇骑押进了诏狱,连进宫自陈清白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冯渊身为兵部尚书,前方官军战败,他要负识将不明、错失战机的责任,京城告急之时先于圣驾避狄之游,则更是罪加一等。如今江永道长而冯渊道消,三法司的官员自然将怯战脱逃、党同伐异、贪赃枉法,乃至欺罔、僣越、狂悖、专擅等一应罪名全都安到他的头上。定罪文书的草稿送进内阁,薛青玄阅后,一言不发地交到江永手中。江永细细读过,赞许道,“法家断案良佳。”随手又在末尾批注六个大字——“再查通敌之嫌。”

于是法官又马不停蹄地四处搜证,竟果然在冯渊的书房中寻到了他与大宣叛臣、如今景朝的礼部尚书冯铨勾连的确凿证据。昔日冯渊寓居台州,见南朝江河日下,以为亡国之日不远,遂潜通降表于北,闻以江东虚实——冯铨荐他做景朝军前内院的书信明明白白地搁在薛青玄的案头,两位阁臣相对而视,满目皆是难以置信。

“江阁老,难道你也不知?”

薛青玄语带讥嘲,江永只得还之以淡然。“不曾知晓,”他摇头道,“此人交通鞑虏,潜谋叛逆,负国陷民,罪无可逭,不杀不足以泄神人之愤。”

林又汲看见陈公明递上的驾帖,突然清醒了过来。

冯渊罪大恶极,杀之不俟终日。江永话音刚落,三法司即刻定案。他们亲自誊写正式文书,加盖印章密封后送呈宫内。彼时林又汲病得昏沉,批准三法司拟议的事情自然是陈公明代劳。依例,决囚之日,刑部尚书需进驾帖覆奏,交由皇帝朱笔勾决。若皇帝心生慈悲,或可法外开恩,赦免重犯死罪。陈公明领着驾帖走进内殿,本以为不过是在皇帝面前走个过场,却未料林又汲清醒了过来。

这些日子,林又汲的身体每况愈下。他的额角和脖颈长满了红疤,胸背和四肢上更有许多铜钱大的红点。浓苦的汤药接连不断地灌进他的口中,收效却微乎其微——他的□□与精神都在不可挽回地衰败下去。如今的林又汲皮肤又黄又紧,勒得额头凸出,颧骨高耸,就连牙齿也向外挤着,唯有双眼塌陷下去。陈公明时常走近瞧他,每一次凝视,都觉得他越接近骷髅一分——而他的精神也是如此。出京之前,因为罹患隐疾与乱服丹药的缘故,他不是在疼痛中大喊大叫,便是在高烧中胡言乱语。等到西狩东归,他就开始大烧大吐,镇日躺在榻上沉沉昏睡,别说处理政务,便是进食穿衣都无法自专。偶尔清醒,便觉得浑身骨头酸痛不已。他疲倦得很,没有力气说话,不住的只是低哼。“快结束吧,结束了,你也解脱,我也解脱。”陈公明见他如此,在心里默默地念道。他和满朝的官员、江南的士子、全国的百姓一样站在行将崩溃的堤坝前,看高涨的河水挟千钧之力奔冲而来,一面提心吊胆着堤坝倒塌时的那声巨响,一面又想,与其这般毫无意义地硬撑,不如让洪水冲个痛快,届时生也好,死也罢,都随他去。

偏偏是这样的时刻最难熬,有时见潮水微有回落,竟反而觉得可惜。

林又汲醒来时,他只觉浑身酸痛,四肢一点也移动不得。他盯着陈公明一个劲地瞧,瞳眸沉暗得紧,几乎透不出一点光。公明俯身到他唇边,听弘光帝用细弱的声线喘道,“冯渊……有过……但……罪不至死……”

陈公明尽量用恭顺的语气掩盖自己的不满,“冯渊通敌叛军、动摇国本,如得陛下赦免,王朝威信何存?”

“你们……捏造……想要……死……”

“冯渊叛国之事已经勘实。显证俱在,陛下尽可派人查验。”

林又汲不再说话,只有泪水在他的眼里闪出一点点亮。

拼命想要留下的,究竟是冯渊的性命,还是自己的权力呢?陈公明没时间为他分辨,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后,取来朱笔代批了驾帖,转身向外走去。

王秉忠冒冒失失地闯进来,闻见林又汲身上散发的腥臭味,不由泛起恶心。他皱眉倒退几步,转头看到干爹几乎要杀人的目光,“厂……厂公……”

陈公明示意他随自己走出殿门,寻得僻静无人之处,一耳光扇在对方脸上。王秉忠匍匐在他的脚边不敢抬头,直到被问“发生什么事”的时候才小声应道,“干爹,冯渊死在诏狱了。”

曾经显赫一时的权奸冯渊死在无人在意的深夜,肆虐的恐惧撕碎了他。陈公明赶至诏狱时,首先注意到的是他那双被老鼠啃咬得血肉模糊的双手。沿手臂向上看去,破烂的号衣上涂满了秽物,在冷窖里硬得像一块铁。昏黄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浮肿,灰白,在死亡的削刻下变得模糊而难以辨认。唯有那双圆眼至死都瞪得宛若铜铃,然而如果走近去瞧,会发现正在他的眼皮底下,还残存两道浅浅的泪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何处问长安
连载中不窥园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