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乍一看生机勃勃,其实是很贫瘠的。植物无处不在,但这些植物全是自然演化,未经人工培育(他们也没那个技术),不仅大部分都不能吃,还榨干了土地的养分。作为一个纳美/人部落,生于丛林其实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因为伊娃信/仰不允许他们刀耕火种,环境地形不允许他们驯畜放牧,于是他们只能钻研狩猎技术。可惜部落最大狩猎范围内猎物总量必然是有限的,而一旦猎物死去,这缺口不仅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还会越来越大。动物也会趋利避害,这里死多了是会跑的,哪怕是不跑吧,动物的生长也需要时间,纳美/人作为温血生物,饭却是不能断的,断了就很容易饿死。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果便发生了:哪怕再讲究清洁环保可持续,再是伊娃保佑,奥马迪卡亚部落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竭泽而渔的窘境。这就是丛林狩猎文明的局限,他们是真的供不起那么多人。
在天外来客到来之前,摆在部落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集体背井离乡去供得起他们的地方,比如可以放牧或是耕种的平原地区;第二,减少人口总量,比如部分人离开部落自谋生路、计划生育、与其他部落发生战争、一场传染性疾病等等。这两个选择乍一看不怎么样,仔细一看还不如乍一看,反正大家是一个都不想选。这时候天外来客出现了,他们从天而降,犹如机械降神,带来了第三个选择。
——首先,作为一个基/地,地狱之门里的食物当然不可能千里迢迢地进口,而是会根据当地环境选择适合的种子幼苗,予以培植。项目组的专/家一通忙活,温室大棚盖起来,共/和国几千上万年择优培育的食用植物与畜牧落地生根,一根玉米有纳美/人的巴掌那么大,玉米粒圆/润饱满得像十八岁姑娘的小/脸。纳美/人从未见过这种植物,挺好奇地去参观,专/家组闻讯火速赶来,提取纳美/人组/织做测试,测试完十分欣慰:这些你们能吃,并热情地给他们打包装袋。潘多拉项目主管很快就听说了这件事,第二天,一辆运输机在奥马迪卡亚部落驻地降落,机舱里装满了玉米。
——其次,爆能枪这玩意儿是真的好用,至少对于比较弱鸡的猎手(即没有弓箭类特殊能力的普通或精英级纳美/人土著)而言,绝对比弓箭要好用得多,更别提/枪上还附带各种使人能打得更准的黑科技。作为共/和国公/司,地狱之门基/地当然不缺乏体格跟纳美/人差不多的保安,也更加不会缺乏与保安们体格配套的大号爆能枪,于是很快的,哪怕是奥马迪卡亚部落最逊的猎手都可以做到独自打猎,至少在短时间内,人人都可以自力更生地填饱肚子。
——又次……
总而言之,地狱之门基/地与奥马迪卡亚部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在这段时期中,基/地蓬勃/发展,部落欣欣向荣,一切问题都被掩盖,就像礁石沉于水下一样。直到某一阴差阳错之事/故的发生。
彼时奥马迪卡亚部落已经允许不想打猎的族人去地狱之门基/地做工,基/地当然敞开大门欢迎——哪怕机械化程度再高,人工依然不可替代,可是此地太过遥远,人工稀少且昂贵,他们确实人手不足。纳美/人勤劳肯干,淳朴听话,素质水平是低点儿,但素质水平可以培训啊!直到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某个纳美/人在搬运时摔了一跤,把他搬运的铅罐摔裂了。
是的,铅罐。这个罐子必须要用铅来做,而且必须是特制的铅,因为里头装的是长途运输舰的燃料——也就是高能核燃料。
这里必须提一句,地狱之门基/地里的搬运工分两种,一种是有证的,一种是无证的。无证的搬运工差不多就是普通搬砖的,有证的搬运工则需要细分,部分人负责操作机械打包装箱,部分人负责操作机械整合装车,部分人负责操作机械运输。由于二者的效率和作用有别,这两种搬运工会应用在不同情况里,平时所接受的也是不同的安全生产类培训,领的更是不同的薪水。简单来讲,人家是专业的。
如果换个正儿八经的搬运工,人类也好,其他受过现代文明深度熏陶的异种也好,哪怕不懂铅罐的内涵,也能看懂铅罐上的标识,可惜这个纳美/人本来不是负责这项工作,这次不过是热心帮忙,并且所帮之忙也仅仅是搬个砖而已,所以他并不懂这些。这人不仅不懂,还颇为好奇那条缝里亮闪闪沉甸甸的究竟装了些什么,于是他很自然地往里瞅,瞅了半天也没瞅出名堂,只觉得眼睛疼。班组长见此情景,过来一看,当场吓呆,半晌才颤巍巍拉了警报……
就像燎个水泡并不致命,大面积烧伤却很容易死人一样,卡米诺人能够制/造阿凡达,共/和国人能够治愈癌症,却很难修复深度核辐射造成的DNA损伤,尤其是这损伤竟是如此之深入彻底的时候。班组长半边身/体形如溶化,被送回科洛桑医治,往后余生恐怕都需要靠义体生活,纳美/人则很快翘了辫子,死状惨烈,痛苦无比。然后……麻烦就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