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夏风拂院,梨荫忆旧语

风从院外吹进来,带着月季的花香,吹得红头绳轻轻晃,廊下的画也跟着动了动,像是在回应他的话。陆昭喝着绿豆汤,看着院里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宋茜和李静怡肯定能看到,看到这满院的生机,看到这温暖的念想,看到她们的故事,正在被新的人记着,正在被新的岁月温柔地延续。

第五十五章秋月满庭,故人如约归

转眼就到了秋天,枫桥镇的树叶渐渐变黄,一片片落在青石板上,铺出一条金色的小路。陆昭每天都会去小院扫落叶,把廊下的石阶扫得干干净净,再把梨树下的落叶堆在一起,等着晒干了用来引火——当年苏砚总说,梨树叶引火最好用,烧起来又旺又没有烟,如今陆昭也学着他的样子,把落叶仔细收好,像珍藏着一段珍贵的回忆。

九月初九那天,是重阳节,陆昭一大早就去镇上买了重阳糕和菊花酒,打算去后山给宋茜和李静怡送些,再去小院待一会儿。刚走到巷口,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车上下来,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正是沈清辞。

“清辞,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十月才回来吗?”陆昭快步走过去,笑着说。

“我提前把工作做完了,就想着早点回来,跟你一起过重阳节,”沈清辞笑着说,把行李箱递给陆昭,“我还带了些城里的菊花,咱们可以插在小院的花瓶里,跟当年一样。”

陆昭接过行李箱,领着沈清辞往家走。巷子里的落叶已经被扫开了一条小路,两边的屋檐下挂着晒干的玉米和辣椒,满是秋天的气息。“你回来得正好,我刚买了重阳糕和菊花酒,打算去后山看看她们,”陆昭说,“小院里的梨熟了,我昨天摘了些,放在家里,你等会儿尝尝,比去年的还甜。”

“是吗?那我可要好好尝尝,”沈清辞笑着说,“念念和她妈妈还好吗?上次你在电话里说,她们经常去小院玩。”

“都好,念念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昨天还来给我送了她画的梨,画得跟真的一样,”陆昭说,“林晓也常来帮我打扫小院,有她们在,这院子热闹多了。”

回到家,陆昭给沈清辞倒了杯热茶。沈清辞喝着茶,看着桌上的重阳糕,笑着说:“陆昭哥,我这次回来,还带了一个好消息——我写的《枫桥镇的时光》要再版了,出版社还想让我回来办个签售会,就在镇上的书店,到时候咱们可以邀请镇上的人都来,跟他们说说宋茜和静怡的故事。”

“真的吗?那太好了!”陆昭高兴地说,“镇上的人都很想念她们,要是能让更多人知道她们的故事,她们肯定会很开心的。”

第二天一早,沈清辞就和陆昭一起去了小院。推开院门,沈清辞就看到廊下挂着的念念的画,还有梨树枝上系着的红头绳,笑着说:“陆昭哥,你把这里打理得真好,跟我离开的时候一样热闹。”

“念念的画是她上次来画的,红头绳是茜丫头生日的时候系的,”陆昭说,“我还把你写的书放在廊下的石桌上,每天都翻几页,就像你还在这儿一样。”

沈清辞走到石桌旁,拿起书,翻开里面的夹页,里面还夹着当年她留下的纸条,纸条旁边多了几片梨树叶和牡丹花瓣,都是陆昭这些年收集的。“陆昭哥,谢谢你,”沈清辞轻声说,“谢谢你一直记着她们,一直照顾着这个小院。”

“我们都是朋友,说这些干什么,”陆昭笑着说,“走,咱们去摘梨,尝尝今年的梨甜不甜。”

两人走到梨树下,沈清辞踮起脚尖,摘了一个黄透的梨,用袖子擦了擦,咬了一口,清甜多汁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让她忍不住点头:“真甜!比去年的还甜!陆昭哥,你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啊?”

“哪有什么秘诀,就是每天都来浇水,偶尔施点肥,”陆昭笑着说,“当年静怡总说,梨要用心种才甜,我就是照着她的话做的。”

摘完梨,沈清辞和陆昭一起坐在廊下,喝着菊花酒,吃着重阳糕,聊着天。沈清辞跟陆昭说起城里的变化,说起出版社的事,陆昭则跟沈清辞说起镇上的新鲜事,说起念念和林晓的趣事,两人聊得不亦乐乎,像当年一样热闹。

“陆昭哥,明天咱们去后山看看她们吧,”沈清辞说,“我带了再版的书,还有念念画的画,想给她们看看。”

“好,”陆昭点头,“我明天再买些青团,咱们一起去。”

第三天一早,沈清辞和陆昭提着竹篮,往后山走去。竹篮里放着重阳糕、菊花酒、青团、再版的书,还有念念的画。走到墓碑前,沈清辞蹲下来,轻轻拂去碑面上的落叶,笑着说:“宋茜,静怡,我回来了。我把咱们的故事再版了,以后会有更多人知道你们的故事,知道这个小院的温暖。”

她把书和画放在碑台上,又把菊花插在碑旁的泥土里,轻声说:“这是念念画的画,她是住在镇上的一个小女孩,经常去小院玩,她很喜欢你们,还说要听你们的故事。等下次她来,我带她来看你们,好不好?”

陆昭把重阳糕和青团放在碑台上,又倒了两杯菊花酒,放在碑前:“今天是重阳节,咱们一起喝杯酒,吃块糕,跟当年一样。今年的梨熟了,很甜,我摘了些放在家里,等会儿回去给你们留着。”

风从山间吹过来,带着菊花的清香,吹得书的书页轻轻翻动,像是在回应他们的话。沈清辞靠在陆昭的肩膀上,轻声说:“陆昭哥,有你在真好,有这个小院在真好,这样我们就能一直陪着她们,一直记着她们。”

陆昭点头,眼里泛起泪光:“是啊,只要我们还在,只要这个小院还在,她们就永远不会离开,她们的故事就永远不会结束。”

从后山回来,沈清辞和陆昭一起去了小院。沈清辞坐在廊下,翻开《枫桥镇的时光》,轻声读了起来,读的是当年她们一起放纸鸢的章节。陆昭坐在一旁,听着沈清辞的声音,看着院里的梨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清明,宋茜和李静怡牵着纸鸢线,在梨树下笑着跑着,沈清辞和柳如眉坐在廊下,看着她们,苏砚在院里劈柴,整个小院都满是热闹的气息。

“陆昭哥,下个月的签售会,咱们可以把小院里的糖画工具带去,”沈清辞合上书,笑着说,“我跟你学画糖画,给来的人画蝴蝶和兔子,就像当年静怡那样,让大家都感受一下这里的温暖。”

“好啊,”陆昭笑着说,“我这几天就把糖画工具擦干净,再准备些糖浆,到时候咱们一起画,肯定能让大家开心。”

接下来的日子,沈清辞一边忙着签售会的准备工作,一边跟着陆昭学画糖画。一开始,她画的蝴蝶歪歪扭扭,糖浆还总滴在石板上,可她没放弃,每天都练习,慢慢的,画的蝴蝶越来越像,连陆昭都忍不住称赞:“清辞,你画得越来越好了,跟静怡当年画的差不多了。”

沈清辞笑着说:“还是陆昭哥教得好,要是静怡看到了,肯定也会夸我的。”

签售会那天,镇上的书店挤满了人,有镇上的老人,有年轻的姑娘,还有像念念一样的孩子。沈清辞坐在桌子后,给大家签名,陆昭则在一旁画糖画,蝴蝶、兔子、鲤鱼,一个个生动的糖画从他的勺子里出来,引得孩子们围在一旁,叽叽喳喳地喊着“我要蝴蝶”“我要兔子”。

念念也来了,她拉着林晓的手,跑到陆昭身边,笑着说:“爷爷,你画的糖画真好看,跟姐姐画的一样!”

陆昭笑着给念念画了一只蝴蝶,递给她:“快尝尝,甜不甜?”

念念接过糖画,咬了一口,笑着说:“甜!比我吃过的所有糖都甜!”

沈清辞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对着陆昭笑着说:“陆昭哥,你看,她们的故事,正在被更多人记住,她们的温暖,正在被更多人感受,这就够了。”

陆昭点头,眼里满是欣慰——他知道,宋茜和李静怡肯定能看到这一切,看到这个热闹的小镇,看到这些温暖的人,看到她们的故事,正在枫桥镇的岁月里,永远地流传下去。

第五十六章冬雪覆院,岁月共白头

冬天很快就来了,枫桥镇又下起了大雪。一夜之间,整个镇子都被白雪覆盖,小院里的梨树也被雪压弯了枝丫,像披着一件白色的棉袄。陆昭一早就在院里扫雪,沈清辞则在厨房里煮红豆汤,空气中弥漫着红豆的甜香,像极了当年宋茜和李静怡在的时候。

“陆昭哥,红豆汤快煮好了,你进来歇歇吧,”沈清辞站在厨房门口,对着陆昭喊道,“外面雪大,别冻着了。”

陆昭放下扫帚,走进厨房,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还是你煮的红豆汤香,跟当年如眉姐煮的一样。”

“我也是照着你说的方法煮的,加了点陈皮,”沈清辞笑着说,给陆昭盛了一碗红豆汤,“快尝尝,是不是你喜欢的味道。”

陆昭接过碗,喝了一口,红豆的甜混着陈皮的清香,暖得从喉咙一直热到心口:“是这个味道,跟当年一样。清辞,谢谢你,这几年有你回来陪着我,陪着她们,我心里踏实多了。”

“陆昭哥,我们是朋友,说这些干什么,”沈清辞说,“以后我每年都会回来,春天陪你看梨花,夏天陪你采菱角,秋天陪你摘梨,冬天陪你贴春联,咱们一起陪着宋茜和静怡,一起把这个小院打理好。”

陆昭点头,眼里泛起泪光:“好,咱们以后每年都一起过,热热闹闹的。”

吃完红豆汤,沈清辞和陆昭一起去了小院。他们把红灯笼挂在门楣上,又把春联贴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今天今天星闪闪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荷碾
连载中不爱吃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