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村中人都说人和动物相处久了,自然也会通晓动物的所思所想。

秦随愈自小家中就养了牛,自是十分熟悉。只见棚中的母牛不安地低垂着头,时不时地用一双乌黑的牛眼打量着秦随愈。

秦随愈仔细观察,而后才明白过来,这母牛八成是饿了。秦随愈往牛棚前的菜地望去,只见地里干干净净一根杂草也无。

为牛割草吃就成了秦随愈当下第一要事。

他拿起木栏旁的镰刀,将上面的草叶清理干净。

草这种东西遍地都是,但秦随愈给牛割草可不是随随便便,干枯发黄的草不行,必须是水嫩嫩的。春秋季还好说,像现在这样干旱的天哪里找得到水嫩的草。

村庄北面山脚处不朝阳,秦随愈家在那儿有几块不大的菜地。以往,秦随愈在那里能寻得到牛吃的草。他便只拿了镰刀,其余什么也不带。在堂前与柳春香打了个招呼,戴上柳春香塞给他的草帽后,出门寻草。

有了草帽的遮掩,刺眼的光亮显得柔和,不至于让人睁不开眼。越往北走屋舍便越加稀少,远处的山林青黄相接。

看到不远处有一片树荫,秦随愈加快脚步。他放下镰刀坐在地上,将草帽拿在手中扇风。

秦随愈环顾四周,才发现此处是山坡之下,他正坐在小路旁,路旁还有一条蜿蜒流动的小溪,似有潺潺之音。草帽扇出的风在他的脸上轻抚。

秦随愈的心中莫名涌现出一种熟悉的感觉,这样的景象,还有他现在的举动,都好似曾亲身经历,只是少了些东西。

望着眼前的景色,秦随愈想起了何卢青讲的故事。何卢青说的那些精怪就来自于山间,其中有一种叫疣蛇的妖怪会把进入山里的小孩的眼睛抓瞎然后拖走。

秦随愈笑了笑,他现在还真想见见那个精怪到底长得什么模样。

秦随愈在地上躺了许久,山坡上传来的细微的刨土声让他警觉起来。他抬头往山坡上瞧,却很难在树林掩映之间发现什么。

又有一阵稀碎零乱的声响传来。

秦随愈猜测,或许是有人在刨野菜。

当地里的菜不够吃的时候,村里的那些老婆子妇人们就会刨野菜下饭,村里人之间也会互相救济。

秦随愈闭上眼,依旧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

这时,从山坡上传出说话的声音,听得出来是个嗓音难听的女人,另一人也跟着附和。

“刚才我还没说完嘞,那个蓝袋子可真不是个东西。”

蓝袋子?

秦随愈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妇人嘴里骂的应该是学堂里的学究。

学究们穿衣会更讲究一些,他们总用长衫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可不就像个布袋子?

“看上去人模人样的,其实一肚子脏水,呸!”

“就是,人都来村里了还狗眼装瞎子呢。”

秦随愈顿觉无语。

他坐起身,显然那两人并未发现秦随愈的存在,骂声还在持续不断,连带着刨土声都大了不少。

秦随愈无奈,只好随手捡起一块石头丢进身后的溪水之中。石头落水的声音很大,那烦人的聒噪声终于消失。

两名村妇受惊不小,便也不再言语。

秦随愈将草帽戴好,沿着这条小路再往前走便能到北面的山脚处。

山是没有名字的山,但那里却是村庄北边最偏僻的所在,有充当分界线的作用。

村里人都说,谁家田地分在那里就算谁家倒霉。不只是因为距离远,关键那里野兽最多。秦随愈家的菜地就经常被野猪们光顾,为此秦向祖可没少忙活,好不容易才让野猪收敛下来。

在树荫下乘凉许久,缓解了一些炎热。他折断一根枯草叼在嘴里,慢悠悠地走。

走到菜园处时,秦随愈却愣在了木栏前。

一边井井有条,种下的菜皆是排列整齐。而另一边则是惨不忍睹,地里的菜像是被车轮碾压过,其中有些菜叶还残缺着,泥地里零乱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小坑,看上去像是某种动物的脚印。

秦随愈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想到变故会来的这样快。那块惨不忍睹的菜地正属何由军家中。

秦随愈看着隔壁菜园弱不经风的木栏,转头就走进了自己家的菜地里。

只见菜地里的草不说是长成一片,就连凑成一捆都难。这还是其次,秦随愈又发现木架上的黄瓜竟少了两个。

眼下,秦随愈只想到一种可能。应该是柳春香来过,她摘走了黄瓜顺便清理了杂草。

秦随愈有些不甘。如果这里也没有草,他倒是还能想到一个地方,但他对那里避之不及。

走回家后,秦随愈没有进门,他坐在自己家的院门前低垂着头。

天气太热了,可以等山脚下菜地里的草长出来之后再割也不迟,又或者等天气转凉,把牛直接带去田中吃草……

但秦随愈知道自己没有那样好糊弄,他撑着下巴望着家门口的那条他走了无数遍的路,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沿着这条路往前走,便是学堂。

学堂离秦随愈家比较近,但他每每从那里路过时总能碰见村长,而后他便会快步返回绕远路回家。

虽然只是远远看着,但秦随愈对学堂的外观还是有些印象。很大,墙也很高,灰墙黑瓦,还有在其一旁紧挨着的竹林……

若要去,这样热的天总该不会再遇见村长。若要说不去,学堂墙边长出的草却实在是肥美,他家的牛也该吃上几顿好的。

秦随愈正在为难之际,院内传出的牛叫声似是在催促着。

秦随愈拨弄着石头的手停住了,他握紧了镰刀的刀柄,起身向前走去。他走得不算快,甚至还十分拖延。

只是在学堂的墙边割一点草而已,就算有人看见也无妨。

秦随愈常听人言,村中修建得最好的两座建筑便是神庙和学堂。

拜神庙敬神佛,入学堂受教化,村中人眼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如此。

神庙是自村庄建立之初就有的,只是后来增补了好几次才有了如今的气派。而学堂是十年前才建成的,那时正值崇文之风盛行,朝堂大力普及文化教育,乡下兴建学堂屡见不鲜。

秦随愈听村里老人说过,村中学堂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一座宅邸,后来那户人家不知为何人走宅空了,保长见这宅院闲置实在可惜,便将学堂建于此处。

不多时,秦随愈眼前赫然映入一片灰墙黑瓦,再往前走便是学堂的后院。竹林笼罩之下,倒显得此地颇有些许诗意。墙旁转角处,一片翠绿如流。

秦随愈看向那片草丛,便觉得这一趟没白来。

走到草丛前,秦随愈又仔细打量着这后院的围墙,很高。他若是想翻上去恐怕也有些困难。

周围十分安静,秦随愈收回望着高高墙头的视线,正欲拿起镰刀,忽而从学堂内传出的声响惊动了他。

秦随愈向墙边贴近了一些,只听那声响整齐而又明快。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

秦随愈听得云里雾里,愣愣地听了许久,直到声音消失后他才回过神。

上次何卢青读的东西他也不太能听懂,但这次不一样,他分明听见了好几种不同的声音在读同一种东西,整齐划一,铿锵有力。

秦随愈有些茫然,明明每个人都不一样,却有一种东西能将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像学堂里百余位学子那样。

是什么东西能把这么多人汇集在一处?秦随愈心生好奇。

而现在他忽然萌生出一种想法,这种想法促使他将镰刀放在一旁,嘴里的枯草也吐掉了。走过后院绕了一个弯,秦随愈向着学堂的正门走去。

他今日倒想看看,这座能容下百余人读书识字的学堂到底如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特种战兵

逍遥四公子

大秦之无尽传承系统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你是我的难得情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横槊奏歌
连载中月映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