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 74 章

元春在康泰殿等消息等得心急如焚,却左盼右盼看不到小夏子回转,不由得后怕起来。

她这一步十分凶险,却也是不得已,三年前家中本来已经走了甄太贵妃的路子,通过小选之后先进其宫中做女官,再找个合适的时机求得上皇的恩典赐给新皇做妃子,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耀地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此向新皇投诚。

身负家族如此重担,元春自然不干不小心,却不料事情从一开始就出了差错,直接被当今的皇后娘娘选入康泰殿,被封为女史,只在皇后宫中里负责一些书写诏令接引前来拜见的宗族贵妇之类,别说见到上皇了,就连圣上的面见一面也难。

原本还想通过甄太贵妃的关系调动一番,却不料后来出了南安郡王一事,甄家在朝堂上帮着南安郡王府一事,惹得圣上不快,后来更是因其牵连,连一向十分受上皇宠爱的甄太贵妃也受到牵连,被禁足十日,罚去俸禄一年,自己都焦头烂额了,更是问不上皇后宫中一个小小的女官。

眼见事情就这样耽搁下来,自己也一日日地年岁渐长,元春心中怎么能不着急。在宫中苦苦寻求机遇无果之后,只能将目光转向外面来。

只可惜这一代贾家的男人都没有能在朝堂中说得上话的,下一代又还没长成,而唯一有资格进宫的祖母——荣国公老太太又年事已高,与如今中宫的皇后娘娘关系平平,轻易也进不得宫。

一时间,元春在宫中的处境可谓是孤立无援。

今日突然听闻当初祖母为自己相中的那位林家远亲的小郎君的母亲要来康泰殿谢恩,一时间百感交集,若是当初由着祖母安排嫁给了那位,现在进宫谢恩的诰命夫人也会有自己的位置——偏生那位名为林琬的小郎君现在还如此年轻,假以时日,多在军中打熬几年,再加上他们贾家在军中的关系运作一番,日后得个侯爵的爵位也未尝不可能,到时候自己就是实打实的侯爵夫人,而不是如现在一般,毫无希望地蹉跎在这深宫之中……

有此因由,她实在不愿意在这种时候撞见那位小将军的母亲,当初祖母通过姑父试探那位小将军的口风,其母必然是知晓的,若是被对方知晓自己的如今的处境,回去心中还不知怎么嘲笑自己呢……

可偏生一向防自己防得甚严的皇后娘娘却偏偏亲自点了自己的名字去接引那位云老夫人。

在看到对方的一瞬间,她几乎以为是春喜领错人了——实在是那位云老夫人是在不像是一位将遗腹子独自养育成人的寡妇模样,那一双清透灵动的双眸实在是不应该出现在一位足足快有四十岁的夫人身上。

观其言行,虽然拘谨僵硬,身上的气质却闲逸纯净,并无太多被世事磋磨的痕迹,显然在家并无其他烦心事,一向自在随心惯了的——让人看了心中好生羡慕。

相比之下,自己也曾在家被娇养惯了的,如今只进宫三年,却已经是看遍世事,心里交瘁,再不复从前在家做姑娘时的快活……

只看着那位云氏,元春就情不自禁地回去幻想,若是当初父亲没有从中插手,而是随了祖母的安排,那云氏的今天想必就是自己的明日,那该有多好……

可惜这都已经不可能了……

如此想着,原本已经认命的心又重新不甘心地跳动起来。

一时热血之下,听闻此次小将军也陪同母亲一同前来,此时正在宫门外守候的她,居然以金银贿赂了殿中负责跑腿的小夏子让他去宫门处伺机接触那位小将军,以两家那点微薄的交情为自己转交一份家书。

做出这样大胆的举动之后,元春整个后背都惊出一身冷汗,等到后面再送云氏出康泰殿的时候也是心神不宁,差点没带错路。幸而云氏也是初次进宫,这才没看出端倪。

不过元春这点小小的异样自然瞒不过他人,很快就有人将这一小插曲报到了皇后面前,不经意般地说起,供贵人取乐。

皇后唇角喊着笑意,静静听完十分会来事的宫娥取笑那贾女史进宫这么多年了居然还能带着人走错路,并不言语,只在对方说完之后赏了一盘糕点就让对方退下了。

等那宫娥高高兴兴地走了之后这才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柔太妃。

“宫里的丫鬟们不成体统,倒让太妃看笑话了……”

“哪里……”

柔太妃一双桃花眼中水光闪动,眼波流转之间俱是风情,又兼身形纤长,即使已经年近四十,眼角已经有了明显的细纹,却不掩其如同蒲柳一般婀娜的身姿,举手投足间不自觉都带着江南水乡那种特殊的韵味,令人见之忘俗,即便实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容貌姿态也是独一份的。

皇后见状心中暗叹,只看容貌,也难怪能生出那样霞姿月韵样的五皇子,也难怪即使这么多年柔太妃的态度一直冷淡,上皇却一直将对方记挂在心上。

若不是甄太妃的母家势大,柔太妃出身低微,又实在是个对争宠一事毫不上心的,当初贵妃的位置到底是谁坐还不一定呢。

而方才那位新晋云麾将军之母云氏比之柔太妃虽然看起来年轻不少,容貌也算出挑,却少了那一分让人移不开目光的风韵……

不过,仅是这样,也足够让人羡慕,连她都有些心动,起了心思想要日后在宣召进宫后私下讨教一番对方的保养秘法……

想到这里,皇后猛然意识到自己的目光停留在柔太妃身上的时间太长了,忙端茶轻轻抿了一口掩饰自己方才的失态。

而发现了皇后这一举动的柔太妃却并不以为意,只自然地结果方才的话继续说道:“只看这后宫紧紧有条,就可知皇后娘娘御下有方,我等姐妹能在后宫安然度日,还要多谢皇后娘娘终日的费心操劳……”

皇后娘娘听了这话,抿唇一笑,这宫中,上赶着讨好的人多了,好话听了一箩筐,却只让人心烦,哪里有柔太妃这样让人听了心里熨帖。

原本入住中宫之后还以为当初在上皇宫中宠绝后宫的柔妃是个多么目下无尘难以相处的性子,结果接触下来之后才发现——这柔太妃实在是个妙人,知世故而不世故,是后宫中难得清醒的人物,也难怪这么多年了,在后宫中一直屹立不倒。

皇后原本因为贾元春大胆的举动而有些气闷的心情顿时在柔妃柔柔的声音中消散了不少。

这贾元春的野心几乎已经是刻在脸上深怕别人不知道,若不是对方出身荣国府,是上皇心中器重的老臣的后代,皇上又发了话,当初她可是万万不敢从甄太贵妃手中截胡,将这个烫手山芋要到自己宫里,凭白给自己找不自在。

只不过,当初甄太贵妃的态度也十分令人耐人寻味,只是不知道贾元春自己知不知道了。

略过这一茬,皇后将注意力又转回了柔太妃身上。

这一大早得救过来,只是陪着喝茶显然不太可能,显然是有事相求,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事情,只是希望不要太过让人为难才是。

要知道虽然上皇退了位,却并没有另辟宫室,他的一众后妃却仍然占据着宫中的主殿,可怜皇上登基足有三年,后妃却都偏居一隅,挤在几座小小的宫室内,十分憋屈,却在上皇的威慑下不敢有所怨言,但难免增加不少事端。

皇后心中猜测着柔太妃的来意,想着后面一大堆的宫务,实在没有了喝茶的闲情,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劳烦太妃亲自前来,是否是宫中的下人伺候得不尽心?”

皇后直接发问了,柔太妃也不藏着掖着。

“我身边都是伺候多年的老人,一贯都是细心周到,向来并无什么什么差错,只是……”柔太妃顿了一下,皇后的心也随之提起,“我身边的几个丫鬟也都快到了年纪,我想求个恩典放出宫去……”

皇后长松了一口气。

“就为这事,这点小事,太妃娘娘随意打发一个人来说一声就可以了,我再吩咐内务府再给娘娘挑几个好的送过去……”

“劳烦皇后娘娘了,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件事,我宫中并无什么要事,侧殿之中也无其他宫嫔居住,人多了反而无所事事多增事端,实在不必再添人进去……”

这话说得皇后深有感触,只希望上皇后宫的太妃门都是如此好伺候才是。

可惜,退位后的上皇一改年轻时的简朴作风,最是重视排场喜好奢华,内务府投其所好,每年用在上皇处的银子竟是如流水一般地花出去。

有了上皇的例子,各位太妃门也是有样学样,各种琐碎的要求可以说是掌管公务的皇后苦不堪言,其中更是以甄太贵妃为甚,也许是不满皇后从她手中夺走了掌管六宫的权利,对方仗着抚育皇子有功,又是长辈,三天两头地给皇后为难,实在让人头大。

柔太妃本就已经算是省心的主,现在又难得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让皇后娘娘感动,待柔太妃也亲近了许多。

“柔太妃的心意本宫心领了,只是宸煕宫占地甚广,内外事务繁杂,若是缩减人手,日后难免不便,按我说,若是准备放出一批人,还是尽快选些人,交接清楚了,也免得日后出了岔子,反而不美……”

皇后的顾虑,柔太妃自然清楚,偌大的宫室,各有规制,缺少了人手,其余人等分担得就多,即使自己不在意,若是被上皇知道了,一个不高兴,以为皇帝夫妻两个苛待庶母妃们,怪罪下来,那就糟糕了,所以皇后宁愿铺张浪费些,也不愿被扣上这个罪名,让皇帝夫妻两个本就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请娘娘放心,我已经请示过老圣人,想要清修为老圣人和琰儿祈福,所以准备搬到清澜殿去,那里环境清幽,宫室也比现在所居的宸熙宫要小,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手……”

皇后也被她这一出惊呆了,尤其在听到清澜殿之后,更是瞪大了眼睛……

“这……”

是我疯了,还是柔太妃疯了,那清澜殿可是冷宫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陷落春日

狩心游戏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路边的男人不要捡

替嫁后成了校草的豪门后妈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红楼之琬若游龙
连载中雁引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