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桃花马上石榴裙

元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执行的是一国两制的政策。

单说穿著这一项,忽必烈并不要求汉人“剃发易服”:蒙古官员都穿“质孙服”;而汉人官员选用的是大唐盛世时的“雍容华贵”的官服上朝。

平民百姓穿的更是五花八门:有穿宋朝服装的,有穿金国衣裳的,还有著大夏国服饰的,加上各国色目人的装束,真可谓千奇百怪,形态万千。

【一】《陌上桑-上阙》汉乐府 韩红.作曲 妙子.演唱

宋元时期,若是汉人女子出门参加什么活动,一般是穿“大袖衫”。

但是,现在正值盛夏,又要走那么远的路,若是穿着如此肥大厚实的正装出行,岂不要把舜华累死、热死?

于是,舜华便找了一套半透明的朦胧质感十足的绢丝襦裙,准备穿上。

[独唱]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少女时的舜华,是一个很会打扮的女孩。要不然,又怎会把西邻的黑良臣迷得三魂五道的呢!

今天,她要为自己做一次“笼沙”的穿着混搭。

何为“笼沙”?此语出自唐代大文学家杜牧的一首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追求的,就是那种“月朦胧,鸟朦胧,浑身上下都朦胧”的感觉。

襦裙,是元代女子最常见的打扮,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的短襦或衫,叫做“襦”,一般到腰间;紧身的长裙,外加半臂,还佩披帛。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独唱]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舜华选了一件粉绿色的绢面直领单襦穿在了身上;下身搭配了一件同颜色的,以极轻纱料编制而成的外衬长裙。

她将襦衣放在长裙之内,长裙之外再系上一条铜绿色的腰带 ,腰带的下端又打了一个蝴蝶结。

这套襦裙都是半透明的,朦朦胧胧的,内里的“抹胸”与“围件”若隐若现……这岂不让,所见之人想入非非?

于是,舜华在襦裙之外,又加了一件橘红色的缎面半臂,和一条短的不能再短的米色“超短裙”。如此,不至于走光,而且还可以让整体造型更加有层次感。

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直领[或交领右衽]的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通常套在衫襦之外。

舜华又在超短裙的腰间,饰以一条铜绿色的宫绦。

宫绦,一般以丝带编成,在丝带的中间再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住裙幅,使其不至散开而影响了整体的美观。

舜华戴好了耳坠及头饰,便走出了小里间。

[和声]

头上倭堕髻(哟),耳中明月珠(哦)。

缃绮为下裙(啦),紫绮(呀 啦)为上襦(啁赛呦)。

舜华的这一习朴风汉裳,整个人显得自然淳朴而又有气质。

她对着躺在炕上的苟乐本,转了一个圈,问道:“他爹,你瞧,怎么样?”

苟乐本看了一眼,嗤笑说:“这又不是要‘出台’,你穿的这么扎眼,干嘛?”

“说什么呢,谁出台?”舜华剜了丈夫一眼,逗弄道,“难不成,你想当龟公?”

“龟公,我又不是没干过。”乐本道,“当初,在‘莳花馆’时,我不是还干过一个阶段的打杂么。当时,我就发现,但凡是打扮的像你这么‘露’的女子,一般都想‘跳槽’……”

“怎么,害怕了?”舜华媚了丈夫一眼,又问,“怎么,我就这样空着两只大手去?”

“噢,”乐本说,“桌子底下,有两瓶好酒,你给那松老三带上……他不就是喜好喝个酒么!”

舜华又问:“就是甄大哥送你的那两瓶?”

“是啊!”苟乐本回了一句。

舜华低下身子,爬进桌子里,从里面掏出了两个“细料条”的酒瓶子。

这两瓶酒,就是去年秋天赈灾时,甄友乾捐了一车的粮食换回来的“一担粮”酒。友乾不常喝酒,便送了两瓶给苟乐本过年喝。

舜华不舍道:“你过年都不舍得喝,却要送给他?”

“这求人办事的,就得投其所好……”苟乐本说,“等你借来了钱,我们做成了这一单大买卖,什么样的好酒喝不上?”

舜华又找来了小篮子,把两瓶酒平躺了进去,上面再盖一块小花布,提上它,便出了门。

【二】《陌上桑-中阙》汉乐府 韩红.作曲 妙子.演唱

着什么样的装,就得有什么样的走路姿态。

长裙本就限制了走路的速度,让人不得不放缓步子。于是,舜华走起路就从容了一些,优雅了一点。

舜华挽着青丝小篮,走在田野阡陌,远远看去,就像一片彩云在往南飘移。

[独唱]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田间务农的人们,突然看见舜华打扮的如此妖艳出行,便打趣道:“乐本媳妇啊,你这是要去哪儿?”

“哦,七伯,我去走亲戚。”舜华回了街邻一句。

七伯又问:“乐本,不是没有什么老亲么?”

舜华一是语塞,支吾道:“这…这不是…刚给捕昭认了门干亲么……”

旁边的一小青年插嘴说:“给我大侄子,认的是干爹,还是干娘呀?”

“看大兄弟说的,”舜华道,“一个男娃子,当然认干爹了。”

青年人又逗弄说:“给孩子认的干爹,你却打扮的如此好看……不会是,苟嫂自己认的干爹吧?!”

众乡邻听后是哈哈大笑。

[和声]

使君从南来(啦),五马立踟蹰(哦) 。

使君遣吏往(呀),问是(呀 啦)谁家姝(啁赛呦)?

“秦氏有好女(哟),自名为罗敷(哦)。”

“罗敷年几何(啦)?”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舜华瞬间脸红得发紫,她弯腰捡起路边的一块“坷垃”,朝着那青年人就掷了过去,吓得小青年丢下锄头就跑……

土坷垃投出后,舜华提起篮子就走。田间的老少爷们还是盯着舜华的屁股看,啧啧称赞道:“乐本啊,就是有福气!你看看,人家这都是三个孩子的婆娘了,腰肢还是那么细……”

众人的夸奖,让舜华都不知如何摆胯了。

【三】《陌上桑-下阙》汉乐府 韩红.作曲 妙子.演唱

来到了大路,去香山游玩的人们就多了起来。

不过,游客都是坐车的坐车,骑马的骑马,在路上量步的,唯有舜华一个人。每当游人走过舜华的身边,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回过头来看她两眼……

[独唱]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一位骑着“桃花马”的“石榴裙”,勒马放慢脚步说:“这位姐姐,这是要去往何处?”

舜华说:“去南茶棚走亲戚。”

石榴裙又问:“平坡大觉寺[香界寺]旁边的茶棚?”

舜华道:“是啊!”

“照姐姐的走法,那得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石榴裙建议说,“要不姐姐上马,我俩同乘一骑……”

舜华赶紧说:“我自小胆子小,哪敢骑如此的高头大马……”

石榴裙嘻嘻地笑着走了。

[和声]

何用识夫婿(呀)?白马从骊驹(哦);

青丝系马尾(啊),黄金(呀 啦)络马头(啁赛呦);

腰中鹿卢剑(哟),可值千万余(哦)。

十五府小吏(啦),二十(呀 啦)朝大夫(啁赛呦)。

舜华那丫丫葫芦似的身材,走起路来确实好看,凡是走近她的车辆,都会放慢车速,为的就是多看那么几眼,直到看够了,才放马离去。

又有一辆马车赶了过来,马车夫搭话问:“大妹子,这是要去哪儿?”

“南茶棚。”舜华擦着汗说。

“上车吧!我正要去那儿。”马车夫停了车。

舜华说:“我可是没钱付给你。”

“不要钱,不要钱,哪能要妹妹你的钱呢!”马车夫搬下了马凳,扶着舜华上了他的马车……

[和声]

三十侍中郎(啦),四十专城居(哦)。

为人洁白皙(啊),鬑鬑(呀 啦)颇有须(啁赛呦)。

盈盈公府步(哟),冉冉府中趋(哦)。

坐中数千人(呀),皆言(呀 啦)夫婿殊(啁赛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雾色难抵

只此烟火里

离航

隔壁孟先生

小船三年又三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红藕香残
连载中谁家翁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