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南方已经流行了“高彩礼”,为何舜华的二妹---蒋琼琚,还要来跟舜华借钱置办嫁妆呢?
因为二妹嫁的这位李公子呀,名叫李甲。虽说,这位李公子的祖上是江南绍兴人氏,但他早些年就随其父,定居京城了。所以,他俩的婚礼,就得按照北方的风俗---厚嫁。
李甲出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李端在户部任侍郎[正四品]一职。作为乡下姑娘的蒋琼琚,若是真能嫁入这样的家庭,可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她父亲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高调送女儿出嫁。
那么,李甲是怎样认识这位乡下姑娘的呢?
【一】 《金菊对芙蓉.花则一名》佚名.作词梁弘志.作曲
至治元年[1321年],李端进京参加科举,顺便也把“舞象之年”的儿子李甲带来了京城。
让儿子进京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让儿子见见世面;二是考虑,一旦自己高中,也好尽快在朝廷里谋个职位,有一个实缺。
带儿子进京,和“实缺”有什么关系?
因为,在元朝里做官,汉人是很难有实权的,除非有蒙古官员的推荐。若是让儿子成为蒙古人的赘婿,那么,升官发财也就顺当多了。
[歌曲]“花则一名,种分三色,嫩红妖白娇黄。杏花疏影里,雨霁风凉。”
李端有四个儿子,名曰甲、乙、丙、丁。李甲,是李端的长子。
在汉人的观念里,长子是很少去做赘婿的。但李端为了自己的前途,也是豁出去了。
为什么不让其他儿子去做赘婿呢?
关键是,其余仨儿子都还小。就是李甲,进京那年才刚满十五岁。李端心想:若是当年考中进士,三年后,李甲也正好到了定亲的年龄。
[歌曲]“郊墟十里飘兰麝,潇洒处、旖旎非常。自然风韵,开时不惹,蝶乱蜂狂。”
有道是,“入目皆为花,事事随心愿”。
就在当年英宗皇帝的廷试上,李端被点为左榜[汉人榜]第二名---榜眼。
随后,在举行的“樱桃宴”[恩荣宴]上,李端即兴作了一首小令《花则一名》,与新晋进士们一起吟诵:
[歌曲]“携酒独揖蟾光。问花神何属,离兑中央。引骚人乘兴,广赋诗章。几多才子争攀折,嫦娥道、三种深香,状元红是,黄为榜眼,白探花郎。”
可是,当李端真正步入了仕途,才发现:其实做蒙古人的赘婿,比考进士要难得多!这人不但要长得帅气,而且还得才华横溢。
于是,李端就加班加点地辅导儿子,让他赶在新皇帝[泰定帝]的首次大考,进入了会试。
但李甲的学问,怎能跟他老子相比?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
落选的原因,李甲不从自身去找,却是埋怨其父----七夕,不让他去“拜魁星”。
【二】《七绝.祈祷》佚名.诗
西山龙门域古滇,文人墨客流连返。
莘莘学子虔诚往,魁星点斗送状元。
魁星原指北斗星,是其中离斗柄最远的一颗星。
《史记》曰:“魁,斗第一星也”。所以,“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就成了旧时对高中科举状元的美称。
传说,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既然魁星是赐科试第一的神灵,又是文运之神,主掌考运。所以,古代的读书人都会在七夕节的这天晚上,来到郊外去拜祭魁星,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自从上一次科举失利后,李甲每年的七夕都跑出去“拜魁星”。
今年七夕,拜祭结束回到家后,李甲却是垂头丧气地躺下就睡了。
第二天清晨,也不见他起床读书。兄弟去他房间喊他,他也不理,不说话也不吃饭。李母非常忧虑,摸着他的头,问他什么原因。
李甲却总是闭嘴不答。
心急如焚的李母,又请来了郎中给他瞧病、吃药、发散。但,李甲的精神仍然是恍恍惚惚的,好像被什么东西迷住了一样。
有道是,“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又听邻居提醒:“快去找个神婆给他瞧瞧,可能让什么东西附着了。”
李母请来神婆画符念咒,驱神赶鬼,结果是越折腾越厉害,身体日渐消瘦,整日萎靡不振。
无奈之下,李端便把京城的名医---太医院的于延年,给请到了家里来,为儿子看病。
但于太医诊断了好大一会儿,也没能断出李甲这究竟是得了有什么病。正紧锁眉头心里纳闷呢,却听李甲主动开口问了一句,“听说,纪绪纪锦心在您家做先生?”
于太医先是一愣,随后道:“是啊,纪先生是犬子的塾师。怎么,你俩熟知?”
李甲默默地点了点头。
于延年又问:“你想见他吗?”
李甲又点了点头。
于太医心里大喜,立马打发自己的随从到妹夫家,把纪绪给接到李大人的府里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