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从善如流地上榻入座,拈起一枚甜枣在手,却不入口——他其实不喜甜食,做个样子罢了。
“听闻近日大郎读书颇有进益,可有什么好字相赠?”
哦?叫他取名?
少年帝王不动声色地自女孩雪胎梅骨的俏脸上瞟过,掠过窗外纷飞的雪花,复又落在她眉心的那点朱砂痣上,沉吟片刻,缓缓道:“‘水曰润下,火曰炎上。’你眉心有离火为记,名里便带点水,中和一下吧!”
他嘴角微弯,罕见地带了点少年孩童该有的顽皮,加了一句:“免得上火。”
“冯……水?”小女郎睁着雾蒙蒙的大眼睛复述。
“咳……”拓跋宏忍俊,轻声纠正,“是冯润。”
冯妙莲拍拍心口,吓死了,冯水,多难听啊!还是“冯润”好点!
她亮着眼睛,小心翼翼地确认——“是‘春雨润物,枯木逢春’那个‘润’字吗?魏大母同我讲起过!”
拓跋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不意这个年纪的女娃,竟能懂得这层意境,不由得多看了她两眼——她笑起来时,眉心的朱砂仿佛活了过来,衬得整张小脸明艳可爱。
“然!”他声音不禁柔和了几分。
冯太后莞尔,将茶盏轻轻搁在案上,玉器相击的脆响在殿内格外清晰:“冯润,还不谢陛下赐名?”
又要磕头?冯妙莲很不乐意。她想要小皇帝陪她玩耍,而不是像这般当着众人的面跪来拜去。
忽听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行令王遇急急跑进来,跪地时险些被自己的衣摆绊倒:“太皇太后,崇光宫着人传话,要陛下……即刻去北苑侍奉!”
殿内炭火明明烧得正旺,冯太后的眸子里却仿佛瞬间凝了一层寒冰——太上皇帝从前不搭理这个儿子,退位后却处处借他拿捏自己。
冯太后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那声响让满殿宫人都屏住了呼吸。
身为两个上位者争来斗去的棋子,拓跋宏不由松开手中的蜜枣,脊背不自觉地绷直,静等冯太后示下——方才那片刻的松快荡然无存。
冯妙莲敏锐地察觉到室内气氛的变化。这场景,她何曾经历过?她心底骇怕,可满厅皆是认识不足半日的人,哪怕是她亲姑姑,在她看来,也是个喜怒不定的可怕人物。
于是她本能地往小皇帝身边靠了靠——大家都是小孩子,人找人,鬼找鬼,小鬼找小鬼么!这样想着,手不自觉地拽住了少年帝王的玄色袖摆。
拓跋宏忽觉左胳膊一沉,转头就见小女娃不知何时竟挨到了自己身边,余光往下,一只纤细白嫩的小手正紧紧地攥着自己的衣角。他顺着那只手向上望去,正对上一双满含怯意的眼睛——冯二娘正可怜巴巴地望着他,眉间的朱砂痣又艳了几分,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像只受惊的蝶!
拓跋宏心中倏地一动。他自幼长在深宫,生母早逝,生父不慈,嫡祖母待他严苛,他早已适应这暗流涌动的日子——不见不闻不语,权当自己是个提线木偶,也做好哪天赴死的预备。
可这女娃,却轻易搅乱了他沉静的心海,这无来由的依赖,似在告诉他,这样的日子,惶恐才是对的!他,是个人呀!
他没有拂开女孩的手,而是不动声色地任她这么牵着。
“去吧。”冯太后忽而笑了,眼底闪过一丝深意,“劝劝你父皇,冬日昼短夜长,小心风邪入体,摸会儿弓就回去吧!”
少年帝王躬身行礼,转身时衣袖从女娃手中滑脱。
冯妙莲——现在也叫冯润了,有些不舍地看着他。满宫里,就他俩是孩童,而今却只剩她一个在这儿了!
拓跋宏似感觉到她的失落,微微顿了顿,转头与她打了个招呼:“今日朕有事,改天陪表姑说话。”
冯妙莲一愣,“表姑?”谁?她么?
“好好好……”冯太后忍不住笑起来。小皇帝可不是个会关照人的性子,而今却对一面之缘的冯二娘留了心。
望着冯妙莲呆愣的模样,这个平日里雷厉风行的太皇太后不由有些好笑,一瞬间曾经尘封的记忆又被释放了出来,竟忍不住带了几分唏嘘——当年她与乌雷(文成帝拓跋濬)初见,也是这般年纪吧……
太上皇帝召得急,拓跋宏只得匆匆离去。
皮挡撩起,那道玄色身影很快消失在殿外的风雪里。
冯妙莲懵懂地凝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忽觉这个穿着龙袍的小皇帝,看起来竟比她还孤独。
殿外的北风卷着雪粒拍打在窗棂上,呜呜咽咽的。冯妙莲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听那声响,活像没娘的孩子无声地哭泣!
冯太后,其实应该称呼为冯太皇太后,是太上皇帝拓拔弘的嫡母,小皇帝拓跋宏的嫡祖母。我在行文时,觉得冯太皇太后这个称呼太拗口,干脆按照历史上的习惯,叫她冯太后了。
小皇帝看人还是挺准的。冯妙莲可不就是一团烈火,长大后烧得他这个老干柴渣都不剩[奶茶]
本文以延兴五年太上皇帝拓拔弘北郊阅兵为切入点。
1.符承祖(?~491年),北魏宦官,官至安南将军、侍中,封爵略阳郡公。冯太后心腹。
2.抱嶷,生卒年不详,字道德,太和年间,历任殿中侍御尚书、大长秋卿,出任泾州刺史、右光禄大夫,病逝于任上。冯太后心腹。
3.高允(390年~487年),字伯恭,北魏名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此时任中书监。
4.拓跋云(446年~481年),景穆帝拓跋晃之子,封任城王,孝文帝叔祖。
5.石洛:穆泰(?~497年),字石洛,冯太后的姐姐与侍中穆真之子(一说为穆真与其前妻长城公主之子)。
6.魏母:冯太后兄长冯熙的养母。早年冯家遭难,冯太后被拘入掖庭成为宫女,幸得姑母冯昭仪庇护。她哥哥冯熙则被魏母救去了氐羌部落。直到冯太后在后宫立稳脚跟,才重新寻回这个兄长。冯熙对自己的养母很孝顺,魏母过世后,还为她守孝一年。
7.缦缯(màn zēng),无花纹的丝织品。冯太后厉行节俭,常穿无花纹的衣服。
8.髡头(kūn tóu)索发:前面剃去头发,后面或者两边编辫子,少数民族常有此习俗。
9.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出自《尚书·洪范》。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火具有温热、升腾的属性。
10.王遇(443年~504年),本姓钳耳氏,字庆时,号他恶,羌族。北魏宦官大臣、建筑学家,秦州刺史王守贵之子。
11.北魏在宣武帝之前有子贵母死的传统,即孩子被立为太子或者皇帝后,要赐死他的母亲,很残忍。小皇帝拓跋宏的生母李夫人,就是在他三岁被立为太子时,赐死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初见(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