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狐山,终年云雾缭绕,灵气充沛得几乎要凝成实质。
可此刻,山巅的狐族大殿内,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低气压……
-
沈狸跪在冰凉的玉阶下,听着上方长老们的斥责,指尖无意识地抠紧了掌心。
“少主,你可知‘青丘印’对我族意味着什么?那是我族命脉所系,是能平衡人妖两界气息的至宝!如今它被墨渊带走,还与那人类权臣勾连,你身为少主,竟毫无察觉?”
为首的长老须发皆白,眼中满是痛心。
沈狸抬起头,金发下的碧眸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对兄长墨渊叛逃的震惊,有对秘宝失窃的自责,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
他与墨渊虽是兄弟,却因理念迥异早已生分,墨渊向来激进,认为狐族应摆脱山林束缚,在人间谋取更大的“天地”,可他从未想过,兄长会为了这个目的,盗取族中圣物,甚至与人类为伍。
“大长老,”沈狸声音清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墨渊此行,绝非只为‘青丘印’。他与人类勾结,定有更大的图谋。我请命,前往长安,追回秘宝,查明真相。”
“长安?那人间帝京,鱼龙混杂,你一个少主……”有长老犹豫。
沈狸挺直脊背,狐耳在发间若隐若现:“正因为危险,才更需我去。墨渊熟悉狐族,也了解我的手段,换做他人,未必能应付。况且,他既与人类权臣勾结,长安便是他的落脚点。我若不去,不仅‘青丘印’难回,恐怕狐族与人间的平衡,也要被他彻底打破。”
大殿内寂静片刻,大长老最终叹了口气:“罢了,你性子随你父亲,执拗得很。此去长安,务必小心。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暴露狐族身份,更不可轻易动用本命妖力。”
沈狸颔首,恭敬地行了一礼:“狸,遵令。”他随母姓“沈”,在族中多以“狸”相称,这是他第一次以完整的身份,承接狐族的使命。
-
离开狐山时,山风呜咽,像是在为他送行。
他回望了一眼云雾深处的家园,握紧了腰间那柄描金银杏的折扇——这是他母亲留下的遗物,也是他在人间行走的“伪装”之一。
他知道,此去长安,前路茫茫,等待他的,将是一场人与妖、亲情与大义的艰难博弈。
-
三日后,长安西市。
-
沈狸站在熙攘的人群中,微微眯起了碧眸。
入目是鳞次栉比的楼阁,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吆喝、胡商的驼铃、马车的轱辘声……
空气中混杂着食物的香气、脂粉的甜腻、牲畜的臊气,还有……一丝若有似无的、属于同类的妖力残息……
“好个大唐帝京,果然繁华,也果然……污浊。”他低声自语,抬手拢了拢垂落的金发,将耳尖那点不易察觉的绒毛隐去。
为了融入人类,他特意换了一身月白长衫,衬得他肌肤胜雪,容貌更是俊朗得过分,走在街上,不时引来女子的偷瞄。
他对外自称“沈狸,字长卿”,一个从江南来的落魄书生,略通些“奇门小术”。
他按着大长老给的线索,先找了个偏僻的客栈落脚。
客栈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人,见他气度不凡,虽衣着简单,却也不敢怠慢。
沈狸用在狐山攒下的几块碎银付了房钱,又打听了些长安的风土人情,便揣着仅剩的几枚铜钱,准备先解决生计问题。
狐族的幻术在人间施展,多少会消耗灵力,他得找个“正当”的营生做掩护。他想起自己在狐山时,常以幻术逗弄族中幼崽,或许……可以装成个“算命先生”?
-
说干就干,他寻了个街角,摆了个简单的卦摊,写上“铁口直断,一卦千金”的幌子——当然,他主要是为了观察人群,寻找墨渊和“青丘印”的线索,真要收钱,也只是意思意思。
他刚坐下没多久,就有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凑了过来,斜着眼打量他:“喂,算命的,你这卦准吗?我最近老觉得背后发凉,是不是撞邪了?”
沈狸抬眸,碧眸在那汉子身上一扫,心中已然明了。他不动声色地掐了个诀,指尖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绿光,语速不急不缓:“客官印堂发暗,左肩头似有阴邪缠绕……你近日可曾夜宿荒郊,或是动了什么不该动的东西?”
那汉子眼睛瞬间瞪大:“你、你怎么知道?前几日我跟伙计去城外乱葬岗附近挖野菜,回来就总觉得不对劲……”
-
沈狸折扇轻摇,一股温和的灵力顺着汉子的肩头拂过,那汉子只觉一阵清凉,原本紧绷的肩膀顿时松快了不少。
“无妨,只是沾了点孤魂野鬼的气息,回去烧点纸钱,再在门口挂串艾草即可。”
汉子又惊又喜,连忙掏出几文钱递过来:“先生真乃神人!多谢,多谢!”
沈狸收下铜钱,心中却暗道:这长安,果然不太平。连个普通百姓都能沾染上阴邪之气,可见此处妖力驳杂,墨渊选择在此落脚,恐怕不止是为了“青丘印”那么简单。
-
惊马遇太子
-
沈狸收了摊,正准备回客栈,却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吸引了注意力。
他循声望去,只见街角处,一辆装饰低调却难掩华贵的马车正疾驰而来,而拉车的马不知为何突然受惊,人立而起,眼看就要冲向旁边的人群!
“小心!”
惊呼声中,沈狸想也没想,身形微动。他不敢暴露妖力,只能凭借狐族的敏捷身法,如一道残影般掠到那匹马前。同时,手中折扇看似随意地往前一挡——一股极淡的、仅够缓冲力道的风劲悄然散开。
那马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嘶鸣一声,前蹄重重落下,堪堪停在沈狸身前一尺处。
马背上的锦衣男子也被这变故惊出一身冷汗,待他稳住身形,看清眼前之人时,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那是个极其俊朗的年轻男子,身着月白锦袍,腰束玉带,面容温润,眼神却深邃如寒潭。
他的气度绝非普通贵族,沈狸心中一动,立刻认出了他的身份——微服私访的大唐太子,李晏。
“你是何人?好俊的身手。”李晏勒住缰绳,目光落在沈狸脸上,带着审视,却并无恶意。
沈狸定了定神,收起折扇,微微拱手,唇边勾起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在下沈狸,字长卿,一个……初到长安的游方术士罢了。惊扰殿下,恕罪。”
阳光透过檐角的飞檐,在他耳尖未及完全隐去的绒毛上镀了层浅金。李晏望着他那双过于灵动的碧眼,总觉得这“术士”身上,藏着些不寻常的秘密。
他在京中也听过不少奇人异事,眼前这人,无疑是最引人好奇的一个。
“沈狸,字长卿……”李晏挑眉,语气带着一丝玩味,“本太子方才看你出手,倒不像是寻常术士的手段。你可知方才那马为何受惊?”
沈狸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平静:“马性通灵,许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惊到了。殿下万金之躯,出行还需多些小心。”他刻意将话题引到“邪祟”上,既是事实,也能巧妙地避开自己身手的疑点。
李晏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多谢提醒。长卿倒是个雅致的字。”他顿了顿,又道,“本太子李晏,字明允,看你有些本事,若你在长安遇到什么难处,或许可以来东宫找我。”
这话一出,不仅沈狸惊讶,连周围偷偷围观的百姓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东宫太子竟对一个街头术士如此礼遇?
沈狸压下心中的波澜,再次拱手:“多谢明允殿下抬爱,长卿记下了。”
-
李晏不再多言,调转马头,带着车队缓缓离去。直到那身影消失在街角,沈狸才微微松了口气,后背已惊出一层薄汗。
他没想到这么快就和太子产生了交集,这对他寻找墨渊和“青丘印”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折扇,又望了望太子离去的方向,碧眸中闪过一丝决断。
长安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但既然来了,他就不会退缩。
-
这柄折扇,这双狐眼,将在这座盛世孤城,搅动起怎样的风云?他与李晏、与长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远处,一道阴鸷的目光正透过暗巷的阴影,牢牢锁定了他的身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