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凭空的一箭,倒不是为了命中哪个目标,而是为了先从空中探查赵家废宅的情况。这也是狐七的惯用手段。
随着妖箭越过林梢升入高空之中,那座废的具体位置也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广阔而茂密的绿色背景里,一块四方形的灰色废墟显得格外突兀——想必那里就是传闻中的赵家废宅了。
狐七在心中估算了一下妖箭的冲势后,熟练地操控妖箭沿着一条精巧的轨迹朝着那座废宅的方向滑翔而去。
从高空俯瞰,这个院子的规模比预想的还要大,光是其前院的规模就有不下百步的长宽,而后院的规模则更是要大上一倍,与其说这是一座宅院,倒不如说这是一座小型城池。宅子里的绝大多数屋阁楼宇如今虽然都已经倾颓坍塌,但是那一块块正方形的地基仍旧依稀可见;蜿蜒曲折的甬道连廊在这些排布密集的建筑之间穿插往复,形成了一片如同巨型迷宫般复杂的结构;除了建筑和道路的废墟之外,宅子里还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个不规则的空地,应当是作为休憩游赏之地的庭院;每个庭院里都能看见杂草丛生的假山和已经干涸的水池,即便是变成了如今这副破败的样子,可也依旧能够体会到当初匠人在设计这些园艺时所凝结的巧妙心思。
可以想象,当年这座宅子该是何等的气派恢弘。
妖箭的冲势已耗尽大半。狐七迅速思索之后,让它朝着宅子中心最为宽敞的那一方空地俯冲——那里应当就是整座宅子的正院了。
残垣断瓦逐渐占据了整个视野,一股阴森之气也变得愈发明显。
人间有种传言:狐狸能御鬼——此话自然不真,不然鬼差们早就失业了。不过,狐妖的元神对鬼族天生敏感这件事倒的确是真的。只要是鬼族曾经停留过的地方,哪怕过去了十天半个月,狐妖们也依旧能够轻易辨识出来。眼下这座宅子虽然乍看上去确实阴气很重,但是借由妖箭上的妖力感应来看,院子里其实根本没有一丝鬼气。如果此处真像传闻中提到的那样盘踞着“赵家冤魂”,那么其散发出的鬼气应当足以笼罩住整座宅子,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即便已经到了宅子的正院还感觉不到。
没鬼就对了,有鬼那才真“有鬼”。
倘若将凡人口中的“鬼”定义为鬼族的话,那么这个世上就的确算是有“鬼”。只不过,和大多数凡人想象的不同,他们所遇到的那些“邪门之事”基本都与鬼族毫无关系。四族都有自己的规矩,鬼族也不例外,按照鬼族的规矩:任何灵魂一旦踏过了忘川,就再也不能再擅自返回阳间。立下这个规矩的东岳大帝——也就是凡人口中的酆都大帝,其实并不是个不通情理的仙尊。恰恰相反,这个规矩可谓是非常合乎情理:古往今来这么长的岁月里,比赵家人怨气更大的冤魂可谓是数不胜数,如果个个都想要回阳间报仇雪恨的话,那阳间生灵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死了就是死了,死后尽抛生前事——这就是东岳大帝立下的规矩。
若是有鬼魂违反了这一规矩,地府便会立即派出鬼差将其抓回。若是那鬼魂执意反抗,鬼差甚至有权将其就地消灭。不仅如此,那帮鬼差的办事效率也是出了名的高,其中最生动的描述无疑就是凡人口中那句“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它的生动之处在于:三更和五更都是夜深人静之时,那个时候人间的衙门早已按律落锁,衙役们也都回家休息去了;但地府里的那些鬼差们,全天十二时辰在岗。
倘若真有一大群鬼魂占据了一座空荡荡的废宅兴风作浪,十二时辰在岗的鬼差们断不可能任由其胡作非为这么久。因此,狐七早就断定此事定然与鬼族无关,既然与鬼族无关,那么与他一直暗中调查之事就很可能有关。
地上凌乱的碎砖扑面而来,妖箭上传来的接近感知也越来越强。最终,耗尽全部冲势的妖箭一头钉入了荒草丛生的正院里,箭簇前的视野也只剩下了一片漆黑。
狐七随之终止了妖箭的化形。
伴着一声好似玉石碎裂般清脆的响声,已经陷入地面的妖箭迅速瓦解消散,其上凝聚的妖力也顺着那道细若游丝的连接重新抽回了他的元神之中。
从探查的结果来看,这座废宅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那么接下来,就该亲自进去探一探了。
他利落地收起妖弓,之后轻抬脚步,独自走向了那座废宅。
历史:
“……戎至澜天,旋发兵。时澜天守将孙福全乃荫位,谋勇皆无,闻戎至,即弃关遁走……”
“……当是时,戎军驻于西丘之上,而丘多林木,火攻则易克之。督军李严临阵代位,遂命副将刘蒿、高猛等引火烧丘。然戎亦有所备,乃列关外七村妇孺老幼挡于营前。蒿等见之,竟莫从严令……”
“……主帅弃走,而严又无兵符,军心渐乱。关既陷,蒿、猛等皆死阵。而严独跪于楼中,掩面怆然泣喏曰:‘当烧之!当烧之!’……”
“……严亦死国。”
“……及至中原既定,时人多因严等怀仁未烧而骂之。帝闻,乃籍严子瑾、逸等为奴,配于轮台……”
“……瑾病死。逸后得归,官至侍御史,自有传。”
——《炽书 列传第四十四 李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