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梦开始的地方

傍晚时分,太阳收敛了金光,逐渐西沉而去,白昼落幕。

趁着昼夜交班的空档,天空之神这个显眼包,不想放过如此绝佳的表演机会,见缝插针地展示起了扎染手艺。先是浸上点光彩夺目的琉璃蓝,恍惚间仿佛听到鸟儿敲击玻璃的声音,如此的清脆悦耳;紧接着晕染上雍容华贵的孔雀蓝,一幅精美的孔雀开屏图跃然当空;再然后便是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靛蓝色,好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出场的是影影绰绰的鸦青色,当真是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晋南方言:老鸦笑话猪黑。

天幕重新拉开,耀眼的星星们闪亮登场,在银河中雀跃地撒着欢儿。夜晚打过一更之后,哼着时下流行的小曲儿,开始上班了。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成为人上人。”

山西大学的初民广场亮起了地灯,正式欢迎夜晚的来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人群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手挽着手黏在一起的热恋小情侣,聊到起劲处放肆大笑的好兄弟们,窃窃私语时捂嘴低笑的好闺蜜们,将竹蜻蜓一搓飞天后乐呵呵狂奔的小女孩,玩着疯狂追逐游戏的狗狗们,情浓意瘦,淑景融合,一派祥和的清平世界。

从图书馆的两侧绕过来,你能看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入口,进进出出的人群却络绎不绝。这时候你一定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跟着人群往里走,忽然嘈杂声四起,好像误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别有洞天。

这里便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许西,人称太原“小香港”。

一进来,不到十平米的地方挤满了两排小吃摊儿,有烤红薯,烤面筋,鸡蛋灌饼,烤冷面,烤香肠,全是年轻人的最爱。左拐再右拐之后,便是一条笔直的通道,长得几乎看不到尽头,街道却只有三米不到的宽度。这里的小吃店和香港的老店家一样,一做就是几十年,他们的匠人精神令人敬佩不已。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这里人声鼎沸,灯火通明,街道的两旁竖立着各式各样的霓虹灯牌,放眼望去,有一种置身于香港街头小巷的错觉,因此得名“小香港”。

抬起头来往上看,两排灰压压的楼房参差不齐地排列在路边,大约有五六层楼高。楼与楼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曾经有人打趣道,要是所有的楼房都建成这样就好了,想串门的话,直接一抬脚就到了,再也不用累成狗似的上下爬楼梯了。这些楼房都是城中村的自建房,乍一看像极了宫崎骏笔下的移动城堡,有一种神奇的异域情调,真怕有一天早上醒来,它们长了腿,带着全部的人跑到另一个时空去了。

在这片不到三百亩的土地上,容纳了三万多的住户,其中常住人口一万五千多,流动人口两万左右。从空中俯瞰,整个城中村就像一个庞大的蚂蚁窝,社会学家赋予了他们一个有趣的名字“蚁人”,并且将他们的这种居住方式戏称为“蚁居”。

许西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城中村,后来随着太原市的规划和发展,它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人常说,运气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破铜烂铁也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当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首先,这里毗邻多所大学,周边有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每年的毕业生多达几万人。附近的居民楼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居住,而这里的租金物美价廉,成了毕业生的首选之地。

许西附近有很多艺考培训机构,每年有大量来自全省各地的艺考生居住在这里。

其次,这里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衣食住行非常便捷,基本上百步之内就能解决所有的生活所需。对于那些不会做饭,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年轻人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再次,这里居住的大学生居多,人口的整体素质较高,邻里相处融洽,大家都遵循着“和气生财”的做人规矩,因此这里的人气越来越旺,连财神爷看了都得给个面子,多住两天。

许西的一天当中有两个高峰期比较拥堵。别的地方是堵车,这里是堵人。

每天早晨就像动物大迁徙似的,人们从楼上倾巢而动,两万多人同时一拥而出,密密麻麻,一个个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却只能干着急。要想上班不迟到,就得牺牲掉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趁早提前出门。一大早就开门的店铺并不多,忙了一晚上,他们需要休息。大部分店铺都是十点以后才开门,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店铺开着,卖一些早点。大街上卖早餐的都是一些小摊子,旁边随意地摆放着几张桌椅板凳。坐下来堂食的人比较少,客人匆匆点单付款,拿东西走人,来不及过多停留,时间不等人。

晚上的时候,就像赶庙会一样,四方来贺,八方来朝。六点到七点这段时间,你最好不要出现在正街上,否则你会被挤成馅饼,简直就是露天的公交车,还得自己一步一步挪过去。要是这本就狭窄的街道中间堵了一辆车,那可真是要命了,没有半个小时你别想走过去。

经常听到有人说,晚上回来的时候,站到大街上,简直快缺氧了,感觉氧气都被吸光了,经常会感到莫名的恶心头晕。甚至有人建议在街道两边放几台自助吸氧机,这脑洞也是没谁了。至于是不是真的有人因为缺氧而晕倒,我就不清楚了,反正在许西我是从来没有看到过。

晚上是小吃店最为忙碌的时刻,一天的收入就指望这个黄金时间段了。下班以后,吃饭的时间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集中,可以坐下来慢慢吃。附近学校里的学生也喜欢跑来这里换换口味,尝尝老店小吃的味道,甚至于附近的一些老客户,即使已经换了地方住,但是习惯了老店口味的人,不管多晚还是会赶过来吃上一口热乎的。这就叫做抓住一个客户,就得先抓住他的胃。

有的小店会一直营业到凌晨三四点,即使客人已经不多,还是愿意多等一会,并不单纯是为了挣钱,而是让那些加班晚归和上夜班的人,不至于饿肚子,这便是老店的好处,也是很多回头客喜欢光顾的理由,这种只有中国人骨子里才懂的默契叫做人情味。

中午相对来说没那么忙,只有附近的学生偶尔会过来吃个午饭,店家们会比较轻松。下午基本上没什么客人,很多店家到两点就停止营业了,一直到下午五点晚饭之前的这段时间,所有的店家都比较悠闲。有嗑瓜子的,有打毛衣的,有看电视的,当然少不了侃大山的。

这两年,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房价了,不信你听。

正对着清徐片汤店,是一家运城大盘鸡店,两位老板终于忙完了,各自搬上木凳子,立到店门口坐镇,看起来像两个活门神。他们并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平时都是用店名“片汤”“大盘鸡”来称呼彼此。一来方便,二来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常言道,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外面做生意,基本的做人规矩还是要懂的。政治新闻,街边八卦这些都可以随便聊,但是涉及金钱利益,和家庭情况的时候,大家多少都会三缄其口,打马虎眼,转移话题。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种保护。

只见片汤扔过来一支烟,大盘鸡利索地接住,两个人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开始聊起天来。

“听说房价开始慢慢地涨起来了?”片汤说。

“那可不,城中村要改造了,能不涨嘛。”大盘鸡消息灵通。

“我有个亲戚在房地产干销售,说是去年房价一平米才涨了八百,今年一下子就涨了一千二。”片汤神通广大,两个人势均力敌。

“跟火箭似的,也不知道我们这赚钱的速度多久才能赶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大盘鸡长长地吐了一大口烟。

“我有个亲戚是北张的,一家五口,美滋滋的!”片汤说得天花乱坠。

“那是人家会投胎,咱可没那么好的命,只能投到山旮旯里。”大盘鸡叹了口气。

“我听村里的老先生说,这二十年是土运,凡是跟土有关的行业都能火,房地产正好跟土有关,这不就涨起来了。我们要不要也买套新房子?”片汤捂着嘴说,生怕别人听见似的。

“撇了吧,他们要是真那么神通广大,早就自己偷偷发财去了,还轮得着你。”大盘鸡一脸嫌弃的表情。

“我也就那么一说,真要我买,我也拿不出那么多首付。”片汤赶紧转换口气。

“不过说真的,现在首付只要二成,一平米六千多,买个六十平的首付连十万块钱都不到,你开了这几年饭店,应该能拿出这个钱哇。”大盘鸡一脸认真地看着他。

“那也不敢买,月供时间太长了,一下要还二三十年哩!咱们开饭店的,干一天算一天,谁知道明天是个啥样?说不定哪天两脚一蹬就见了阎王了。”片汤嗅出一丝丝的危险,一提到钱立马就开始警觉起来。

“得得得,我得回去睡一会儿了。”大盘鸡连连打着哈欠,看来是真困了,说完便起身回店里了。

片汤随手拿起一张报纸,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扇着风,额头上直冒汗。店里没客人的时候,他连风扇也舍不得开,多少能省点电费。

七月下旬,刚入初伏,天气开始慢慢变得炎热起来。

正午时分,铮亮的太阳像一盏几亿瓦的大灯泡,挂在天上炙烤着大地,一望无际的天空中,却看不见一朵云彩。整个许西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人就像那火炉中的炭,外焦里嫩。凡是能接触到阳光的皮肤,肯定是焦黄焦黄的,活像烤熟的地瓜,被衣服遮盖的地方倒是细皮嫩肉,但也被这热气给闷得噌噌地往出冒汗。要是这时候往水池里一泡,指定会发出“滋”的一声,尾音拖得老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秋燥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捡垃圾(火葬场)

一纸婚契

冷酷上司是赛博Daddy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花花黎黎
连载中韵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