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林晚对此感到极大的压力和不安。每次得知顾夫人要来,他都会坐立难安,下意识地护住肚子,仿佛那样就能多一层保护。顾晏察觉到他情绪,总是提前结束工作回家,寸步不离地陪在他身边,用行动无声地宣告着他的立场。
顾夫人的到来,往往伴随着各种名贵的补品和婴儿用品。她依旧不苟言笑,气质清冷,但不再说那些刺耳的话。她的目光,更多时候是落在林晚那无法忽视的、日益壮观的孕肚上。
第一次微妙的变化,发生在一个午后。
顾夫人带来了一位据说是业内顶级的产科营养学顾问。她没有询问林晚的意见,而是直接对顾晏说:“双胎消耗大,我看他气色还是偏弱,这位李教授在孕期营养调理方面很有建树,让他定期看看,对大人孩子都好。”
顾晏本想拒绝,但看了眼林晚有些苍白的脸色(其实是紧张的),又想到最近他确实因为胎儿压迫胃部而食欲不佳,便默认了。
李教授为林晚做了详细的评估,调整了食谱,增加了一些更易吸收、能缓解孕期不适的食材。令人意外的是,调整后的餐食,林晚吃着确实舒服了些,孕吐反胃的情况有所减轻。
顾夫人得知后,什么都没说,只是在下次来时,带来的补品里多了几样李教授推荐的、特定产地的食材。
第二次,是关于数据。
一次家庭医生例行检查后,顾夫人状似无意地向高远问起了林晚最新的腹围和体重数据。高远请示顾晏,顾晏沉吟片刻,让高远如实告知。
当听到“腹围108厘米,体重72公斤”时,顾夫人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查地顿了顿。她沉默了一会儿,才淡淡地说:“双胎七个月,这个数据……还算扎实。告诉他,别怕胖,孩子健康最重要。”
这话经由高远转达给林晚时,林晚愣了很久。这几乎是顾夫人第一次说出近乎“关心”的话语,尽管依旧包裹在冰冷的外壳里。
真正的转折点,在一次意外的状况。
林晚孕晚期水肿有些严重,一天晚上脚下不稳,在楼梯上滑了一下,虽然被紧随其后的顾晏眼疾手快地牢牢扶住,没有摔倒,但受了惊吓,当晚就开始出现不规律的宫缩。
家庭医生紧急赶来,检查后表示需要密切观察,有先兆早产的风险。
整个别墅灯火通明,气氛紧张。顾晏脸色铁青,一直紧紧握着林晚的手,寸步不离。而闻讯赶来的顾夫人,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林晚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额发被冷汗浸湿,巨大的孕肚在薄被下起伏,而自己那个向来冷静自持、仿佛无所不能的儿子,正半跪在床边,用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混合着恐惧和心疼的眼神,死死盯着床上的人。
医生给林晚用了抑制宫缩的药物,情况暂时稳定下来。顾夫人没有离开,她站在房间角落,看着顾晏小心翼翼地将吸管递到林晚唇边喂水,看着他笨拙却异常轻柔地替林晚擦拭额角的汗,听着林晚因为药物作用昏沉睡去前,无意识地喃喃着“顾晏……孩子……”
那一刻,顾夫人坚硬的心防,似乎被什么东西撬开了一道缝隙。
她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年轻人,不仅仅是她孙子的“容器”,更是在她儿子心里占据了极其重要位置的人。而林晚身体的好坏,直接牵动着顾晏的喜怒,也关系着她两个孙子的安危。
第二天,林晚情况稳定后,顾夫人再次出现。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一份整理好的、关于双胎孕晚期注意事项和缓解水肿的详细资料交给了顾晏,语气依旧平淡:“找靠谱的人照着做,别再出意外。”
从那天起,顾夫人对林晚身体的“关注”,变得具体而务实起来。
她会提醒佣人注意家里的防滑,会过问每日的餐单是否严格按照营养师的建议,甚至会让人送来特制的、缓解孕妇腰酸和水肿的按摩仪器和托腹带。她不再仅仅盯着数据,而是开始真正在意起林晚身体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有一次,她看到林晚因为肚子太大,艰难地弯腰想捡起掉落的抱枕,几乎是下意识地,她快步上前,先一步捡了起来,递给林晚。动作依旧带着疏离,但那个细微的、抢先一步的动作,却让一旁的顾晏眼神微动。
林晚也渐渐感觉到了这种变化。顾夫人不再让他感到害怕,虽然两人之间话依旧不多,但她能感觉到,那位严肃的夫人落在自己肚子上的目光,少了许多审视和冷意,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牵挂。
他会在她询问“今天感觉怎么样?还肿得厉害吗?”时,小声地、诚实地回答。会在她让人送来合口的点心时,轻声说一句“谢谢阿姨”。
坚冰的融化,并非一蹴而就,但裂痕已然出现,并在日常这些关乎身体、关乎孙辈健康的细微之处,缓慢而坚定地扩大。
顾晏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插手。他知道,母亲态度的转变,根源在于对孙辈的重视,也在于看到了林晚对他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而林晚身体的健康与安稳,是连接这一切的、最直接的纽带。
如今,顾夫人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未来继承人的“载体”,更是她儿子心尖上的人,以及她那两个即将出世、需要强大母体庇护的孙子。这种关注里,掺杂了家族利益、血脉亲情,或许,也有一丝对林晚这个坚韧却又柔软的年轻人,悄然滋生的一点点认可与怜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