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伴随着庄严的仪仗和浩荡的车马船队,乾隆皇帝奉皇太后钮祜禄氏启銮,开始了第四次声势浩大的南巡。与以往一样,皇后妃嫔公主等皇家女眷也随驾同行,她们乘坐着装饰华美的御舟,或入驻沿途奢华的行宫别苑。
然而,身为金枝玉叶的公主们,在这南巡的队伍中,却有着明确的“界限”。她们的旅程,更多地被限定在御舟的舱室、行宫的深院以及重重护卫的仪仗之内。当乾隆皇帝为了彰显文治武功、体察民情而亲临各处时,她们往往只能在这些安全的区域内等待。
御舟沿着京杭大运河平稳南下。佩瑶倚在雕花窗边,望着两岸不断变换的江南景致。额驸贡桑那木扎勒作为御前侍卫或理藩院随员,时常有机会伴驾。这日他登上佩瑶所在的官船,脸上带着振奋之色。
“公主,今日皇上颁布了大恩旨。”贡桑的声音压着激动,“船队刚入江苏境,皇上就下谕,将江苏自乾隆二十二年积欠至今的地丁钱粮,总计一百六十余万两,全数蠲免了!山东积欠的仓谷七十五万余石,也一并免除。”
佩瑶闻言,眼中闪亮:“一百六十万两、七十五万石。皇阿玛此举,真乃泽被苍生。江苏、山东的百姓,今年总算能松一口气了。”她由衷地为父亲的仁政感到欣慰,也为那些素未谋面的百姓感到高兴。然而,这份喜悦是“听来”的,她无法亲眼看到运河两岸得知消息的州县官吏如何张榜宣示,无法听到乡野田间农人们如何感恩戴德、山呼万岁的场景。那些属于帝王与万民之间的直接联系,隔着御舟的舱壁,显得遥远。
行至清口,御驾分路渡黄河。佩瑶等随皇太后驻跸于附近行宫。贡桑那木扎勒随驾渡河,检视了清口东坝的木龙(防洪护岸结构)和惠济闸,又目睹了焦山水师操演(水操)的壮观场面。
数日后,贡桑回到行宫向佩瑶讲述:“皇上亲临清口,对河工看得极细。东坝木龙的桩基是否稳固,惠济闸启闭是否顺畅,都一一查问。在焦山,那才是壮观!江面之上,战船如梭,旌旗蔽日,水师健儿们操演阵法,喊杀震天。皇上立于高台,亲自校阅,那份气势,真显我大清军威。” 贡桑描绘得绘声绘色,眼中还残留着当时的震撼。
佩瑶认真地听着,努力在脑海中勾勒父皇肃立于焦山之巅、检阅水师的英姿,想象战船破浪、军旗猎猎的雄伟画面。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基于丈夫口述的想象。她本人,只能在这幽深的行宫庭院里,听着远处的隐约号角或江涛声,想象那近在咫尺却无缘亲见的宏大军演现场。深宫贵女的规矩,将她与这些展现国威的场景远远隔开。
御舟继续前行,到达海宁。为视察关乎全城安危的防海石塘,乾隆帝亲临一线。佩瑶等女眷则留在龙舟之上。她或许能凭栏远眺,看到那蜿蜒如长龙的石塘轮廓,听到远处海浪拍岸的轰鸣,感受到海风的咸腥。
后来,当队伍继续前进,贡桑才得以详细转述当时的场景:“皇上在海塘上走了很久,看得极为仔细。他发现石塘下的‘坦水’(护坡石层)仅有两层,而潮势凶猛,外沙(护沙坝)已有被冲刷的迹象。皇上当即就下了严旨:为保石塘万全,必须将这五百三十余丈长的绕城石塘,全部增筑为三层坦水。还严令施工时务必仔细排查,二层坦水内那些桩木朽烂、石块残缺之处,必须一一查明,立即更换!督抚大员们领旨时,大气都不敢喘。”
佩瑶望着舷窗外平静的河面,心中却想象着皇帝在海风凛冽的塘岸上,如何审慎地观察每一寸石壁,如何果断地做出那耗资巨大却关乎一城百姓性命的决策。这份心系黎庶的担当和雷厉风行的魄力,让她敬佩,却也带着一丝遗憾——她只能事后听闻这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而无法像普通官员那样,站在皇帝父亲身边,亲眼见证那一刻的凝重与责任。海宁的风和海浪,她只在龙舟上感受过,而石塘的细节与皇帝的忧虑,只能透过额驸的转述去感知。
南巡途中,直隶、山东旱情加剧的消息通过驿站急递传来。佩瑶在行宫中,通过送抵的官方邸报得知:为体恤灾情、彰显“上苍好生之德”,皇帝特颁恩旨,将本年秋审中情有可原的犯人减刑范围,扩大到了受灾的直隶、山东二省。
“皇阿玛这是以仁心缓解天灾戾气吧。”佩瑶与同在行宫的紫薇谈及此事时,语气带着理解。但她心中清楚,这份“仁慈”的背后,是帝王对局势的精确把控和对法度尺度的绝对掌控。皇阿玛能因灾减刑,也能因触犯天威而杀人立威,正如孝贤皇后丧期那些被雷霆手段处置的官员与皇子。皇权的恩威,如同这御舟之外的江水,看似平静,深处却暗流汹涌,界限分明。
此次南巡历时九十五天。佩瑶、紫薇等公主们,名义上随驾同行,足迹踏过了江南的繁华之地。她们乘御舟看过运河两岸的杨柳依依、市镇繁华;也在行宫花园中感受过江南园林的精致秀雅;或许还在严格护卫下,短暂游览过某些不对外的皇家园林或寺庙。
然而,乾隆此行最核心的行程——那亲自渡黄河、查河工、阅水师、谒文庙、登石塘、观海潮,以及与封疆大吏共商国是的场景,那些真正展现帝王威仪、决定民生福祉的时刻,她们都被礼法严格地隔绝在外,只能留守在御舟或行宫的“安全区”内。
她们的经历,更像是隔着华美的珠帘或船船舷,进行了一场漫长而受限的旅行。帝国的核心运作、皇父最真实的工作状态、江南最沸腾的民情,都通过额驸或其他亲贵随员的口,事后才传达到她们的耳中。她们的南巡记忆,是由龙舟的摇晃、行宫的花香、转述的故事以及邸报上的文字共同编织而成,充满了参与感,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距离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