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臣各自回府睡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酒醒了,再仔细一想,一个名字而已,又是皇长孙,当然得挑最好的起,未必就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
众所周知,嘉靖成日求仙问道,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他连立储都这么反感,对一个刚满百日的婴儿能有什么指望?
百岁宴之后,嘉靖连着好几日心情大好,时常对身边的人提起小皇孙,多么可爱聪明惹人疼。
他的心情好了,玉熙宫里大大小小的太监,也跟着过了几天好日子。
嘉靖心里总是记挂着他的小皇孙,时常处于一种想见孙子,又不想见儿子的矛盾当中。
于是,他便更加频繁的向裕王府赏赐东西,金银器物、吃穿用度一大堆,传旨的太监还得特别强调,这些都是皇上赐给小皇孙的。
裕王看着这些用得上用不上的东西,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嘉靖身边的道士蓝道行为了讨他欢心,用扶鸾之术传达神明的意思:“陛下潜心向道,三清上仙有所感应,遂遣仙童下凡,投生皇家,定能保大明朝国运昌隆,陛下万寿无疆。”
在嘉靖这里,国运昌隆虽然很重要,但万寿无疆四个字更能讨他欢心,独揽大权和长生不老就是他毕生的两大追求。
回想一下,小皇孙出生之前,灾情不断,民生动荡,最迫切的就是去年冬天那场旱灾。
自小皇孙出生那一刻,一切让嘉靖忧心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他的心情好了,就连身体也感觉硬朗多了,比服服什么丹药都管用。
蓝道行这么一说,在他心里,对小皇孙的喜爱又加了一个“更”字。
蓝道行见他高兴,继续给他提建议:“既然这是上天的法旨,小皇孙是为大明带来祥瑞之人,陛下何不将他接入内廷教养,让他能时常陪伴在陛下左右。”
要不怎么说宫中这些道士,才是最能摸清帝王心思之人,这番话句句都说到了嘉靖的心坎儿里。
但他仍旧不动声色,并不提及让小皇孙进宫伴驾之事,只是逢年过节遣人去把孩子接进宫来,陪着他享受天伦之乐。
进宫的只有小皇孙,裕王不许跟着。
每次进宫,嘉靖都对皇孙爱不释手,抱着他跟他说话,陪他玩耍,甚至吩咐内官监专门采办玩具。
只要小皇孙进宫,整个玉熙宫都能听见爷孙俩的笑声。
朱翊钧虽然只有几个月大,但乖巧又听话,饿了就由乳母抱去喂奶,困了就靠在皇爷爷怀里睡觉,嘉靖没见过这么讨人喜欢的孩子。
虽然喜欢,但他也不多留,天黑之前,就命人将小皇孙送回裕王府。
这天,送走孩子之后,嘉靖才去修行,蓝道行见他多有不舍,便问道:“陛下既然舍不得小皇孙,为何不依贫道所言,将皇孙接入宫中?”
嘉靖哼笑一声,摆了摆手:“他还不满周岁,朕如何忍心让他母子分离,此事等他年满周岁再议。”
黄锦侍奉嘉靖五十年,这是头一次,见他对一个孩子如此上心,当年的皇太子也没这待遇。
转眼又是一年冬天,腊月二十三,小年,也是小皇孙朱翊钧的周岁生辰。
嘉靖在宫中设宴,早早的命黄锦去接小皇孙,裕王和裕王妃也一同进宫赴宴。
毕竟孩子满周岁,亲爹亲娘不在场也不合适。
朱翊钧现在已经一岁了,能摇摇晃晃走上几步,对玉熙宫的熟悉,超过了他的父母。
一路过来,他还挺忙。里里外外的太监,他好像都认识,跟这个挥手,跟那个打招呼。
不难看出,玉熙宫的太监都很喜欢这位小皇孙,走出去老远,还忍不住回头看他。
“皇爷爷,皇爷爷!”
裕王和王妃只敢跪在正殿行礼,朱翊钧已经摇摇晃晃的穿过重重纱帐,来到嘉靖平日修道的地方。
嘉靖坐在蒲团上,小家伙兴高采烈地冲到他跟前,忽然左脚拌右脚,一头扎进了皇爷爷的怀里。
嘉靖搂着他,在小屁股上拍一巴掌:“慢点走。”
小家伙毫不在意,抬起头嘻嘻的笑:“想……想!”
嘉靖问:“想什么,想吃点心?”
“想……爷爷。”
“哈哈哈哈哈哈!”嘉靖被他哄得哈哈大笑,忍不住低头亲了亲他的额头,“皇爷爷也想你。”
他一把抱起小皇孙大步往外走:“走吧,看看皇爷爷为你准备了什么生辰礼。”
宴会开始之前,太监先抬上来一张大案,在案几上摆放玉牌,玉坠二枚,金汤匙一件,银盒一轮,犀钟一棒,文房一套,以及果筵一席。
嘉靖亲自抱着皇孙来到案几前,为他举行抓周礼。
看到案上琳琅满目格式物品,朱翊钧眼睛亮闪闪的,还以为这些都是他的玩具。
嘉靖把他放在案几上,小家伙往前爬了两步,先就近抓起一枚玉坠,举到眼前,歪着脑袋打量一番。
正当大家以为他选定这枚玉坠之时,小家伙却手一松,抛下玉坠再不理会。
而后,他又抓起稍远一些的金汤匙。形状很熟悉,乳母平日就是用这个喂给他米糊糊,小家伙咧开嘴就要把金汤匙往嘴里送。
嘉靖眼疾手快,把那胖乎乎的小手按住:“这个不能吃。”
小家伙扔掉金汤匙,一边笑,一边咿咿呀呀的重复:“能吃……不吃……”
朱翊钧把案几上的东西抓了个遍,却只是拿起来新奇的瞧一瞧,而后丢到一旁,再不多看一眼。
眼看最后那个银盘也被他随手一推,咕噜噜滚到案几边缘,差点落地。小家伙对桌上的东西彻底失去兴趣,回头扑进了嘉靖怀里,口齿不清的说道:“皇爷爷……抱……抱~~”
这个结果让宴席上的所有人都很意外,案几上的金银玉器、文房四宝、水果点心,哪个小孩子看了不迷糊,偏偏小皇孙竟是一样也没选中。
帝王哼笑一声,脸上并无惊异之色,仿佛对这一结果早有预料。
他从袖子里摸出个东西,放在案几最远端,小皇孙够不着的地方。
众人定睛看去,当场吓得大惊失色。
不管是嘉靖还是隆庆,主要写他们对男主的宠爱,并不代表人物本身有多正面(这一条所有配角都适用。所有!)
李妃是裕王侧妃,正妃是陈氏,但戏份不多,我这个文基本不会提到(这就一解闷儿的话本儿,和历史真没多大关系。我相信看到这里的小仙女应该也已经看过文案了,如文案所说全是私设),后面也有同样情况,戏份少,作用类似的配角二合一。
再次强调:这不是明史,这是作者的扯淡之作,你看到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瞎编的。
预收1:大秦公子的团宠日
又名《人类幼崽征服冷酷残暴亲爹》、《我父皇是明君不是暴君》、《我哥扶苏必须登上皇位》、《天下名士为我归顺大秦》
木德星君下凡历劫,出了点意外,穿成秦始皇众多儿子之一,在史书上连个名字也没留下。
他是秦始皇与宫女春风一度所生,生母难产而亡。秦始皇子女众多,不稀罕这个儿子,把他丢给长公子扶苏,连名字都懒得起,转头就忘了。
扶苏看着怀里娇弱的小婴儿,温柔笑道:“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就叫你辰安吧,从今往后兄长护着你。”
两年后的一日:
秦始皇深夜回到寝殿,见龙榻上趴着一颗软糯糯的小团子,正抬起头冲他咯咯的笑。
秦始皇:“这谁?”
近侍答:“公子辰安。”
秦始皇不悦:“抱走!”
第二日:
秦始皇刚入寝殿,肉嘟嘟的小团子滚到脚边,一把抱住了他的腿:“父~父~~抱抱~~”
帝王略微迟疑,弯腰抱起小团子。
第三日,
第四日,
……
第七日:
秦始皇早早处理完政事,匆忙返回寝宫,殿内空空如也,帝王大怒:“辰安呢?”
近侍:“长公子抱走了。”
扶苏正在哄幼弟入睡,冷不防一个高大身影闯入内殿。
秦始皇扫一眼大儿子,朝小儿子伸出手,沉声道:“到父皇寝宫去睡!”
扶苏:“……”
辰安喜欢哥哥,也喜欢父皇,每天都在苦恼今晚睡在哪座寝宫。
朝堂上,帝王怀抱熟睡的辰安高坐殿前。一边用最冷酷无情的声音向百官下令坑杀江湖术士,一边低下头,用最温柔缱绻的目光看着儿子。
辰安在父皇怀里做了个梦。他梦到一个自称神仙的人告诉他,大秦虽一统六国却危机四伏。他最讨厌的哥哥胡亥将会当皇帝,杀死所有兄弟姐妹,大秦就要灭亡了。
而他是主宰万物生发,变废为舒的天神,是改变大秦命运的唯一希望!
团宠养崽,基建强国,改变众多历史人物的命运。
穿书,非正经历史,勿考据。
预收2:大清御医的团宠日常
李悯,医学博士,一觉醒来,穿成了康熙年间太医院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太医,本来只想潜心钻研医术,在古代发扬现代医学。
谁曾想……
康熙:朕顽疾复发,头痛,胸闷,快宣李太医!
李悯:和儿子闹矛盾,失眠了。
太子:这碗药不是李太医亲手熬的,我不喝!
李悯:孩子要哄,药碗旁边放一枚梨膏棒棒糖。
四阿哥:嘶……血光之灾,李太医救我!
李悯:翻书划破手指,晚来一步,伤口就愈合了。
太皇太后:李太医生得俊俏,又会说话,陪哀家聊上一会儿,病好了一大半。
李悯:太难了,我堂堂医学博士,居然要靠脸治病!
后来……
康熙为他在皇宫打造医学实验室,集结一帮外国传教士给他打下手,紫禁城大力推广心肺复苏、海姆立克、加压止血等急救方法。
预收3:[清穿]皇贵妃的养崽日常
儿科医生佟庆仪穿成了康熙的表妹,大清首位皇贵妃佟氏。
家族显赫,位份尊贵,人生也没有太大的追求,与其当个妇女主任,给互相扯头花的小美人段道理,不如当个幼儿园阿姨,养养小团子。
大阿哥:皇贵妃做的点心最好吃,想让她当我的额娘。
太子:生病了皇贵妃吹吹就好啦,想让她当我的额娘。
三阿哥:皇贵妃会英语还会算术,想让她当我的额娘。
四阿哥:你们自己没有额娘吗,为什么抢我的额娘?
……
康师傅:表妹好忙,承乾宫的饭菜好香,皇子们教得好乖,择吉日册立皇后。
皇贵妃:谢邀,还想再苟五百年。
养崽,美食,温馨治愈。
主要养小四,当亲儿子养,也养其他皇子公主。
应该没有感情线,如果有,也是别人单箭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