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 93 章

过完年黛玉就十三岁了,按这里的说法,虚岁十四。

年节下酒宴多,找林如海打听选婿标准的人也多了起来,这让林如海十分伤感。

闺女才十三,刚上初中的年纪,怎么就能说亲事啦?

黛玉却不管那些,过完年天气转暖,她的番茄辣椒经过几轮暖房培育,已经可以大规模种植了。

这个与红薯土豆不同,黛玉不打算捐给朝廷,准备自己私下里留着挣大钱。

虽然肯定私藏不了多久,不过能多挣一点是一点嘛。

关于辣椒和番茄的做法,黛玉也悄悄的培训了几个大厨,打算另外开家酒楼,想来一经推出,定能风靡整个京城。

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林家的新酒楼开业了,主打菜品就是辣菜和番茄做的菜。

都说新酒楼老药铺,世人都爱尝口新鲜的。

这酒楼一开业就客似云来,林安别的地方也不去了,整天就在这里盯着,生怕出点什么差错。

大家也都习惯了林家层出不穷的稀罕物儿,有时还互相打趣“你怎么没找着红薯土豆的进献给朝廷,也好让朝廷封你个侯爷做做呢?”“人家林姑娘就是运道好,啥稀罕东西她都能找着。”

辣椒和番茄之风靡一时,甚至传到了宫里去,九皇子这日同甄贵太妃说了想吃,转天就有小太监呢过来传话,安排酒楼歇业三日,厨子们都去东宫给贵人做菜。

之所以做一顿饭要歇业三日,黛玉后来才知道,厨子们要提前学规矩和贵人们忌口的东西,然后提前进去做出菜来,试菜太监们先试吃,防止这新鲜玩意儿毒害了贵人。

耽误挣钱倒是小事,横竖有了进宫做御膳这个大幌子,以后肯定能加倍挣回来。

黛玉最担心的是厨子们进了东宫别犯了忌讳,万一触怒了贵人葬送小命就不好了。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厨子们都领了上前欢欢喜喜出来了,葬送进去的反而是她。

厨子们做的菜讨了贵人们的喜爱,太上皇便多问了一嘴:“这是哪家开的酒楼啊?”

得知是新封的忠勇侯家的酒楼,而且是他女儿——寿光县主的产业,竟然破天荒的赞了句:“是个好孩子。”

深深了解太上皇的甄贵太妃当时就觉着不妙,反而是九皇子傻了吧唧的,听见太上皇称赞林姑娘,还跟着夸。

太上皇活到这把年纪了,什么事看不明白?

甄家想跟有军权的西宁郡王联姻,这是想干嘛?

不过甄贵太妃一直服侍得他挺好,人也懂事,因此太上皇就放纵了她那些念想。

如今不能再等了,万一真让他们私下里串联成功,岂不是乱套了?

因此太上皇也没跟甄贵太妃商量,直接用了东宫自己的那一套班子拟旨,预备将林氏黛玉赐婚九皇子为正妃,择吉日成亲。

旨意尚未下发,皇帝先得到了消息,惊得皇帝都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什么?赐婚?给谁赐婚?”

皇子赐婚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简单了?

难道不需要先相看,再算八字,然后钦天监、宗人府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程序后才能下赐婚的旨意吗?

皇帝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袁桥见他眉头紧锁,弓着背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

皇帝忽然道:“去召忠勇侯即刻进宫见朕!”

袁桥弯腰应是,忙出去安排了。

于皇帝来说,林如海是他麾下一员大将,未来是要进内阁的。

这样一员大将,一旦和九皇子连了姻,以后再用起来难免心有芥蒂,相当于是废了。

于九皇子来说,娶了林如海的女儿其实没有多大用处,毕竟林如海此人不拉帮结派,九皇子能通过林如海拉拢的势力极为有限,属实不划算。

先前皇帝就听说,甄贵太妃安排九皇子悄悄见了西宁郡王的女儿。

西宁郡王在西北边陲手握重兵,比之割地自重也不差什么了,这才是九皇子应该努力的联姻对象。

不一时林如海就到了,皇帝开门见山道:“朕方才得到消息,太上皇预备将林姑娘赐婚九皇子为正妃,此刻东宫正在拟旨,你是什么意见?”

林如海闻言一惊,忙道:“万万不可!臣的女儿年纪幼小,尚未及笄,不适合过早婚配,请陛下明鉴。”

皇帝心神大定,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点头道:“既如此,朕这里有个法子,只是不知爱卿愿不愿配合。”

林如海忙叩头道:“但凭陛下吩咐。”

皇帝如此这般说了一回,林如海略一思忖,便点头应了。

少时,袁桥揣着一卷圣旨快马去了忠勇侯府。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尔忠勇侯之女、寿光县主林氏黛玉,系出书香,世传清德。父林如海,历官有绩,恪尽职守,朕心素知;尔自幼承庭训,娴习诗礼,性资聪慧,行止端方,有“咏絮”之才,具怀瑾之德。今朕以宫府需才,特诏尔入宫,授“司诏女官”,正五品,随侍皇帝驾前,记录口谕,起草廷寄,整理奏章,隶乾清宫。尔其钦承朕命,即日束装就职。到任之后,务宜殚心厥职,以礼自守,以才辅事:凡奏折当谨司,毋使遗缺;凡宣谕当慎达,毋致差讹。更宜敦睦同僚,恪守宫规,庶几无负朕“任贤辅治”之厚望。钦此。”

黛玉一脑袋问号的接了旨,见袁桥笑眯眯的看着她,苦笑道:“袁总管,您就别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好歹把袁桥让到正厅坐下喝茶,黛玉问道:“早就听说朝廷要设立女官,可……可我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突然,不是听说还要组织一场铨选吗?而且……怎么会突然宣我进宫做女官呢?”

袁桥知道眼前这位不是一般人,也不吝赐教,便道:“这都是陛下为你们父女二人着想的一片苦心啊,等一等你就知道了,咱家不能多待,只跟你多说一点,这回设立的女官是个没有先例的新鲜事,县主又是头一份,以后可得多辛苦辛苦了。往后县主和咱家都是随侍在陛下的驾前,不过县主要随时记录陛下的口谕,还要拟为圣旨,各地送来的奏折也要分门别类整理好,供陛下查阅。这可不是轻省活计,县主要有个心理准备。”

略略提点了一下黛玉以后的工作内容,袁桥站起身道:“陛下吩咐了,县主三日内进宫就职即可,咱家还要去尚宫局催一催县主的女官服,就不耽搁了。”

黛玉忙跟着送袁桥出去,手底下一个精致小巧的荷包塞到袁桥手里,笑道:“以后还要多劳烦袁总管提点我。”

袁桥笑意更深,拱手告辞而去。

送走了袁桥,黛玉在当地转了好几圈,还是没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索性唤人去户部打听打听父亲几时散衙。

刚打发人出门,林如海急匆匆的赶回来了。

“闺女啊,圣旨你接着了罢?”

黛玉忙上前挽着林如海的胳膊问道:“我接到圣旨都懵了,父亲,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林如海顿足气道:“嗐!别提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你跟我来。”

父女俩进了屋子屏退众人,林如海如此这般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黛玉就跟听天方夜谭似的,怎么自己差点就成了九皇子妃了,这都哪跟哪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父亲,皇上这样做,会不会触怒了太上皇啊?万一我进了宫,被太上皇找个借口打一顿板子出气可怎么办?”

黛玉忧心忡忡的想着,手里就两颗丹药了,够吃吗?

林如海也担心啊,不过这点子风险总比黛玉真的嫁给九皇子要强得多罢。

林如海便宽慰黛玉道:“不妨事的,你进了宫是跟着皇上干活,太上皇离得远,管不着你。”

黛玉叹气道:“那成罢。”

林如海又劝她:“回头咱爷俩都去上班,下班了咱俩一道回来,你从东华门进出,离我的公廨可近了,下班路上我给你买好吃的。”

这是拿黛玉当小孩上学一样哄着了。

黛玉哭笑不得,道:“我还不知道我几点上下班呢,对了,我能每天回家吗?”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黛玉后悔刚才袁桥在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问呢。

林如海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张口结舌半晌:“这……这总不会罢?咱家离得近,不然回头我跟皇上说一声,不耽误你上班就是了。”

黛玉看着林如海不言语,林如海也塌了肩膀坐那不动了。

林如海心想,本来是要把闺女从九皇子手底下救出来,谁成想又到了皇帝眼皮子底下出不来了,这可怎生是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宁得岁岁吵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魂穿黛玉 我爸爸竟是林如海
连载中芝麻如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