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峥的话让杨善怔了怔,低头打量雄壮的腰身,按现代人的标准,他的体重依旧是超标的,算上10个武力值的加持,体力有了很大进步,才显得轻盈多了。
刚穿来那会儿他坐到矮榻上都费劲,必须有人在两边架着才能站起来,爬几层楼就喘得快上不来气了,这几天明显感觉轻松多了,一口气爬上四楼汗都不会出。
他对牧峥笑道,“没那么夸张,之前都是闲出来的肥肉,忙起来以后瘦下来很正常,我吃得香睡得着,能有什么事。”
牧峥也知道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柔声道,“等忙过冬至就轻松了,直到新年前都不会再有大朝会,到时臣请陛下去观赏军中大比,城中还有各式各样的庆贺活动 ,可以一直休息到上元佳节。”
杨善含笑听着,小时候他最盼望的就是过新年,不仅有新衣服和好吃的,还能跟小伙伴开心的玩耍,无论过去多久回忆起来都会忍不住带上笑容。
突然,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问道,“已经入冬好几天了,为何还不下雪?”
牧峥愣了下,有些迟疑道,“现在才刚入冬而已,只有北方才会在这时侯下雪,京城要等到新年前后才会有雪,全年无雪也不是多稀奇的事。”
杨善没料到齐国京城的冬天会如此温暖,跟盛唐长安的气候环境类似,据说当时的夏天非常炎热,因此才形成了开放的服饰风格。
原主贪杯好色,整天傻吃苶睡的,关于气候的记忆一片空白,对女子衣裙的款式倒是记得很牢靠,盛夏时也没见谁是穿着薄纱出门的,应该不会热得很夸张才对。
牧峥不知皇上为何又皱起眉头,他想为帝王分忧,又暗恼自己不是当解语花的料,心里正不可开交时,王小宝抱着一本丝绒封皮的厚本子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今晚要去玉坤宫吗?”
杨善没理解他的意思,奇怪道,“都快睡觉了,我去玉坤宫干嘛?”
牧峥却听明白王小宝的意思了,烦躁的感觉再次翻涌上来,他努力压下心中不适,抢先道,“当然是去玉坤宫过夜啊,今天是皇后受封的大喜之日,陛下应该去的。”
他不想让莫名的占有欲干扰到与皇上的君臣情意,直接说出最不愿意面对的事,用插自己一刀的方式让脑子清醒些。
杨善这下听明白了,他尴尬得要死,摆手道,“我还在父孝中呢,哪能留宿后宫,你手上抱的是什么?”
王小宝不知该不该劝,皇帝守孝都是装几天样子就完了,杨善的祖父还在热孝里选过妃呢。
又担心皇上恼了治他个大不敬之罪,只得捧起厚本子老实答道,“这是尚寝局送来的侍寝名册,木萍姐姐说陛下喜欢华丽点的,尚功局特意选了瓜瓞绵绵的丝绒料子做了封皮。”
杨善哭笑不得,“行了,找个地方收起来吧,代我谢谢她们费心。”
王小宝没有动,踟蹰片刻才呐呐道,“陛下执意守孝,那采办宫女和选妃的事怎么办呀?”
杨善笑骂道,“你急什么,耽误你发财了?”
王小宝摇头道,“奴发不发财有什么打紧,只是宫外的人都盯着这两件事呢,身份不够的指望采办进宫一步登天,身份够的也想像吴中书那样,靠裙带子权倾天下,哪能同意陛下一直空置后宫,恐怕要被那些大臣吵到头疼了。”
杨善现在就有点头疼了,莫名道,“后宫有二十多个妃嫔呢,怎么就空置了?”
掌殿洪忠插言道,“陛下,先帝有妃嫔三百多人,先太子的姬妾也有一百多呢,相较之下陛下的妃嫔连两个宫都住不满,确实太少了些。”
杨善冷笑,“那又如何,老子养了七个儿子,他们女人再多也没用。”
七子一出所向披靡,先帝儿子生了不少,切切实实抚养的只有先太子一人,还给养死了。先太子就更不用说了,连个蛋都没生出来。
牧峥因杨善坚持守孝心中暗喜,又唾弃自己见不得人的心思,想不明白身为臣子怎么会对皇上有那么强的占有欲。
直到就寝他还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一个想法闯入脑海,他他,他该不会对皇上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了吧?
牧峥从床上弹跳而起,像只困兽一样在房间里不停打转,拼命否认突然蹦出来的想法,他就是想更好的保护皇上而已,怎么就变成非分之想了,陛下是很好很可爱没错,可他是皇帝啊,这是疯了不成?
杨善也在寝殿的大床上烙饼,先帝的帝王心术看得人心惊肉跳,同时也很佩服他的智慧,通过妃嫔和皇嗣就把所有勋贵玩弄于股掌之间,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杨善自认有点小聪明,性格也算得上沉稳,却无法做到先帝那样绝情。
花言巧语欺骗皇后,用甜言蜜语把未来的最大变数牧峥限制在身边,做到这些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像先帝那样连亲生子嗣都算计残害,他是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的。
杨善一夜不曾睡好,差点就起迟了,根本没合眼的牧峥状态比他还糟糕,仗着年轻才没挂上黑眼圈,萎靡的样子把杨善吓了一跳。
他有些愧疚道,“爱卿一直在为公事奔忙,很久没休过假了,不如回家休息几天吧。”
牧峥整晚都在是否有非分之想的问题上打转,他觉得自己没有,又做不到完全否定,此时根本不敢与杨善对视。
听皇上关心自己,他在心中苦笑,先帝和先太子待下严厉,他反倒能做到忠心耿耿不存私心,陛下对臣子温和体贴,他怎么就想登鼻子上脸了。
牧峥叹道,“陛下不必待臣这么好的,臣在红客那边还有事要办,今天就让老古跟着陛下吧。”
杨善点头,“成啊,你也别太累了,抽空回家看看安国公和老夫人吧。”
牧峥应了声,早膳都没吃就出去了,右千牛卫的古大将军正带人守在紫宸殿外,见他脚步匆忙,还当皇上交待了紧急的差事要办,他也加紧脚步前往膳阁,不敢让皇上落单太久。
杨善正在吃面片汤,自从不再限制食用荤腥,他的餐桌丰富多了,汤是用羊骨和鱼骨熬制的,能鲜掉人的眉毛,还有驴肉馅的煎饼和几道他喜欢的小菜,吃得他眉开眼笑。
听到匆匆的脚步声,杨善抬头招呼道,“古大将军早啊,跟我一起吃早饭吧。”
这位古大将军是右千牛卫的首领之一,长得高大威猛,杨善站在他身边像糯米糍和红糖大馒头的组合。
他的忠诚度与牧峥相当,武力值和品德值也没低多少,杨善很喜欢这人,打算过两年就放他到地方上历练,为扫平蛮夷储备人才。
古大将军谢恩落坐,端起汤碗掩住叹息的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大家都看出皇上是怎样的人了,想到他之前只能用自污名声保全小命,就这样还差点连孩子一起死在那什么阵法里,他就忍不住同情上几分。
杨善不知道大将军把自己脑补成小可怜了,饶有兴趣的问道,“军中大比准备得怎么样了?往年都是比试什么内容的?”
古大将军笑道,“军中比的是射箭,开弓,舞刀和角力四样,轻骑擅射,重骑的力量最强,步兵的刀技最好,先在戎卫京城的各军中独自选拔,决赛时再把好手集合起来一较高低,陛下要是有兴趣不妨亲往观战,将士们肯定会斗志高昂的。”
杨善笑着点头,“我一定会去看的,军中的比试也很有意思,爱卿觉得用这四项在全国择选好手,能否组成一支奇兵呢?”
古大将军想了下,小心道,“在全国择选?那不就跟文科选士差不多了么。”
杨善在心里给他点赞,想要平定四方哪能没有精兵强将,用武举选拔人才势在必行。
只靠他一人无法撼动文官群体,古大将军是从基层打拼上来的,比牧峥更有群众基础,是实施武举计划的最佳人选。
他笑道,“是哦,的确很像,那就选一下呗,文人可以科举,为何武者就不行呢。”
古大将军激动得差点拍桌子,可想到那些难缠的文官,他又泄气道,“那些老学究是不会同意的,在他们眼中武者都是粗鲁莽汉,肯定会认为让我们像文人一样科举是在折辱他们。”
杨善叹道,“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明明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实在不理解朝堂上文武对峙的局面是打哪里来的。”
古大将军品味着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八个字,双眼越来越亮,起身拜倒在地,“臣少年习武,一心想要报效君王,可叹大齐承平日久,朝中上下早已忘记了兵祸之危,如今天降明主,但有差遣臣万死不辞。”
杨善看着面板上快顶格的忠诚度,起身扶起他,满意的笑道,“爱卿不要着急,帮我记着武举的事就了,我们慢慢筹划着,一年不行就两年三年,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