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玎最近过得可以说是有滋有味。
班上没什么急活,每天都能按时下班。
下了班点个外卖,投屏个电影,一边吃一边看,还要时不时撸一把芽芽,把小安哥拉的毛弄乱,再看着她跳到角落躲开季玎,卖力舔毛。
季玎的生活习惯实在是说不上好。
比如他喜欢架着腿吃饭,习惯将左腿圈在自己和餐桌之间,通常还不等吃完这顿饭,膝盖下面就会出现被桌楞硌出来的红痕。
而且他还喜欢吃完饭就找地方一躺,并熟练使用自创的歪理邪说来美化自己的行为,如“饭后一躺,猛的像狼”、“饭后不躺,人生白忙”等。
李成和季芸对季玎姐弟采取的是“抓大放小”的教育政策。这显然是小,只是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地出口纠正。
现在季玎自己单住,想架就架,想躺就躺。
快哉!快哉!
季小生侧身躺倒在沙发上,揉着膝盖下硌出来的凹陷痕迹,打开抖音,按下音量键,成功抵消掉“开屏静音”的设置。
这两天他监管的海域出现了新物种。
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也为了增见广闻,季玎利用上班的摸鱼时间仔仔细细地研究了这个新物种。
于毅闻知此事后,只说了句“你上学时有这股劲头早上清华北大了”。
新物种是季玎起的。
实际上它的官方名称是虚拟主播,?是指使用虚拟形象在视频网站或直播平台进行内容创作的主播。这段是季玎在百度上搜到的。
经过两天紧锣密鼓的学习,季玎收获颇丰。他已经大致了解了抖音上的虚拟主播的分类、运行模式,以及收入来源。
随后他结合自身情况及现实条件,慎重地选择了集合了许多唱歌类虚拟主播可以点唱的语音厅。
只是季玎从不点歌。
分币不刷,主打白嫖。
今天开屏的第一个视频就是虚拟主播相关。
是粉丝剪的直播唱歌的片段。
视频里的主播用的是兔子的虚拟形象,他唱歌时,兔耳朵就跟着歌声,像海草一样轻轻晃动,很生动。
除了视频中人的声音实在抓耳,留住了季玎的脚步外,这个灵活的兔子形象也是他没有直接划走的原因之一。
自从养了芽芽之后,兔子就一跃成为“季玎最喜爱的宠物”排行榜中的榜首。
他会给所有认真养兔子的人好脸色!
季玎点了个喜欢,又点开“格式化专属程序员”的主页,发现作品大同小异,都是她喜欢的主播唱歌的内容。
季玎觉得粉丝真的是很难用单一词汇去形容的一类人。
她们喜欢谁,就会无限包容谁。所想所做,都会从这个被偏爱的人的角度出发,从而自我约束,生怕给TA带来不好的影响。也会制作精美的视频,写动人的文案,以期可以换来其他人对TA的善意。
季玎关注了她,收藏了她创建的“格式化”合集,接着随便点开了一个视频。
经过剪辑而稍显失真的男声悠悠扬扬地飘散开来,将歌词里的情意娓娓道明。
季玎觉得他的声音像水。
不是常日难见到的可以激荡起蒙蒙水雾的瀑布,也不是雨后屋檐上连连垂落却难以接续的水滴。
而是日常洗手时,水龙头开到适当的位置后,柔而坚定地倾注而下的水流,不会溅到身上,又足以满足需求。
它是圆的,是润的,也是收敛的,没有毛刺的。
真的好好听啊!
季玎也跟着哼了两句,然后顺着文案里的@,摸进了他的主页,开始查阅这个叫“格式化”的主播的作品。
一共就两个。
一个是歌单,另一个也是歌单。
嗯嗯?
我成鲁迅了?
季玎先是整个人往上蹭了蹭,重新在沙发扶手上枕好,又把腿搭上了靠背,最后分别点开这两个视频。
还真都是歌单。只不过一个是已经会的,另一个是正在学的。
季玎没给“格式化”点关注。
因为他不发歌。
季玎长叹一口气,我身边怎么就没有……
诶?
我身边?
怎么感觉好像有呢?
是谁来着?
季玎皱了皱眉头,扭着身子在沙发上转了九十度,头垂落在沙发边沿。
是谁是谁!
这种答案就在嘴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好痛苦!
他挺直手臂举着手机努力思考着,发梢随着他的动作堪堪与新买的地毯摩擦着。
“去吧。”
“下次聊。”
到底是谁说的啊!
季玎退出“格式化”的主页,回到之前的视频界面。
刚刚已经播放完一遍的歌又开始自动播放,飘飘荡荡的男声又重新萦绕在季玎耳边。。
“格式化专属程序员”几个字也随着界面的切换进入他的视线。
歌声骤然被记忆里的声音代替。
“我叫程序。”
“禾呈程,秩序的序。”
啊!
是程序!
我邻居!
终于想起了是谁,季玎快乐且满足。
他看着昵称里的“程序”二字,觉得自己和邻居还挺有缘,上个网也能看到对方的名字。
不过季玎知道这种缘分实际上是一种叫作“频率错觉”的认知偏差。
他记得这个效应讲的是当一个人第一次注意到某个信息后,大脑就会将其标记为“重要”,随后就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强化对这个信息的关注,从而产生“怎么哪儿都有它”的错觉。
比如季玎第一次见到他姐的宝马小mini后,发现路上的小mini突然多了起来。
季玎正头脑风暴着,但丝毫不妨碍他挪动着身体,将头抵住地毯,双脚蹬在沙发靠背上,蛄蛹着往下滑,直到他的腰背部在地毯上安全着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