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吃饭的时候推开每一个家庭的门,亮着的每一盏灯都是一个故事。但对明鸾来说,那灯是昏暗无光的。社会对Beta的隐形歧视投射在每个小家庭里。
当他因长得精致漂亮,有极大概率分化为Omega前,他的父母还是和煦温柔的,会为明鸾的成绩骄傲。
直到十五岁依旧没有分化迹象他们急了,去机构鉴定此生都只能是Beta,巨大落差带来的失望让父母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的生活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到底其实都是小事,但就是这些痛苦的小事,却贯穿了他悲惨的一生,至今也无法释怀。
升到初二,度数加深本来要去配眼镜却不敢说,酝酿很久以后才在摘菜的明母面前开口,果然被骂,明母一边做饭一边念叨,明鸾只能沉默应对。
最后明母放下菜,骂骂咧咧拉着他去选了个最便宜的眼镜,回家路上一直掐他手背,到家后还在说他乱花钱,是个赔钱货。
当晚躲在房间哭,被明父勒令出来吃饭,说他面子大了吃个饭也要三请四请。
吃着眼泪拌饭,最大的脾气也是只吃面前的米饭不吃菜。饭桌上父母齐齐数落他,明鸾的脑袋一再低下,他满腹委屈感觉自己被生下来是个错误。
胃是情绪器官肚子难受到痉挛,第一次觉得米饭甜就是一边流眼泪一边哽咽嚼了很久的米饭才觉出甜味。
他拼命地往嘴里塞饭,那是痛苦压力夹逼下唯一的甜了,米饭一粒粒黏着连汤也不喝一口噎在喉咙,生理性反喉最后“哇”的一声吐了一地,又换来三根打折的竹竿。
晚上带着怨气入睡,梗着脖子难受得很,冰冰凉的眼泪刺着皮肤像被刺藜刮过,那感觉现在还记得。
学期的期末考,明鸾的成绩第一次不是第一,被盛怒的明母拿竹竿打。打完后身上浮起了一道一道的红痕,她叫嚣着冲进明鸾房间翻找,扬言誓必要找到害明鸾成绩下降的源头。
最终找到一本问朋友借来的水浒传、也就是明母口中宣称的“杂书”,即便明鸾哭着解释那是初中必读书,但还是被撕了。明母一边撕一边谩骂恐吓儿子以后再也不让他去上学了。
明鸾哭着跪在地上怎么求也没用,觉得天都塌了,不知道怎么和朋友交代,小小的身躯被迫承载着再也不能去读书的巨大惶恐。
尔后他连人带书包被扔出门,在冰冷漆黑的楼道角落蜷缩睡了半宿,当夜就发了高烧。
初三,明母开始备孕,中考前一个月去非法机构检测出是个Omega男孩,一家子都喜笑颜开,明母脸上满是身为母亲的柔情,和邻居谈起时骄傲炫耀地说这次可好不容易能生出一个omega。
那时父母在笑,母亲温柔地抚摸肚子,可刚放学回家的明鸾只觉得与这个家格格不入。
那时候学业压力大加上遭受长期的冷漠对待,夜深人静时分他甚至幻想过推母亲下楼。
母亲没有她口中说的福分,Omega孩子没保住因自身问题流产了,夫妻俩郁郁寡欢很久,那段时间家里弥漫了很久的低气压,一点小事都能引燃战火。
但当时明鸾其实觉得很庆幸,但他没有把这份庆幸表露,脸上表现着难过还会尽力去安慰母亲,失去那个孩子后母亲终日郁郁寡欢,家务都被抛给即将中考的明鸾。
最后夫妻俩一拍板,决定从福利院领养一个omega孩子,说明鸾已经养成这副没出息的样子,第二个孩子要好好养、宠着长大。
明鸾看过弟弟照片后,愣了很久才抬起眼问母亲:“为什么一定要收养。”
他不明白,他很不明白。
“因为爸爸妈妈没养好你觉得很难过,想要弥补。”
明鸾恍惚了,他觉得自己更像外人,那照片上陌生的Omega和站在面前的两个成年人、他们三个才像一家人。
他哭着喊:“说什么弥补,我还没死不是吗!”
父母并不需要征求他的意见,反而因心虚你一句我一句怒喊:“十几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我们想收养谁就收养谁,好声好气和你说话还对我们大喊大叫的,也不知道是谁供你吃供你穿还让你读书。”
“养你有什么用,还不如一条狗,还能对我摇尾巴。”
“如果不满意就滚出去,这是我买的房子、这是我家,你出去了看谁会要你。”
他们算过沉没成本,加上社会对Alpha和Omega的追崇,觉得不如把所有都寄托给一个“希望更大”的omega身上,毕竟养孩子也是一种投资。
明父更是狠狠扇了儿子一巴掌,做惯苦力的手上满是厚茧力气也大、扇到眼镜当即飞出去撞到墙上又弹回来,明鸾脸上高高肿起口腔内浸着血,明父骂着“小兔崽子”血红着一双眼,不解气般四处低头找东西就要往明鸾身上砸,幸好明母及时拦住。
当夜明鸾遍体鳞伤地躺在自己的小房间内,痛苦蜷缩时母亲却进来告诉他,让明鸾中考后把房间收拾收拾让给未来的弟弟。说反正明鸾快要上高中去住宿房间空着,家里一室两厅房间不够。
当然他的反抗是无效的,毕竟很清晰告诉他这房子是明父的,不是他明鸾的,房间的处置权也不归自己。
所以明鸾只是沉默着,良久才从沾血的喉咙口滚出一句“好”。
上了高中,有女生给明鸾塞情书,是在放周假趁着明鸾去上厕所的时候塞包里,明鸾根本不知道,回家后被明母偷着翻书包时看到包里的情书,不动声色地被拿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