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执着

太医只在宫里当差,可侍奉的都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当然懂得明哲保身装聋作哑的道理。

只那么微微一怔,又神色如常的给太后搭脉,就好像太后的手腕不曾红痕遍布,就好似没有闻见那清冽的药香。

“娘娘的头痛,还是劳累所致。”

太医缓缓道,“微臣重新给娘娘拟一道方子,娘娘照样饮用,再休养一段时日就会痊愈。”

越襄淡淡的看着太医:“予的头疼,只是劳累吗?”

太医忙道:“微臣给娘娘细看。”

这天儿还是有些热的,明明太后的声气儿也不大,可这么一句话说下来,倒叫太医额上的汗都出来了。

太后虽然年轻,可权柄在身,谁敢轻看呢?

太后怀疑,那就算是这样,也要细看。

趁着太医搭脉的时候,越襄慢慢道:“予上回喝了汤药,这头疼其实缓解不少。可近些时日,头疼又起,身子也沉,脑子不清醒,整个人还会晕乎乎的。这是怎么了?”

她故意这样讲,十分真半分假,就想着太医能不能查出来。

却也想,越蘅敢这样下药,想必就算太医搭脉也是查不出来的。

又或者从前小太后还会替越蘅遮掩一二。

小太后入宫的时候宫中人事并无大的变动,尤其是太医院,并没有进新人,还是原先的那些人。

这些人少说也在宫中五六年了,莫非也被越蘅给买通了?

太医这回搭脉的时间长,可过后还是顶着一头汗,结结巴巴的说娘娘许是劳累了。

越襄倚在那里没做声,倒是沈闫把定在越襄手腕上的目光收回来了。

他站起身,直接对外吩咐:“再叫太医来。”

沈闫不信这一个了。

越襄想,这也好,省得她开口了。

看沈闫紧抿的唇角,越襄微微勾了勾唇角,沈掌印是真的很在意小太后的身体啊。

一连十来个太医都来给太后诊脉,阵仗还闹得挺大的。

人人都看见了年轻太后手腕上的红痕,那宽大的掌印还没有全消,一看就知道是被人给捏的,而且还是个男人。

可谁敢说呢?谁也不敢说,都当聋子瞎子,还要当个哑巴,出了这长乐宫,谁都不能说。

皇家的事说不得。更别说还是掌管权柄的太后了。太后年纪虽小,可也不是懵懂无知背后无靠的人。

这些个太医心里连好奇都不敢,不敢想是哪个人那么胆大妄为,居然将太后的手捏成这样。

十来个太医,排着队给太后诊脉,个个都额头冒汗,说辞都是差不多的,太后劳累,才会如许头痛,但太后年轻,休养好了自然也就好了。

越襄心里的念想,突然就断了。连她吃了药都不知道,何谈给她解药。

越襄指了指先前那个太医:“折桂,带他出去开方子。”

其余的太医,自是叫散了。

沈闫一直沉着脸瞧着,他不笑的样子压迫感极强,原本平日里就不是那么爱笑的人,这一下气势太足,没人敢在他面前放肆,个个小心翼翼的侍奉太后。

沈闫的眼里却只有越襄。

小太后见过十来个太医一样的说辞,那一瞬间的意兴阑珊被沈闫捕捉到了。

她说自己头疼,可面上却不见痛苦神色,越家精心养出来的嫡出娇女,纵然是娇生惯养的,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底下露出丝毫不符合太后体统的异样来。

她原本就该是这样的人。

进宫前或许还有些小女儿的娇态,进宫后成了太后,就端起了越家人一脉相承的严苛体统。

瞧着那从衣衫露出来的一截雪白的脖子,那小巧细嫩的下巴和俏鼻。沈闫总是在想,他好像从未有见过她真正笑得开怀娇俏的模样,或许别人是见过的。

但是他从未见过。尽管他已幻想过无数次。

她说头疼,不像是作伪借口。沈闫看过脉案,更来见过那一夜的她,似她进宫以来这样严苛的折腾自己,一心一意埋首奏本里头熟悉朝务的样子,怎么可能会不生病?

她问还有没有别的什么,难道是她知道了什么?

鹊枝上前来将越襄翻起的衣袖放下来,一下子就遮住了手腕上的红痕。

只这一下,就好似将沈闫的心思截断了,他心里可惜不能多看一眼,甚至在心中反复回味当时抓住她手腕那一刻的触感。

她的腕骨是真的纤细。

长得娇小玲珑,只不知那一截叫腰封掐出来的细腰能不能被他一手握住呢。

沈闫的心里又转起这些旖旎心思,面上却等屋中侍女都退下去后,只鹊枝在身边侍奉时,才说:“杨太嫔的病非是自身不济,是有人想叫她死。”

杨氏身份低微,进宫来有贵妃德妃贤妃在前面拦着,她纵然貌美也难侍寝一次。是她有福气,只一两次的侍寝就有了身孕,还幸运生下一位皇子。

彼时前头皇子们年纪大些,加上生母都是有地位的,自然比杨氏母子更吸引人的眼球,这争斗自然也是旁人的,轮不上她。

本朝皇子公主都能养在生母身边,生母是什么位分过什么样的日子,皇子公主也是如此。五皇子凌烨跟着杨氏的日子自然是不好过的。

但因为他们不在争斗的中心,倒也平平安安的长起来了。结果就是前头的皇子们相继夭亡后,就显出这一对母子了。

那个时候,可没人说杨氏的身体不好。她分明是很健康的。

越襄原本懒懒的倚着,听见沈闫的话,眸光一闪,一下子就坐起来了:“沈掌印这样说,可有什么证据?”

沈闫似笑非笑的:“自皇上离开杨太嫔身边,杨太嫔的身体就一日不如一日,等到臣发现的时候,便是为时已晚药石无医的地步。”

“有人给杨太嫔下药,令她困倦伤神,无力起身,伤及肺腑脏器后,这身体也就好不了了。”

越襄很想知道给杨氏下的是什么药,是不是她被用的这个药。

可看见沈闫眼中闪烁的眸光,却不愿说的这么直白。

折桂已经拿着太医所开的药方进来了,原本还想着给主子看一看这个药方的,结果正好听见越襄与沈闫的对话。

惊的她立时收起药方守在门口,不许小侍女们进去伺候了。

里头伺候的鹊枝也是屏气凝神,生怕因为自己的缘故打断了这样的惊天秘闻。

宫里竟有人处心积虑的想要害死杨太嫔。那这人会不会对主子不利?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但看着沈闫这双漂亮的眼睛,越襄却始终看不透他的心思。怎会有人的眼睛生得如此的缱.绻多.情,却又隔山隔海水雾朦胧难以看清?

越襄说:“沈掌印一力主张要杨太嫔以太后之礼入葬,可见对杨太嫔十分重视。既如此,沈掌印便该查清楚是谁害死了杨太嫔,天理昭彰,是该叫她走一个清白的。皇上的生母,岂能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将来皇上大了,若有风言风语传出,又是一场事端。”

沈闫忽然就笑了。好似千万桃花一同盛开般明媚。

沈闫笑道:“杨太嫔死了,便绝了皇上的心思。将来皇上永无可能在其生时尊其为皇太后。宫中太后,永远只有娘娘一人。”

越襄微微扬眉:“你怀疑予?”

“臣不敢。”沈闫道,“娘娘身后站着无数的人。永远都有人心甘情愿为了娘娘赴汤蹈火。”

越襄反问他:“所以你呢?沈掌印也是心甘情愿为了杨太嫔赴汤蹈火的?”

若论立场,越襄想,大约在所有人眼里,他们都是相对的。可能沈闫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就不能谁的立场都不站么?

她现在更需要的,是好好的,健健康康的活下去。

沈闫看似是为了杨氏,其实就是跟越氏作对。不能让越氏一家独大,就必得找一个掣肘。哪怕这个掣肘以沈闫的地位根本就是看不上的。

可这个靶子要是立起来了,皇帝一辈子都是会对沈闫心存感激的。毕竟沈闫主张杨氏同为太后。

沈闫勾了勾唇,这个动作令他的神情又鲜活些许:“臣是为了娘娘。”

他站着,站在越襄面前,这是居高临下的姿势,本该极具压迫感的。

可他却不曾似先前那样强势霸道,站着的姿势带着掌印大太监的规矩,又不同于一般小內监的瑟缩,他垂下的目光甚至可以说是温柔的,甚至是呵护的。

就像方才跪在越襄脚边侍奉她一样,将自己全然当成了是太后的奴才。

注视着越襄的目光里,是小太后默不作声又全然不信的眼神。

沈闫侍奉在跟前,几乎将鹊枝的位置抢夺了,鹊枝都只能站的远一些。沈闫很满意自己的站位。

这样的愉悦令他面上凌厉的线条柔和了一些。

他柔声细语地说:“臣是为了娘娘将来。”

“娘娘还年轻,去岁刚及笄,今岁入宫便做了太后,不曾同先帝在一起一日。转眼就得了皇上这个儿子。史书工笔哪怕落不到娘娘百年之后,都会将这些记录下来。杨太嫔不为太后,为确保娘娘尊荣,会将她的存在抹去。娘娘会是陛下唯一的母亲。”

“娘娘这么年轻,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孩子?那些议论猜测,何止百年千年?娘娘这样的人,不该活在那些人的口舌上。”

越襄抬眸望着沈闫,忽的就在想,他可真像啊。像是在追星。还是个毒唯心态。

他原来是这么想维护小太后的?越襄听着还有点小感动。

越襄道:“杨太嫔若为太后,凌烨也还是予的儿子。史书工笔照记不误。”

沈闫说:“那不一样。”

越襄当然知道不一样,可小太后有儿子这事,是避不过去的。

沈闫道:“臣会让杨太嫔以太后之礼入葬,不是追封她为太后。宫中太后,永远只有娘娘一人。”

“臣是要让人永远记得,杨太嫔才是皇上的生母。就算皇上不是娘娘亲生,臣也会让皇上听从娘娘的话。杨太嫔永远都不会是皇上与娘娘之间的阻碍,但有她在,娘娘和皇上就不该是亲母子。”

越襄听明白了。

沈闫这个有点疯属性的太监,他很在意,或者说是很执着小太后其实从未生育过这一点。他好像不愿意看见风华正茂的年轻太后有个半大儿子这样的局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镜中色

春夜渡佛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盼莺来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嫁给真太监后她怀孕了
连载中韩金书 /